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2010年貴州侗族、布依族兒童青少年生長變化趨勢
本文選題:侗族 切入點:布依族 出處:《衛(wèi)生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討貴州1985-2010年侗族、布依族兒童青少年生長長期變化的特點、規(guī)律和趨勢。方法來自1985年、2000年、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調(diào)研中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侗族、布依族7~18歲中、小學生,分析其身高、體重、體質(zhì)指數(shù)(BMI)、身高最大增長年齡(MIA-H)、體重最大增長年齡(MIA-W)的增幅和不同階段增速。結(jié)果 1985-2010年,7~18歲侗族男、女及布依族男、女身高平均增幅分別為6.59、5.19、1.83和0.65 cm;體重平均增幅分別為3.96、2.45、2.06和1.07 kg;BMI平均增帳分別為0.39、0.06、0.60和0.44。生長速度侗族、布依族男生呈現(xiàn)"前慢后快"特點。MIA-H、MIA-W提前0.02~3.00歲。結(jié)論侗族、布依族人群生長長期趨勢潛力比較大,侗族已步入快速增長階段,布依族處于初期階段,快速增長不明顯,生長長期趨勢存在民族、性別差異。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growth chang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f Dong nationality and Buyi nationality in Guizhou from 1985 to 2010. Methods from 1985, 2000, 2010, Chinese students' physique and health were investigated in Guizhou Province,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South Guizhou Buyi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Body mass index (BMI), the maximum age of height growth, and the maximum age of weight increase, and the growth rate of MIA-W.Results from 1985 to 2010, there were 718-year-old Dong males, females and Buyi males. The average height increase of women was 6.59 / 5.19 / 1.83 and 0.65 cm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increase was 3.96 / 2.45 / 2.06 and 1.07 kg / kg BMI,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increase of BMI was 0.39 / 0.060.60 and 0.44 respectively. The growth rate of Dong nationality and Buyi nationality boys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low before and fast before" and 0.02- 3.00 years earlier than those of boys of Buyi nationality. The population of Buyi has a great potential of long-term growth trend, Dong has stepped into the stage of rapid growth, Buyi is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rapid growth is not obvious, the long-term trend of growth exists ethnic, gender differences.
【作者單位】: 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No.11YJA880155)
【分類號】:R17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季成葉;胡佩瑾;何忠虎;;中國兒童青少年生長長期趨勢及其公共衛(wèi)生意義[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2期
2 張?zhí)斐?;少數(shù)民族兒童青少年生長長期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年10期
3 胡佩瑾,季成葉;青少年成年身高的長期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5年06期
4 張?zhí)斐?張福蘭;鄭麗;;湘西州土家族與苗族中學生健康危險行為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3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晉軍;陳斌;;青少兒1985-2005年身高生長水平變化趨勢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12期
2 方哲紅;金曉峰;陳志強;;我國畬族兒童青少年身體形態(tài)生長發(fā)育水平和發(fā)育速度特征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3 薛建愛;畢存箭;;新疆維吾爾族青少年身體機能指標研究分析[J];搏擊(體育論壇);2011年05期
4 馬軍;吳雙勝;宋逸;胡佩瑾;張兵;;1985~2005年中國7~18歲學生身高、體重變化趨勢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3期
5 季成葉;;我國城市中小學生營養(yǎng)不良現(xiàn)狀和20年動態(tài)變化[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年06期
6 張曉敏;萬燕萍;韓效艷;陸麗萍;周一泉;蔣瑩;談韜;茅益民;;長三角地區(qū)不同城市在校中小學生營養(yǎng)現(xiàn)況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年02期
7 劉潔;黃海云;符麗玲;陶冬艷;浦斌;趙平;郭碧舟;丁曉燕;;1975-2005年昆明地區(qū)0~6歲兒童身體發(fā)育指數(shù)縱向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年08期
8 熊莉華;鄧納莉;余平;鄧鷺;麥錦城;;廣州市兒童青少年1991—2010年生長發(fā)育趨勢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2年05期
9 李丹;史慧靜;王文;張越;譚暉;王震維;;上海市女童青春期性發(fā)育指標年齡特征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年03期
10 付連國;馬軍;王?;胡佩瑾;宋逸;劉佳帥;張子龍;尚曉瑞;陽益德;;中國兒童青少年飲食行為對身高影響的多水平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季成葉;馬軍;陶芳標;余小鳴;;兒少衛(wèi)生學研究[A];2009-2010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學科發(fā)展報告[C];2010年
2 聶少萍;徐浩鋒;麥哲恒;沈少君;;廣東省學生首次遺精與月經(jīng)初潮現(xiàn)狀及變化趨勢[A];廣東省預防醫(yī)學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鄧芳;兒童特發(fā)性性早熟環(huán)境危險因素及其身心發(fā)育分離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廖文科;中國7~18歲漢族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動態(tài)變化與綜合評價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3 馬思遠;我國中小學生體質(zhì)下降及其社會成因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季成葉;胡佩瑾;何忠虎;;中國兒童青少年生長長期趨勢及其公共衛(wèi)生意義[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2期
2 郭亞文;徐大麟;周祖華;周月芳;劉洪雷;張泓;;上海市靜安區(qū)中學生健康相關(guān)行為監(jiān)測結(jié)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年04期
3 孫莉;朱鴻斌;張成云;李俊康;趙萍;唐明鋼;;四川省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現(xiàn)狀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年12期
4 季成葉;中國青少兒生長長期變化和干預建議[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2年06期
5 高翠青;張勤麗;;1956~2005年太原市中小學生生長趨勢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年07期
6 龍翔;陶芳標;黃錕;趙媛媛;;安徽省1985~2005年中小學生生長交叉變化[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年11期
7 韋琳;王萍;覃彥香;;柳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聚集模式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1年06期
8 韋琳;;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1年07期
9 季成葉;注意生長長期變化的雙面效應[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2年02期
10 李馥程;孫繼東;趙艷華;周紅艷;張仲梅;;北京市懷柔區(qū)中學生2010年健康危險行為監(jiān)測結(jié)果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11年09期
,本文編號:16796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67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