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聯(lián)合黃芪多糖對Hela細胞體內外殺傷效應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18 17:04
本文關鍵詞:CIK聯(lián)合黃芪多糖對Hela細胞體內外殺傷效應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CIK細胞 宮頸癌 黃芪多糖 Hela細胞 過繼性免疫療法
【摘要】:目的:伴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進展,大量的新型生物治療療法及相應的制劑陸續(xù)進入臨床前實驗階段或直接臨床使用,過繼性免疫細胞療法已經成為了繼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后的第4種腫瘤治療手段,對于機體殘存的轉移腫瘤病灶的治療效果尤其顯著,是防治腫瘤復發(fā)的有效手段;诂F(xiàn)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fā)展,細胞免疫療法不僅可以作為前三種治療的補充手段,甚至對于前三種方法治療無效的腫瘤患者,細胞免疫治療也顯示出延長患者生命、改善生存質量,甚至扭轉腫瘤病情發(fā)展的作用。過繼細胞免疫療法是腫瘤生物治療的一種手段,最近十年來應用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細胞)是新一代過繼細胞治療腫瘤的新型選擇之一。技術成熟的CIK細胞是將患者或者健康人采集來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經多種細胞因子在體外共同培養(yǎng)特定時間后收獲而來的多樣性的異質免疫細胞。其中的CIK細胞由于同時表達人CD3+和CD56+兩種細胞表面蛋白分子,因此又被稱為NK細胞樣T淋巴細胞,兼具有人體內適應性免疫應答中T淋巴細胞的腫瘤殺傷活性和自然殺傷細胞的非MHC限制性。這意味著CIK在增強機體自身的免疫監(jiān)視和免疫殺傷功能,殺傷微小癌灶,抑制原發(fā)腫瘤細胞轉移等方面具備獨特的治療優(yōu)勢。經過多年臨床統(tǒng)計顯示,CIK細胞對消化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多種惡性腫瘤均有不錯的治療效果。然而,如何評價CIK的療效,尤其是對于腫瘤細胞的侵襲和轉移的抑制效果,以及如何監(jiān)控殘存腫瘤的復發(fā),是當前腫瘤生物治療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黃芪多糖是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干燥根經提取后可獲得多成分的水溶性雜多糖,由己糖醛酸、葡萄糖、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等組成,是有效地多特異性和分特異性的免疫促進劑或調節(jié)劑。黃芪多糖口服進入人體內后,能逆轉化療藥物引起的人體免疫抑制作用嗎,增強人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對人固有免疫系統(tǒng)的自然殺傷細胞釋放多種活性物質,例如黃芪多糖可提高創(chuàng)傷后活化T淋巴細胞內白介素2基因轉錄表達,從而部分調節(jié)化療后或手術后腫瘤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此外,黃芪多糖經由誘導人外周血淋巴細胞產生干擾素等免疫活性蛋白或多肽來提高的自然殺傷細胞抗腫瘤活性和殺傷效力。研究表明,黃芪多糖自身有一定的抗腫瘤的作用,且與臨床應用的生物制劑白介素-2的作用相似,聯(lián)合應用時對白介素-2抗腫瘤效應有顯著的增強作用。基于國內外對于CIK細胞和黃芪多糖在抗腫瘤研究中的最近進展,本論文重點探討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聯(lián)合中草藥制劑黃芪多糖對宮頸癌Hela細胞株的體內和體外殺傷效應。方法:清晨采集10名健康人空腹外周靜脈血,使用人淋巴細胞分離液和密度梯度離心法提取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后進入體外培養(yǎng)階段,在實驗室使用序貫的重組人細胞因子和抗人單克隆抗體定向誘導和增殖CIK細胞,大約在體外培養(yǎng)的第14天,使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后發(fā)現(xiàn),具備CIK細胞表型的細胞比例從0.19%上升到35.2%。首先在體外檢測CIK細胞和黃芪多糖本身對Hela細胞株的殺傷活性,分別檢測應用不同效靶比的CIK細胞與體外培養(yǎng)的Hela細胞來檢測CIK細胞的殺傷活性,不同濃度的黃芪多糖對Hela細胞的直接作用,以及不同效靶比的CIK細胞與最大濃度的黃芪多糖聯(lián)合作用的殺傷活性。體內實驗中,在Balb/c小鼠皮下接種宮頸癌Hela細胞株,實驗共四組:生理鹽水對照組,單獨黃芪多糖組,單獨CIK組和黃芪多糖聯(lián)合CIK組,細胞和黃芪多糖經尾靜脈注射進入實驗小鼠,觀察小鼠腫瘤的生長情況以及各組對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結果:10位健康人外周血,在提取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后,通過實驗室體外誘導分化和擴增,細胞總數(shù)顯著擴增,經體外流式細胞儀檢測,CD3+CD56+雙陽性的CIK細胞比例不斷上升。人源性的CIK細胞在不同效靶比下對Hela細胞都顯示出有殺傷活性,且殺傷活性隨細胞濃度提高而不斷增強;黃芪多糖在不同濃度(0.25、0.5和1mg/m L)下對于Hela細胞均無體外直接殺傷活性;三種效靶比的人源性CIK細胞聯(lián)合黃芪多糖后,其對Hela細胞的體外殺傷活力較相同效靶比的CIK細胞并無明顯提高。體內實驗表明,黃芪多糖聯(lián)合CIK能夠顯著抑制腫瘤的生長,部分小鼠的移植腫瘤完全消失,其抑瘤率可達80.6%,與單獨CIK細胞治療組和單獨黃芪多糖治療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黃芪多糖能提高CIK細胞在體內抗宮頸癌細胞活性,可用于臨床上宮頸癌的過繼性免疫治療。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0.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任美萍;劉明華;李蓉;肖順漢;李華;李茂;;黃芪多糖抗腫瘤活性研究[J];中國新藥雜志;2010年03期
2 蔡莉;朱江;;黃芪多糖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中國腫瘤臨床;2007年15期
3 劉曙正;張建營;王凱娟;孫喜斌;;河南省1985年至2004年宮頸癌死亡率趨勢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2期
4 邵鵬;趙魯杭;;黃芪多糖對樹突狀細胞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響[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6年07期
5 許杜娟,陳敏珠;黃芪多糖的抑瘤作用及其機制[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5年10期
6 秦福麗,張紹林,孫慧;CIK細胞的特點及臨床應用[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2004年11期
7 哈敏文,董明,王蘭,袁媛;大蒜素協(xié)同抗癌藥對腫瘤細胞殺傷作用的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2004年04期
8 陳復興,劉軍權,張南征,鞏新建,張國龍,徐永茂,周忠海,王濤,黃健;自身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過繼性免疫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觀察[J];癌癥;2002年07期
,本文編號:13049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3049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