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脂肪的餐后代謝與脂蛋白脂肪酶研究進展
[Abstract]:The metabolism of postprandial dietary fat involves many aspects, including digestive process in digestive tract, formation and transport of chyme particles in cells, digestion of blood lipids and removal of residual particles of chylous particles. A variety of enzymes in the digestive tract digest dietary fat into free long-chain fatty acids, and then transport them through a variety of proteins in small intestinal cells to transport them into the cells, reforming triglycerides and forming chyme particles with a variety of lipoproteins. The newly assembled chylous particles were transported into the blood with triglycerides from dietary sources. The free fatty acids were absorbed by the surrounding tissue cells, catalyzed by lipoprotein lipase attached to the endothelial surface of the capillaries. Residues and excess fatty acids are absorbed by hepatocyte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lipoprotein lipase is a rate-limiting enzyme for lipid clearance and tissue fatty acid intake, and its expression is strictly controlled at different levels, such as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cope with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signal stimuli. If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dietary fat is problematic, it will lead to hypertriglyceridemi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sulin resistance, obesity and other related diseases.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171190) 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CXGJ-13-038)
【分類號】:R15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愛群;胡永華;徐波;詹思延;呂筠;秦穎;曹衛(wèi)華;李立明;;雙生子中脂蛋白脂酶基因S447X突變與血脂、血壓的關聯(lián)和連鎖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6期
2 李建新;李焱;黃越玲;柳息洪;;妊高征與脂蛋白酯酶基因PvuⅡ多態(tài)性與血脂指標關系[J];解剖學研究;2006年04期
3 林慧瓊;劉曉春;李呂力;鐘維章;滕曉茗;羅永堅;;腦梗死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HindⅢ多態(tài)性分析[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4 江文宇;呂澤平;;血管性危險因子與晚發(fā)性阿爾茨海默病研究進展[J];廣西醫(yī)學;2006年08期
5 林慧瓊;劉曉春;李呂力;滕曉茗;鐘維章;梁浩;羅永堅;;脂蛋白脂酶基因PvuⅡ多態(tài)性與腦梗死的觀察分析[J];廣西醫(yī)學;2006年09期
6 林慧瓊;李呂力;劉曉春;羅永堅;滕曉茗;鐘維章;秦文軍;;脂蛋白脂酶HindⅢ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出血的關系[J];廣西醫(yī)學;2006年12期
7 張依裕;李萬貴;潘蘭兵;林家棟;;興義鴨LPL基因外顯子8多態(tài)性與生長和肉質(zhì)性狀的關聯(lián)性分析[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3年05期
8 余仁強;吳小優(yōu);周詳;朱靜;馬路一;;矢車菊素-3-葡萄糖苷對肥胖大鼠體重、血脂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4年05期
9 黃艷娜;李莉;何少婧;韋玲靜;梁明振;蘭干球;蔣欽楊;;陸川豬脂蛋白脂酶基因的克隆與序列分析[J];南方農(nóng)業(yè)學報;2014年06期
10 徐國恒;;脂肪細胞和細胞內(nèi)油滴與肥胖和代謝綜合征[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于建興;邱華玲;陳宏權;殷宗俊;;鵝LPL基因外顯子4、5、6克隆及序列分析[A];第十次全國畜禽遺傳標記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常子敏;;肥胖抵抗現(xiàn)象的研究概況[A];《西部體育研究》2010年第1期(總第117期)[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萬年;延邊黃牛背最長肌差異表達基因的克隆鑒定及特征分析[D];延邊大學;2011年
2 劉丑生;動物肌肉生長調(diào)控因子基因和豬脂肪沉積調(diào)控基因的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3 程霜;石榴皮萃取物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與成分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4 周冰;脂蛋白代謝中活性蛋白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
5 雷帆;石榴葉總鞣質(zhì)減肥作用機理研究及其活性成份篩選[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
6 潘增祥;仔母豬生殖細胞數(shù)性狀解析與in silico基因表達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7 Hassan Hussein Musa Tahir;[D];揚州大學;2007年
8 何春燕;散聚法對代謝綜合征高危人群脂代謝的作用和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9 豐勝求;豬Angptl家庭基因的克隆、表達及調(diào)控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10 李明洲;脂肪型和瘦肉型豬肌肉生長和脂肪沉積相關基因的差異表達分析和分子網(wǎng)絡構(gòu)建[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香江;重金屬銅和鎘(Cu和Cd)及乙酰甲胺磷對矛尾復蝦虎魚毒性效應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李榮剛;日糧亞油酸水平對生長肉兔生長性能、組織脂肪酸構(gòu)成及脂質(zhì)代謝的影響[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3 楊宇暉;鱖PEP、LPL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研究與魚食性馴化相關分析[D];暨南大學;2011年
4 徐婕;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參與HBV侵入人精子過程的初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卓偉華;鵝脂肪肝易感性差異及脂蛋白脂酶(LPL)的表達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6 何永剛;應用噬菌體展示技術篩選Pres結(jié)合肽尋找乙型肝炎病毒特異性結(jié)合蛋白[D];蘭州大學;2006年
7 王剛;豬LPL和HSL基因的遺傳變異及其表達的發(fā)育性變化與肌內(nèi)脂肪關系的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8 于建興;鵝脂蛋白脂酶基因外顯子4、5和6克隆及其序列分析研究[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9 房祥軍;二氫吡啶和納米二氫吡啶對產(chǎn)蛋雞脂肪代謝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10 丁雪芬;魚類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基因及其分子進化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單才華,張志霄;膳食脂肪與老年人血脂相關性初探[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2 盧智泉;姜桂華;;膳食脂肪與四種部位的癌[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1992年04期
3 中村丁次,路新國,陳玉;膳食脂肪的控制[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1年01期
4 張堅;;膳食脂肪與慢性疾病防控[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1年04期
5 劉君 ,張蓮英 ,李云;膳食脂肪對F_(344)大鼠機體的影響[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2年11期
6 馮曉東;;正確認識和選擇膳食脂肪[J];中國學校體育;2014年05期
7 周俊梅;膳食脂肪對血膽固醇水平的影響[J];食品科技;1997年02期
8 ;瘦肉吃多了也會血脂高[J];百姓生活;2008年09期
9 ;中國居民膳食脂肪適宜攝入量(AI)[J];山東食品科技;2001年02期
10 徐紅華,王明麗;膳食脂肪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Michael A Crawford;;當今膳食脂肪和健康研究的關注亮點[A];達能營養(yǎng)中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膳食脂肪與健康”論文集[C];2010年
2 王以群;;脂質(zhì)組學:一個研究膳食脂肪與健康的新工具[A];達能營養(yǎng)中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膳食脂肪與健康”論文集[C];2010年
3 陳敏;鄭高利;洪赤波;李楠;劉子貽;朱壽民;;膳食脂肪對血脂與脂質(zhì)過氧化關系的研究[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七屆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4 張堅;;膳食脂肪與慢病預防控制[A];中國居民蛋白質(zhì)脂肪攝入狀況與相關慢性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蘇宜香;;膳食脂肪、脂肪酸與健康[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十次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6 肖輝;張月明;鄭玉建;李涵秋;王先化;;新疆維吾爾族膳食脂肪、體內(nèi)脂質(zhì)及其與2型糖尿病關系的研究[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十次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腫瘤科 于正洪;肥胖與癌癥有關聯(lián)[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2 ;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養(yǎng)護[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本文編號:22382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23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