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唑啉—嘧啶酮類新型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劑的合成
本文關鍵詞:喹唑啉—嘧啶酮類新型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劑的合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葉酸依賴酶——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在脫氧胸腺嘧啶核苷(dTMP)合成中起到關鍵作用,而dTMP是DNA合成和修復的必需物質,抑制TS會導致腫瘤細胞因缺乏dTMP而使DNA的合成和修復受阻,從而阻礙腫瘤細胞的擴散與繁殖。因此TS已成為抗腫瘤藥物的重要作用靶點,目前臨床使用的TS抑制劑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且有較強的副作用,因此尋找選擇性高、毒副作用低、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的新型TS抑制劑是治療腫瘤的重要途徑。本課題的目的是合成出喹唑啉-嘧啶酮類化合物,用于后續(xù)的活性測定,以期獲得對胸苷酸合成酶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幾個工作:1 2-取代-4-氧代-3(4H)-喹唑啉-5-羧酸的合成:以2-氨基-6-甲基苯甲酸為原料,經(jīng)過成環(huán)、氧化反應生成了一系列2-取代-4-氧代-3(4H)-喹唑啉-5-羧酸化合物,并優(yōu)化了合成反應條件,使其收率可以達到66%。2 5-取代-3-芐基尿嘧啶類化合物的合成:首先以尿嘧啶為原料,經(jīng)過硝化反應、還原反應合成了5-氨基尿嘧啶,然后溴化芐可以和三種5-取代尿嘧啶生成相應的5-取代-3-芐基尿嘧啶類化合物。同時優(yōu)化了其合成路線,提高了各步反應收率,積累了有關此類化合物合成的寶貴經(jīng)驗。3目標化合物的合成:以前兩部分合成的重要中間體為原料,合成出了以亞甲基相連的目標產(chǎn)物M 2-取代-3(4H)-喹唑啉-4-酮-5-亞甲基-5’-嘧啶-3’-芐基-2’,4’-二酮并探索了以酰胺鍵相連的目標產(chǎn)物N 2-取代-3(4H)-喹唑啉-4-酮-5-酰胺基-5’-嘧啶-2’,4’-二酮的合成。合成出的目標化合物M經(jīng)過核磁共振氫譜等手段確認。目前目標化合物M正在處于TS抑制活性的測定中。
【關鍵詞】:胸苷酸合成酶 抑制劑 喹唑啉酮 嘧啶酮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914.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緒論10-26
- 1.1 腫瘤的防治10-11
- 1.2 抗腫瘤藥物及其分類11-16
- 1.2.1 細胞毒類12-14
- 1.2.2 單抗體類14-15
- 1.2.3 激素類藥物15-16
- 1.2.4 其他類16
- 1.3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劑16-24
- 1.3.1 嘧啶類似物18-19
- 1.3.2 經(jīng)典葉酸類似物19-20
- 1.3.3 非經(jīng)典葉酸類似物20-21
- 1.3.4 具有獨特結構的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劑21
- 1.3.5 具有雙重抑制活性的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劑21-24
- 1.4 課題研究的意義、內容及創(chuàng)新點24-26
- 1.4.1 課題研究的意義24
- 1.4.2 課題研究的內容24
- 1.4.3 課題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24-26
- 第二章 喹唑啉酮類衍生物的合成26-46
- 2.1 喹唑啉酮衍生物的逆合成分析26-28
- 2.1.1 2-取代4氧代-3(4H)-喹唑啉5羧酸類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26-27
- 2.1.2 2-取代5溴甲基-3(4H)-喹唑啉4酮類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27-28
- 2.2 喹唑啉酮類衍生物的主要反應機理28-33
- 2.2.1 5-甲基-3(4H)-喹唑啉4酮的合成機理28-29
- 2.2.2 2,5-二甲基-3(4H)-喹唑啉4酮的合成機理29
- 2.2.3 2-氨基5甲基-3(4H)-喹唑啉4酮的合成機理29-30
- 2.2.4 2-乙基5甲基苯并VA嗪4酮的合成機理30
- 2.2.5 2-乙基5甲基-3(4H)-喹唑啉4酮的合成機理30-31
- 2.2.6 2-取代4氧代-3(4H)-喹唑啉5羧酸的合成機理31-32
- 2.2.7 2-取代5溴甲基-3(4H)-喹唑啉4酮的合成機理32-33
- 2.3 實驗試劑及儀器33-34
- 2.3.1 儀器33
- 2.3.2 試劑33-34
- 2.4 實驗部分34-38
- 2.4.1 2-取代5甲基-3(4H)喹唑啉4酮類化合物的合成34-35
- 2.4.2 2-取代4氧代-3(4H)-喹唑啉5羧酸的合成35-37
- 2.4.3 2-取代5溴甲基-3(4H)-喹唑啉4酮的合成37-38
- 2.5 實驗結果與討論38-45
- 2.5.1 2-取代5甲基-3(4H)-喹唑啉4酮類化合物的實驗分析38-42
