轉錄因子HSF1在食管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本文關鍵詞:轉錄因子HSF1在食管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出處:《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檢測熱激因子1(heat-shock factor 1,HSF1)在食管鱗狀細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組織中的表達水平,探討其與ESCC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的關系。方法:選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胸外科行手術治療的90例ESCC患者的組織標本及50例相應癌旁組織標本,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ESCC中HSF1蛋白的表達;另取20例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行手術切除的ESCC組織及癌旁組織標本,采用Real-time PCR法檢測HSF1mRNA在ESCC及癌旁組織中的表達。分析HSF1蛋白表達與患者臨床病理指標之間的關系,Kaplan-Meier法計算患者的5年生存率,Log-rank法比較患者的生存差別,Cox回歸多因素分析判定獨立的預后因素。結果:與癌旁組織相比,ESCC組織中HSF1 mRNA及蛋白的表達顯著增高(均P0.01);HSF1蛋白的表達與患者年齡(P=0.453)、性別(P=0.692)、吸煙史(P=0.318)及飲酒史(P=0.367)均無顯著相關性,與淋巴結轉移(P=0.002)、分化程度(P=0.012)及TNM分期(P=0.024)顯著相關。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HSF1高表達與患者不良預后有關。結論:HSF1在ESCC組織中呈現高表達,與ESCC的惡性進展及不良預后密切相關。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ct heat shock factor 1. Expression of HSF1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SCC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09, the tissue specimens of 90 patients with ESCC and 50 specimens of adjacent tissu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of Qilu Hospital, Shandong University. The expression of HSF1 protein in ESCC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From Sept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4, 20 cases of ESCC tissues and paracancerous tissues were taken out. The expression of HSF1mRNA in ESCC and adjacent tissues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metho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HSF1 protei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was analyzed.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calculated by Kaplan-Meier method and the survival difference was compared by Log-rank method. Results: compared with paracancerous tissues, the expression of HSF1 mRNA and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ll P 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HSF1 protein and the patients' age, sex, smoking history and drinking histor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0. 002 and P0. 012) and TNM staging (P 0. 024). 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0. 002 and P0. 024). Conclusion the high expression of HSF1 in ESCC tissu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lignant progression and poor prognosis of ESCC.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胸外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30571844)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ZR2013HM089) 吳階平醫(yī)學基金資助項目(No.320.6750.12393)~~
【分類號】:R735.1
【正文快照】: 世界范圍內,食管癌發(fā)病率居惡性腫瘤的第六位,病死率居第八位[1]。我國是食管癌高發(fā)國家,其中90%以上是鱗狀細胞癌[2]。食管癌早期無明顯癥狀,發(fā)病原因不確切,臨床上發(fā)現時多屬于中、晚期,治療效果欠佳[3]。多種分子標志物可用于食管鱗狀細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弓彥;李國勤;盧立志;;熱休克因子生理功能研究進展[J];生命科學;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軍;鮑相渤;姜冰;李石磊;劉衛(wèi)東;;蝦夷扇貝熱休克轉錄因子基因的克隆與轉錄表達研究[J];水產科學;2013年07期
2 王強;程勇;;熱休克蛋白對細胞熱損傷的保護作用與機制[J];廣東醫(yī)學;2014年03期
3 索佳佳;張保珍;孫春玲;王占美;張雙;曹榮峰;高善頌;田文儒;;鈣調蛋白(CaM)對附植前小鼠胚胎熱休克蛋白70(HSP70)表達的影響[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13年06期
4 王文濤;郝艷華;陳明;張維;;耐輻射異常球菌高溫脅迫下雙組份系統(tǒng)dtrAB基因的功能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2014年02期
5 Armel Hervé Nwabo Kamdje;Paul Faustin Seke Etet;Lorella Vecchio;Richard Simo Tagne;Jeremie Mbo Amvene;Jean-Marc Muller;Mauro Krampera;Kiven Erique Lukong;;New targeted therapies for breast cancer: A focus on tumor microenvironmental signals and chemoresistant breast cancers[J];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2014年12期
