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華法林阿魏酸三元配合物的制備及抗凝血作用
[Abstract]:Four ternary rare earth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warfarin (W), ferulic acid (FA) with La,Nd,Ce,Eu rare earth nitrate.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elemental analysis,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ernary complexes was determined. The anticoagulant properties of the ternary complex were measured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anticoagulant properties of the ternary complex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rare earth warfarin and rare earth ferulic acid binary complexes and ligands. The anticoagulant properties of the ternary complex were measured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The whole blood coagulation time (CT), recalcification time (R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biocompatibility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rare earth warfarin and rare earth ferulic acid binary complexes and ligan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ternary rare earth complexes have better anticoagulant properties than binary complexes and ligands. The results of biocompatibility test showed that the four complexe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ctivity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Hep G2),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 (A549) and human cervical cancer cell line (He L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rnary complexes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was investigat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and circular dichrois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lex could combine with HSA to enhance the blood solubility of the drug and avoid the oxidation of ferulic acid and the loss of its original efficacy.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xué)化學(xué)化工學(xué)院;運城學(xué)院應(yīng)用化學(xué)系;
【基金】:國家青年自然科學(xué)基金(批準(zhǔn)號:201401150)資助~~
【分類號】:R943;O641.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錫娟,伍榮護,宋慧宇,蘇慶德;固態(tài)Nd化合物f-f躍遷的光聲光譜研究[J];分析科學(xué)學(xué)報;2003年02期
2 楊樹平;韓立軍;潘燕;王大奇;王南南;王婷;;8-或6-(3-氯苯甲酰)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表征、生物活性及與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2013年02期
3 黃英;王娟;郭改英;陶朱;薛賽鳳;祝黔江;周清娣;;光譜法研究硫鳥嘌呤與七元瓜環(huán)及牛血清白蛋白的超分子相互作用[J];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2013年02期
4 宋玉民;卞常鑫;王璞玉;;阿魏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抗凝血性能研究[J];化學(xué)與生物工程;2011年12期
5 宋玉民;董銀龍;付云龍;姚卡玲;;稀土與華法靈、水楊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抗凝血作用研究[J];化學(xué)學(xué)報;2007年08期
6 王坤杰;欒尼娜;宋玉民;;稀土與半胱氨酸、枸櫞酸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抗凝血作用研究[J];化學(xué)學(xué)報;2009年10期
7 宋玉民;劉哲;王坤杰;欒妮娜;;具抗凝血作用的鐵、銅三元配合物與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化學(xué)學(xué)報;2010年21期
8 高琦寬;王坤杰;王喜存;;納米稀土氧化物/硫酸酯化殼聚糖雜化材料的制備及其抗凝血性能研究[J];化學(xué)學(xué)報;2012年02期
9 朱元成;姚卡玲;李英;鄧汝溫;吳集貴;;兩種類型西佛堿的稀土配合物及其抗氧化作用[J];蘭州大學(xué)學(xué)報;2005年06期
10 郭海霞,梁成浩;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研究進展[J];上海生物醫(yī)學(xué)工程;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費寶麗;燕慶玲;李雯;夏兵;邵奎占;蘇忠民;孫為銀;;1,10-菲Up啉鉺(Ⅲ)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東北師大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1年04期
2 郭海霞,梁成浩;生理環(huán)境中TiNi形狀記憶合金耐蝕性研究進展[J];腐蝕科學(xué)與防護技術(shù);2001年03期
3 王曉丹;周寧琳;汪煒燕;湯毅達;章峻;莫宏;沈健;;羧基化氧化石墨烯-鑭復(fù)合物抗凝血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1期
4 羅照;王德林;楊軍;;腎部分切除術(shù)止血方法與血管控制進展[J];廣東醫(yī)學(xué);2012年14期
5 劉莉莉;唐冰;李思東;李普旺;;可食性殼聚糖包裝膜的研究進展[J];輕工科技;2013年10期
6 王滿元;張超;李靜;李朝霞;龔慕辛;;青蒿截瘧組合物與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2014年02期
7 蔣建宏;李旭;肖圣雄;谷惠文;李傳華;楊平;魏得良;何篤貴;李愛桃;李霞;姚飛虹;李強國;;2-{[4-氨基-5-(3,4,5-三甲氧基-芐基)-嘧啶-2-亞胺基]-甲基}-6-甲氧基-苯酚與酵母細(xì)胞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2014年04期
8 王軍華;王泉德;頓艷艷;方浩;;嘌呤磺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腫瘤活性[J];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2014年06期
9 易平貴;劉金;陳建;于賢勇;李筱芳;鄭柏樹;陶洪文;郝艷雷;;光譜法研究七元瓜環(huán)作用下2-(2-羥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的質(zhì)子轉(zhuǎn)移[J];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2014年06期
