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血清培養(yǎng)富集惡性黑色素瘤干細胞的初步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無血清培養(yǎng)富集惡性黑色素瘤干細胞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惡性黑色素瘤 球體 致瘤性 CD20 CD133
【摘要】:目的:探討利用無血清培養(yǎng)基從惡性黑色素瘤細胞中分離出惡性黑色素瘤干細胞的可行性,然后再研究惡性黑色素瘤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方法:將惡性黑色素瘤細胞系A(chǔ)375細胞接種于含b FGF、B27、EGF的無血清培養(yǎng)基中,觀察其生長增殖過程,利用無血清培養(yǎng)基獲得球體細胞,將其與普通黑色素瘤細胞分別注射入BALB/c小鼠體內(nèi)比較它們的致瘤性,將獲得的瘤體行免疫組化,檢測腫瘤干細胞表面標記物CD20、CD133的表達情況,將獲得的球體細胞和普通腫瘤細胞分別加入Transwell小室內(nèi)比較它們的遷移能力,通過免疫熒光檢測其腫瘤干細胞表面標記物CD20、CD133的表達情況。結(jié)果:采用無血清培養(yǎng)基可以獲得球體細胞,球體細胞致瘤性、遷移能力強于普通貼壁細胞,腫瘤組織可檢測到CD20、CD133的表達,球體細胞中CD20、CD133的表達明顯高于普通貼壁細胞。結(jié)論:惡性黑色素瘤存在腫瘤干細胞,無血清培養(yǎng)的球體細胞可以富集腫瘤干細胞,腫瘤干細胞具有很強的致瘤性、轉(zhuǎn)移能力,球體細胞表達腫瘤干細胞標記物。
【關(guān)鍵詞】:惡性黑色素瘤 球體 致瘤性 CD20 CD133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9.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縮略詞表6-7
- 第1章 引言7-9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9-14
- 2.1 材料9-10
- 2.1.1 研究對象9
- 2.1.2 主要儀器設(shè)備9
- 2.1.3 主要試劑9-10
- 2.1.4 主要試劑配制10
- 2.2 方法10-14
- 2.2.1 惡性黑色素瘤A375細胞的培養(yǎng)10-11
- 2.2.2 無血清培養(yǎng)惡性黑色素瘤腫瘤干細胞11-13
- 2.2.3 統(tǒng)計分析13-14
- 第3章 結(jié)果14-21
- 3.1 惡性黑色素瘤A375細胞系球體細胞形成情況14
- 3.2 動物致瘤能力14-16
- 3.3 免疫組化16-17
- 3.4 免疫熒光17-19
- 3.5 細胞遷移實驗19-21
- 第4章 討論21-25
- 第5章 結(jié)論25-26
- 致謝26-27
- 參考文獻27-30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30-31
- 綜述 惡性黑色素瘤干細胞的研究進展31-38
- 參考文獻36-3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熳;張志廣;劉霞;羅丹;;胃癌患者45例外周血腫瘤干細胞樣循環(huán)腫瘤細胞的檢測[J];中華消化雜志;2015年11期
2 徐望;季平;;5-氟尿嘧啶對人舌鱗癌Tca8113中腫瘤干細胞的富集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年10期
3 張菊萍;賈勇圣;佟仲生;;microRNAs參與腫瘤干細胞的調(diào)節(jié)[J];生理科學進展;2015年01期
4 胡哲源;朱超;江華;汪匯;韓童;張文俊;;重組人內(nèi)皮抑素聯(lián)合順鉑化療對惡性黑色素瘤MVD及VEGF的影響探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年09期
5 劉佳勇;方志偉;樊征夫;白楚杰;薛瑞峰;李舒;張路;高天;;~(99)Tcm-IT-Rituximab示蹤的前哨淋巴結(jié)活檢在四肢皮膚惡性黑色素瘤中的應(yīng)用[J];中國腫瘤臨床;2014年21期
6 齊艷霞;康世均;劉新會;羅榮城;;Notch1 siRNA對小鼠惡性黑色素瘤細胞體內(nèi)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J];山東醫(yī)藥;2014年10期
7 顧慧;徐文貴;;不同影像學檢查在診斷惡性黑色素瘤轉(zhuǎn)移中的價值比較[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年01期
8 王蘇萍;杜標炎;張廣獻;;自殺基因療法治療黑色素瘤的研究進展[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9 朱鴻;董丹丹;李芳華;劉丹丹;王雷;傅靜;宋林紅;徐鋼;;非皮膚惡性黑色素瘤65例臨床病理分析[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3年04期
10 岳冬麗;韓交玲;關(guān)方霞;張毅;;腫瘤干細胞的研究進展及臨床意義[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1期
,本文編號:10625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06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