6 齊曉楠;趙園;田文儒;;鈣-鈣調素信號通路調節(jié)熱應激蛋白70表達的機制[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15年04期
7 梁聲茹;陳必良;李佳;張建芳;劉海霞;;HSF1在子宮內膜癌細胞中的表達及其與抗氧化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年16期
8 劉海霞;陳必良;張建芳;李佳;許欣;梁聲茹;;熱休克轉錄因子1與雌激素受體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年19期
9 馮萬軍;李振興;郭寶健;彭惠茹;姚穎垠;倪中福;孫其信;;小麥磷饑餓前后根系蛋白質組差異表達譜建立及差異表達蛋白的鑒定[J];作物學報;2012年05期
10 李小瑞;岳軍艷;張清琴;崔艷慧;花勤亮;寇小格;李慧敏;;沉默ABCE1基因對人食管癌EC109細胞凋亡、增殖、侵襲及遷移的影響[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3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源;肝臟特異性基因在文昌魚中的鑒定及表達:肝臟和急相反應起源探索[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2 呂志創(chuàng);高溫熱激下雌雄B型煙粉虱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和Hsps基因功能的鑒定[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8年
3 余昊;入侵粉虱熱激蛋白基因表達與功能[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9年
4 鄭廣勇;哺乳動物轉錄因子及其靶基因的挖掘分析[D];復旦大學;2009年
5 Rehana Buriro;[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2年
6 徐益苗;熱休克蛋白27及其磷酸化對p53的調控及介導MCF-7細胞多柔比星耐受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7 楊浩;miR-140-5p通過靶向調節(jié)TGFBR1和FGF9抑制肝細胞癌增殖和侵襲轉移[D];中南大學;2013年
8 李文娟;NOR1是調節(jié)腫瘤細胞自噬/凋亡分子開關的氧化應激反應性蛋白[D];中南大學;2013年
9 陳洋;酒精所致氧化應激對高爾基體SPCA1的影響及神經生長因子的保護作用[D];中南大學;2013年
10 陳淑華;HSF1對內毒素血癥小鼠多器官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D];中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文娟;基于微孔板核酸雜交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DNA結合蛋白[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2 郝艷華;耐輻射異常球菌類雙組分蛋白DtrA/DtrB在高溫及UV脅迫中的作用[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2年
3 李朝明;荷斯坦奶牛、娟姍牛和娟荷雜交牛熱適應性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4 趙雷;17-DMAG對EGFR-TKI耐藥的非小細胞肺癌細胞株A549和H1975作用的體外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牛俊坤;pCMV-HSF2-FLAG重組質粒的構建及其在Caco-2細胞中的表達[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張亞勤;葡萄糖代謝在肝癌細胞中通過mTOR信號轉導通路激活熱休克轉錄因子1[D];河南大學;2013年
7 覃秋蓮;外用PPAR β激動劑GW0742對小鼠皮膚傷口HSF-1表達及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2年
8 堯振中;熱休克蛋白70與門脈高壓性胃病相關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9 李雪冬;ECSCR通過TGFβ1信號通路抑制肝細胞癌生長和侵襲轉移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10 王少立;HSF1/HSPs在C57BL/6J小鼠耳蝸的表達[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志剛,陳廣文,俞遠京,肖獻忠;BALB/c-HSF1基因剔除小鼠的引種、保種與繁殖特性的觀察[J];動物學雜志;2002年02期
2 白寧;金蓮錦;曹宇;;家兔發(fā)熱誘導熱休克轉錄因子1聚合對體溫及下丘腦cAMP含量的影響[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07期
3 林燕瑜;李青;楊佩菲;;熱休克轉錄因子4與先天性白內障[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7年04期
4 朱曄敏;丁之德;;雄性生殖中熱休克蛋白作用的研究進展[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0年01期
5 劉明;姜紅;鄒云增;;熱休克因子1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09年06期
6 于鳳秀;張華莉;陳廣文;王秋鵬;石永忠;劉瑛;梁秋娟;肖獻忠;;HSF1調控的炎癥相關基因的篩選及SOCS3基因的實驗驗證[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2期
7 劉可;王浩;易宇欣;劉梅冬;陳廣文;王慷慨;肖獻忠;;熱休克因子在過氧化氫所致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損傷中的作用[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7年01期
8 林麗艷;張慧云;何韶衡;;IL-6及其受體與炎癥性疾病關系的新進展[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年04期
9 林正,黃帆,馬中富,徐康,LIU Alice Y;氧化還原作用對熱休克轉錄因子1結構和功能的調控[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2003年06期
10 吳暢;任安經;袁文俊;林麗;;熱休克轉錄因子1的抗炎癥作用[J];生理科學進展;2008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康睿;WAVE1抗白血病細胞凋亡及HSF1對其表達調控的分子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洵,支會英,張健,王秀琴,周傳農,吳e,
本文編號:14060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40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