- 2.5.2 4-氧代-3(4H)-喹唑啉5羧酸的實驗分析42-44
- 2.5.3 5,5-二溴甲基-3(4H)-喹唑啉4酮的實驗分析44-45
- 2.6 本章小結45-46
- 第三章 尿嘧啶類化合物的合成46-60
- 3.1 尿嘧啶類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46-47
- 3.1.1 5-取代3芐基尿嘧啶類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46-47
- 3.1.2 5-丙-(2’-炔)-尿嘧啶的逆合成分析47
- 3.2 尿嘧啶類化合物的反應機理47-50
- 3.2.1 5-硝基尿嘧啶的合成機理47-48
- 3.2.2 5-氨基尿嘧啶的合成機理48-49
- 3.2.3 5-取代3芐基尿嘧啶的合成機理49
- 3.2.4 5-羥甲基尿嘧啶的合成機理49-50
- 3.2.5 5-氯甲基尿嘧啶的合成機理50
- 3.2.6 5-丙-(2’-炔)-尿嘧啶的合成機理50
- 3.3 實驗試劑及儀器50-52
- 3.3.1 儀器50-51
- 3.3.2 試劑51-52
- 3.4 實驗部分52-55
- 3.4.1 3-芐基尿嘧啶的合成52
- 3.4.2 5-硝基3芐基尿嘧啶的合成52
- 3.4.3 5-氨基3芐基尿嘧啶的合成52-53
- 3.4.4 5-羥甲基尿嘧啶的合成53-54
- 3.4.5 5-氯甲基尿嘧啶的合成54
- 3.4.6 乙炔鈉的制備54-55
- 3.4.7 5-丙-(2’-炔)-尿嘧啶的探索55
- 3.5 實驗結果與討論55-59
- 3.5.1 5-硝基的實驗分析55
- 3.5.2 5-氨基尿嘧啶的實驗分析55-56
- 3.5.3 3-芐基尿嘧啶的實驗分析56
- 3.5.4 5-羥甲基尿嘧啶的實驗分析56-58
- 3.5.5 乙炔的實驗分析58-59
- 3.5.6 乙炔鈉的實驗分析59
- 3.6 本章小結59-60
- 第四章喹唑啉-嘧啶酮類化合物的合成及探索60-67
- 4.1 目標化合物的的逆合成分析60-61
- 4.2 目標化合物的主要反應機理61-62
- 4.2.1 2-取代-3(4H)-喹唑啉4酮5甲基-5’-嘧啶-3’-芐基-2’,4’-二酮的反應機理61-62
- 4.2.2 2-取代-3(4H)-喹唑啉4酮5酰胺基-5’-嘧啶-2’,4’-二酮的反應機理62
- 4.3 實驗試劑及儀器62-63
- 4.3.1 儀器62-63
- 4.3.2 試劑63
- 4.4 實驗部分63-64
- 4.4.1 3(4H)-喹唑啉4酮5甲基-5’-嘧啶-3’-芐基-2’,4’-二酮的合成63-64
- 4.4.2 3(4H)-喹唑啉4酮5酰胺基-5’-嘧啶-2’,4’-二酮的合成64
- 4.5 實驗結果與討論64-65
- 4.5.1 3(4H)-喹唑啉4酮5甲基-5’-嘧啶-3’-芐基-2’,4’-二酮合成的實驗分析64-65
- 4.5.2 3(4H)-喹唑啉4酮5酰胺基-5’-嘧啶-2’,4’-二酮合成的實驗分析65
- 4.6 本章小結65-67
- 全文結論與展望67-69
- 參考文獻69-73
- 附錄73-90
- 致謝90-92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92-9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巡天,許天林,華維一,朱東亞,余靜,梁少梅;新型非肽類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2.喹唑啉酮和喹唑啉衍生物(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0年01期
2 劉沖,吳范宏,周其林*;6-溴甲基-3,4-二氫-2-甲基-4-氧代喹唑啉的合成[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1年06期
3 王功霞;張岱州;曲慶美;;2-氯-4-氨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的合成[J];齊魯藥事;2006年09期
4 黃莊霖;;喹唑啉結構的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11年10期
5 羅文鋒;姚舜;柳加兵;周賢思;宋航;;新型離子液體催化合成喹唑啉酮衍生物的研究[J];華西藥學雜志;2012年01期
6 張英;王培義;胡德禹;金林紅;楊松;;具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活性的喹唑啉衍生物研究進展[J];有機化學;2012年03期
7 徐秀榮,蔡純一,陸洪波;N-[(3-芳基-4-喹唑啉酮)-2-硫乙;荩璑-取代甘氨酸的合成[J];華西藥學雜志;1995年02期
8 張洋;谷丹青;;4-(6,7-二甲氧基喹唑啉-4-基氨基)苯基乙酸酯的合成及結構表征[J];嘉興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9 郭小華;馬玉卓;張洋;劉鷹翔;;JAK3抑制劑(E)-4-(6,7-二甲氧基喹唑啉-4-基)氨基苯基-3-(4-氯苯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分子對接研究(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1年02期