10 李紅霞;關(guān)鳳;劉楹;王坤杰;馮輝霞;宋玉民;;納米稀土氧化物/華法林雜化材料的制備及其抗凝血性能[J];蘭州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2014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王碧;王坤余;張廷有;但衛(wèi)華;;膠原蛋白-葡甘聚糖-殼聚糖(CKCS)共混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yīng)用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Ⅱ[C];2004年
2 萍;宋玉民;李清萍;張瓊;王坤杰;;鈰配合物與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A];中國化學(xué)會第27屆學(xué)術(shù)年會第08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宋玉民;卞常鑫;王璞玉;;阿魏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抗凝血性能研究[A];2011年中西部地區(qū)無機化學(xué)化工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安平;鐘霞;;席夫堿及其金屬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進展[A];第六屆海南省科技論壇“醫(yī)藥科技創(chuàng)新與藥品質(zhì)量安全”專題論壇、海南省藥學(xué)會2012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東芳;含雜環(huán)配體的稀土有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相關(guān)生物活性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1年
2 戴程隆;用于局部快速止血和骨修復(fù)的可降解介孔硅基干凝膠設(shè)計制備與性能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xué);2011年
3 王碧;制革廢棄物提取的膠原特性及與多糖共混生物膜材料的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3年
4 劉振梅;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生物相容性改性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04年
5 霍丹群;肝素化高分子液晶/聚醚氨酯生物材料的研究[D];重慶大學(xué);2004年
6 侯長軍;聚醚砜(PES)改性血液相容性材料的制備及相關(guān)生物學(xué)特性研究[D];重慶大學(xué);2004年
7 胡斌;稀土固態(tài)配合物的光聲位相分析及新型光聲池研究[D];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大學(xué);2006年
8 馬忠廈;肺動脈血管替代物—牛頸靜脈帶瓣管道的生物相容性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xué);2006年
9 李小冰;去細(xì)胞牛頸靜脈經(jīng)RGD修飾促進內(nèi)皮生長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xué);2007年
10 馬茂;殼聚糖—類人膠原蛋白海綿的生物相容性及止血效果研究[D];西北大學(xué);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付海防;稀土元素對雙殼類金屬硫蛋白的誘導(dǎo)效應(yīng)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10年
2 盧瑞華;含稀土配合物的雙功能納米復(fù)合物的制備與表征[D];蘭州大學(xué);2011年
3 張海希;可切削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的晶相控制及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xué);2011年
4 李丹;稀土—氨基多酸配合物乙二胺鹽的合成和結(jié)構(gòu)研究[D];遼寧大學(xué);2011年
5 付大偉;羧甲基殼聚糖止血作用研究及其血液安全性評價[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11年
6 劉哲;幾種金屬配合物與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7 林瑋煒;超疏水表面制備及其抗凝血性能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xué);2010年
8 張瓊;幾種抗凝血藥物與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9 萍;幾種抗凝血化合物的合成及抗凝血機理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10 王曉丹;聚乙烯醇/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納米復(fù)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浩亮,羅華菲,官洪義;阿魏酸及其制劑的穩(wěn)定性研究[J];安徽醫(yī)藥;2003年04期
2 何慶華;孔祥峰;吳永寧;印遇龍;;氨基酸轉(zhuǎn)運載體研究進展[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07年02期
3 羅雄明;王建華;徐世榮;;局部止血材料的研究新進展[J];材料導(dǎo)報;2005年06期
4 劉宿,牛金柱,葛衡江,劉懷瓊;三種止血材料對兔肝臟創(chuàng)傷止血效果的觀察[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04年01期
5 瞿鵬;呂華;丁曉玉;陶軼;陸祖宏;;熒光法研究6-硫鳥嘌呤和牛血清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J];東南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8年05期
6 沈星燦,梁宏,何錫文,王新省;圓二色光譜分析蛋白質(zhì)構(gòu)象的方法及研究進展[J];分析化學(xué);2004年03期
7 朱毅青,吳集貴,鄧汝溫;甲苯磺丁脲稀土絡(luò)合物的制備及其性質(zhì)研究[J];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1984年03期
8 王群,倪嘉纘;稀土離子對重組內(nèi)皮抑素與肝素相互作用的影響[J];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2004年10期
9 劉雪鋒;夏詠梅;曹玉華;方云;鄒珠燕;毛本剛;丁漪;;香豆素類中藥有效成分與牛血清白蛋白結(jié)合的構(gòu)效關(guān)系[J];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2006年01期
10 楊曉娜;姜松;李新建;朱衛(wèi)國;康建勛;鄒大鵬;;瓜環(huán)[n](n=6~8)與鹽酸丁咯地爾的相互作用[J];高等學(xué);瘜W(xué)學(xué)報;2010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恩君,劉瑕,劉祁濤;鈀(Ⅱ)-芳香氮堿-氨基酸三元配合物中的電子效應(yīng)和芳環(huán)堆積作用[J];無機化學(xué)學(xué)報;2002年05期
2 周先安;徐瑩豪;陳小軻;程寧寧;許東芳;何其莊;;稀土釤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應(yīng)用化工;2011年02期
3 吳伯能;朱家芹;楊燕生;;稀土與某些氨基酸和乙酰丙酮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與性質(zhì)[J];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1990年01期
4 房喻,胡道道,崔亞麗,,馬金鳳,孫作民;瑞香素銅(Ⅱ)──三元配合物的研究[J];陜西師大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1994年03期
5 劉偉生,譚民裕,劉立輝;輕稀土與15-C-5及18-C-6的三元配合物[J];稀土;1994年01期
6 程亞倩,龔志華,嵇小怡;三元配合物分光光度法測定注射用頭孢唑啉鈉含量[J];溫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1995年06期
7 毛東森;測定三元配合物組成比的新方法──均勻設(shè)計法[J];化學(xué)通報;1996年11期
8 宋之剛,彭金華;間羥基苯甲酸鄰菲■
本文編號:24985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49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