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諾沙星對軍團菌細胞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22 22:23
目的:奈諾沙星是一種新型無氟喹諾酮類廣譜抗菌藥物,其對軍團菌的藥物敏感性尚未見報道,本研究探討了奈諾沙星對軍團菌的體外抗菌活性,為臨床治療軍團菌的藥物選擇提供理論依據(jù)。本實驗目的為探索奈諾沙星對不同種類和來源的軍團菌的體外敏感性,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研究方法:將環(huán)境中分離的軍團菌菌株36株、臨床患者分離的軍團菌菌株4株、軍團菌標準株19株共59株軍團菌菌株,采用微量肉湯稀釋法(MIC)法對其進行對比評價,并統(tǒng)計奈諾沙星、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對不同菌株的MIC50、MIC90值和MBC50值、MBC90值。分別分析奈諾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分別對環(huán)境中分離的軍團菌菌株、臨床軍團菌菌株及標準軍團菌菌株的體外敏感性,以及各類軍團菌分型、分類之間的差異。結果:進行細胞外藥物敏感性檢測后,實驗結果顯示MIC(mg/L)的范圍如下:左氧氟沙星0.004~0.5,奈諾沙星0.031~0.5,阿奇霉素0.031~4;MBC(mg/L)范圍:左氧氟沙星0.031~2,奈諾沙星0.062~2,阿奇霉素0.125~8;MBC90/MIC90比值:左氧氟沙星2,奈諾沙星8,阿奇霉素4。不同來源菌株的MIC...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語
1.前言
2.材料與方法
2.1 菌株來源
2.2 儀器與試劑
2.3 實驗方法
3.結果
3.1 最低抑菌濃度MIC
3.2 最低殺菌濃度MBC
3.3 按菌株來源分類的MIC值比較
3.4 按菌株來源分類的MBC值比較
3.5 LP1 型和非LP1 型軍團菌的MIC(mg/L)值的比較
3.6 LP1 型和非LP1 型軍團菌的MBC(mg/L)值比較
3.7 不同血清型軍團菌MIC比較
3.8 不同血清型軍團菌的MBC比較
3.9 不同種類軍團菌的MBC/MIC比較
4 討論
參考文獻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
綜述 軍團菌病的臨床藥物研究進展
前言
1.流行病學
2.實驗室診斷
3.發(fā)病機制
4.治療
5.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724159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語
1.前言
2.材料與方法
2.1 菌株來源
2.2 儀器與試劑
2.3 實驗方法
3.結果
3.1 最低抑菌濃度MIC
3.2 最低殺菌濃度MBC
3.3 按菌株來源分類的MIC值比較
3.4 按菌株來源分類的MBC值比較
3.5 LP1 型和非LP1 型軍團菌的MIC(mg/L)值的比較
3.6 LP1 型和非LP1 型軍團菌的MBC(mg/L)值比較
3.7 不同血清型軍團菌MIC比較
3.8 不同血清型軍團菌的MBC比較
3.9 不同種類軍團菌的MBC/MIC比較
4 討論
參考文獻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
綜述 軍團菌病的臨床藥物研究進展
前言
1.流行病學
2.實驗室診斷
3.發(fā)病機制
4.治療
5.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7241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7241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