10 陳瑛,楊征宇,夏鵬;6,7-二甲氧基-2,4-二羥基喹唑啉合成工藝的改進[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1995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留攀;李加榮;;微波促進下水相中合成2,3-二氫喹唑啉-4(1H)-酮[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1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2 杜小龍;姜海霞;滕詩蕾;王萬軍;姜標;;8-硝基喹唑啉環(huán)合成新方法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6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曹琨;黃銀久;劉剛;劉希光;徐勝廣;孫林;;6-酰胺取代喹唑啉二硒醚類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7分會:有機化學[C];2014年
4 張立軍;張奇;錢東峰;魏霞;鐘敘平;李加榮;;微波促進下1,2-二氫喹唑啉酮的綠色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有機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5 丁明武;楊尚君;;2-取代喹唑啉酮及噻吩并嘧啶酮的合成[A];第六屆全國磷化學化工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6 于國慶;張姍;康從民;;喹唑啉丁酸衍生物的合成[A];2011年全國藥物化學學術會議——藥物的源頭創(chuàng)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周海燕;趙同艷;康從民;;硝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A];2011年全國藥物化學學術會議——藥物的源頭創(chuàng)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馬淑玲;李加榮;孫永江;李青;;1H-喹唑啉-2,4-二酮的新的有效合成方法[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9 劉剛;馬文泉;王兵;李西才;徐勝廣;劉春萍;劉希光;;喹唑啉二硒醚類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6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10 曲峰;魏杰;朱鵬任;沈曉琛;葉艷春;程琪瑋;武靜;和平;;喹啉并[1,2-c]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7分會:有機化學[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旦;基于碳氫鍵官能團化的喹唑啉衍生物構建[D];南京大學;2015年
2 王辰;銅催化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D];清華大學;2011年
3 劉棟;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電致發(fā)光器件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建玲;喹唑啉衍生物合成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2 楊西發(fā);通過炔酮碳碳三鍵斷裂合成喹唑啉酮[D];華僑大學;2015年
3 彭麗萍;喹唑啉酮類新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及其抗微生物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4 陳欣;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5 田瑩;鈀和銅催化3-氧-喹唑啉氧化偶聯(lián)反應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6 萬治華;含喹唑啉硫醚的查爾酮類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7 龍承文;含喹唑啉硫醚取代的戊二烯酮類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8 魏海東;4(3H)-喹唑啉酮的綠色合成與結構分析[D];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
9 黃姣姣;喹唑啉類衍生物及其Co(II)、Cu(II)、Mn(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與光譜性質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10 朱慧芝;喹唑啉,芳酰吲哚類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喹唑啉—嘧啶酮類新型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劑的合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69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0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