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針刺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臨床研究
本文關鍵詞: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針刺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結合目前臨床上治療肩周炎的現狀,進行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針刺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臨床研究。以野木瓜穴位注射配合針刺及單純針刺治療肩周炎分別作為治療組和對照組,通過對疼痛程度評分的比較以及肩關節(jié)活動度測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的比較,以探索治療肩周炎的高效方法并探討其作用機理,從而為臨床治療肩周炎提供一定的理論及實驗依據。 [資料和方法]: 資料:本臨床研究共觀察治療90例符合診斷標準的肩周炎患者,均來源于2011年9月-2012年12月間湖北省中醫(yī)院針灸科門診部就診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49例;年齡最小者41歲,最大者69歲,,年齡在41-69歲之間者,以45-55歲者居多;病程最短者30天,最長者1年。將90例患者按初次就診先后順序,用簡單隨機分類法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45人。其中野木瓜穴位注射配合針刺組(治療組)45例,單純針刺組(對照組)45例。治療組在治療過程中自動放棄1例,最后共完成治療44例;對照組治療過程中自行服用止痛藥1例,視為排除病例;未完成2個療程治療者1例,視為脫落病例,最后共完成治療43例。兩組病例的一般情況經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資料具有可比性。 方法:兩組均選取肩毭、肩前、肩貞、陽陵泉、中平、阿是穴直刺0.8-1.2寸,以得氣為度,留針30分鐘,治療組拔針后進行穴位注射。對照組取針后不予其他處理。每日1次,6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5天再行第2個療程,共2個療程。經2個療程治療后,對治療前后疼痛程度評分以及肩關節(jié)活動度、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進行比較,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結果]: 治療組治愈29例(66%),好轉11例(25%),未愈4例(9%),總有效率40例(91%);對照組治愈13例(30%),好轉20例(47%),未愈10例(23%),總有效率33例(77%),兩組治療前后均未發(fā)現不良反應,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種方法均有效果,且組間比較臨床療效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治療前和治療后對于疼痛程度及其肩關節(jié)活動度、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2種治療對疼痛程度、肩關節(jié)活動度、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改善均有明顯療效,且治療組對肩周炎的癥狀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 [研究結論]: 肩周炎是臨床的常見病之一,通過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針刺和單純針刺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兩種方法均為治療肩周炎的有效方法。兩種治療方法對疾病疼痛程度、肩關節(jié)活動度、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改善均有明顯療效;且治療組對于疼痛程度及肩關節(jié)活動度、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野木瓜注射液具有疏筋通絡,行氣止痛的功效,野木瓜穴位注射配合針刺治療肩周炎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肩周炎 野木瓜注射液 穴位注射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246.9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1
- 中英文縮略詞表11-12
- 前言12-13
- 臨床研究13-20
- 1 臨床資料13-15
- 1.1 病例來源13
- 1.2 一般資料13-14
- 1.3 診斷標準14
- 1.4 納入標準14-15
- 1.5 排除標準15
- 1.6 脫落病例標準15
- 1.7 不良反應的處理15
- 2 研究方法15-18
- 2.1 治療方法15-17
- 2.2 臨床觀察內容17
- 2.3 統(tǒng)計分析17-18
- 3 研究結果18-20
- 3.1 兩組治療后總體療效的比較18
- 3.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評分的比較18
- 3.3 兩組治療前后關節(jié)活動度評分的比較18-19
- 3.4 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的比較19-20
- 討論20-24
- 1 穴位注射配合針刺治療肩周炎的理論依據:20
- 2 選穴依據20-21
- 3 野木瓜穴位注射的效應及機理研究21-22
- 4 臨床研究結果的分析22-24
- 結語24-25
- 參考文獻25-27
- 文獻綜述27-46
- 1 中醫(yī)學對肩周炎的認識27-30
- 2 現代醫(yī)學對肩周炎的認識30-34
- 3 近年來肩周炎臨床治療方法概況34-40
- 參考文獻40-46
- 附錄46-48
- 致謝4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友芝;;小針刀治療肩周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9年02期
2 周輝;;用系統(tǒng)理論方法從整體觀探討肩周炎的發(fā)病機理[J];按摩與導引;1992年01期
3 王震寰,楊其云,王春,葉斌,苗華;肩胛上神經感覺支分布與肩痛關系的探討[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1996年05期
4 陳華;楊米雄;;肩關節(jié)周圍炎治療研究進展[J];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5 諸毅暉,成詞松,鐘蘭;從“穴位注射”研究看經絡的“整合”功能[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6 叢文杰;方劍喬;;不同針灸療法治療肩周炎臨床進展[J];光明中醫(yī);2008年12期
7 王榴艷,路相;針灸治療肩周炎60例療效觀察[J];甘肅中醫(yī);2005年10期
8 伍奇;姚旌;;臂叢神經阻滯下手法松解治療肩周炎50例[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牟建珍;楊露;;中藥蒸汽加傳統(tǒng)手法練功治療肩周炎[J];光明中醫(yī);2012年11期
10 梁新躍;中醫(yī)藥治療肩周炎106例療效觀察[J];按摩與導引;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楊付兵;楊慶林;;小針刀治療“肩周炎”60例觀察[A];中國針灸學會微創(chuàng)針刀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微創(chuàng)針刀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集[C];2009年
2 孫娟;;運動療法早期介入聯(lián)合治療肩周炎[A];1998年全國運動療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晨瑤;肩毭穴電針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臨床療效評價及其對家兔模型的干預作用[D];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2 吳明昌;溫針灸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針刺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52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28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