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電針治療心脾兩虛型中風后抑郁的臨床療效觀察
本文關鍵詞:音樂電針治療心脾兩虛型中風后抑郁的臨床療效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觀察音樂電針治療中風后抑郁的臨床有效性及優(yōu)勢,為治療心脾兩虛型中風后抑郁探索一種安全、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 方法:選擇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病房及門診符合納入及診斷標準的心脾兩虛型中風后抑郁患者90例。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針刺組、電針組、音樂電針組,每組30例。三組患者基礎治療包括中風原發(fā)病的治療、運動療法、心理康復療法及路優(yōu)泰口服治療(300mg/次,3次/天)。三組患者均取穴位為百會、神庭;本神、風池、神門、內關、合谷、太沖、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均取雙側。針刺組采用單純針刺法;電針組將雙側本神穴的針柄分別與電針正負極相連,百會與神庭的針柄分別與電針正負極相連;音樂電針組取穴及連接電針操作同電針組,患者同時通過耳機兼聽音樂。三組均每天治療兩次,每次30分鐘,每周治療6天,療程4周。在治療前后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改良愛丁堡-斯堪的那維亞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MESSS)、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WHOQOL-BREF)的評分各量表評分分別進行組內比較和組間比較。所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三組組內各量表療前療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三組組間療前或療后各個量表評分的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結果:1.針刺組、電針組、音樂電針組在治療后HAMD、MESSS評分均下降,WHOQOL-BREF評分均上升,與治療前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三種治療方法均可改善患者抑郁癥狀,促進神經功能缺損的恢復,并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2.治療后對各組HAMD評分進行組間比較,電針組與針刺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音樂電針組分別與針刺組電針組進行組間比較,均具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提示音樂電針療法在改善抑郁癥狀方面較電針組及針刺組好 3.治療后對MESSS評分進行組間比較,電針組與針刺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音樂電針組與針刺組比較,具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音樂電針組與電針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音樂電針療法在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方面較針刺組及電針組效果好,電針組優(yōu)于針刺組。 4.治療后對WHOQOL-BREF評分進行組間比較,電針組與針刺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音樂電針組分別與針刺組、電針組比較,在G1、G4、生理領域、心理領域方面,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在社會關系領域,音樂電針組與針刺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環(huán)境領域,三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音樂電針療法主要通過改善患者心理、生理來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5.治療后,在HAMD療效對比上,音樂電針組的療效優(yōu)于電針組及針刺組,電針組的療效優(yōu)于針刺組;在MESSS療效對比上,音樂電針組的療效優(yōu)于電針組及針刺組,電針組的療效優(yōu)于針刺組。 結論:1.在改善抑郁癥狀、恢復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提高生存質量上,音樂電針療法優(yōu)于另外兩組。 2.音樂電針療法通過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能夠更為全面的改善中風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癥狀。
【關鍵詞】:中風后抑郁 音樂電針 心脾兩虛 生存質量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246.6
【目錄】:
- 英文~.略語表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2
- 綜述12-25
- 1. 祖國醫(yī)學對中風后抑郁的認識12-17
- 1.1 病名的確立12
- 1.2 祖國醫(yī)學對于郁證病因病機的認識12-13
- 1.3 祖國醫(yī)學對于中風病因病機的認識13
- 1.4 祖國醫(yī)學中風后抑郁的治療方法13-17
- 2. 現代醫(yī)學對于中風后抑郁的認識17-22
- 2.1 病名的確立17
- 2.2 本病的臨床特點17-18
- 2.3 PSD的診斷標準18
- 2.4 PSD的發(fā)病機制18-19
- 2.5 藥物治療19-21
- 2.6 心理治療21
- 2.7 電休克治療(ECT)21-22
- 3. 音樂療法的概況22-23
- 3.1 音樂治療的起源22
- 3.2 音樂治療的作用和機制22-23
- 3.3 治療所用的音樂23
- 4. 音樂電針的概況23-25
- 4.1 音樂電針的發(fā)展23-24
- 4.2 音樂電針的的現代研究24-25
- 臨床研究25-36
- 1. 一般資料25
- 2. 診斷標準25-28
- 2.1 腦卒中的診斷標準25-26
- 2.2 抑郁癥的診斷標準26-27
- 2.3 中醫(yī)證型診斷標準27-28
- 3. 納入標準28
- 4. 排除標準28
- 5. 剔除和脫落標準28
- 6. 研究方法28-30
- 6.1 臨床研究設計28-29
- 6.2 隨機化方法29
- 6.3 治療方法29-30
- 7. 針刺意外情況的處理30
- 8. 觀察指標30-31
- 9. 療效評定標準31
- 10. 統(tǒng)計分析31-32
- 11. 結果32-35
- 12. 不良反應及脫落病例35-36
- 討論36-44
- 1. 關于音樂電針療法36-37
- 2. 關于音樂電針治療PSD機理的討論37-38
- 3. 選穴依據38-40
- 4. 音樂電針治療中風后心脾兩虛型抑郁的臨床療效評價40-43
- 5. 問題與展望43-44
- 結論44-45
- 致謝45-46
- 參考文獻46-50
- 附錄一50-53
- 附錄二53-55
- 附錄三55-5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論文58-60
- 個人簡歷60-61
- 附錄61-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俞紅五;朱才豐;陳穎;胡軍;蔡圣朝;曹奕;;開四關加人中針刺治療中風后抑郁狀態(tài)32例[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7年03期
2 陳力宇,全洪波,王東生,謝瑞滿;百憂解治療中風后抑郁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3年10期
3 陳偉河;熊秀蓮;黃麗丹;林貴喜;;腦梗死后抑郁癥多因素分析[J];廣東醫(yī)學;2009年04期
4 李永清;;解郁通絡湯用于中風后抑郁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2年06期
5 徐文文;馮方俊;;逍遙散加減治療中風后抑郁癥的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9年10期
6 黃建強;;丹葛舒郁湯治療中風后抑郁51例[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0年04期
7 李淑芬;;加味越鞠丸治療中風后抑郁46例[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1年03期
8 孫建華;朱姍姍;裴麗霞;;健腦調神針法治療中風后抑郁30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yī)藥;2009年11期
9 李繼安;張樹峰;;中風后抑郁癥的病機分析與治療[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中醫(yī)臨床版);2008年05期
10 蘇占清;腦卒中后抑郁障礙[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0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裴顥;不同電針對急痛模型大鼠鎮(zhèn)痛和耐受影響的實驗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紅艷;音樂電針對大鼠鎮(zhèn)痛效應及電針耐受產生機理的實驗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2 李承基;音樂脈沖電針調節(jié)急性腦出血大鼠腦內凝血酶水平保護灶周神經元的實驗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3 李毓珊;音樂電針對抑郁模型大鼠行為學及中樞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音樂電針治療心脾兩虛型中風后抑郁的臨床療效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3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37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