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眶尖綜合征為首發(fā)癥狀的鼻源性疾病臨床病例分析
本文關鍵詞:以眶尖綜合征為首發(fā)癥狀的鼻源性疾病臨床病例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眶尖綜合征 鼻-鼻竇炎 鼻竇占位性病變 鼻竇內窺鏡
【摘要】:研究目的:探討以眶尖綜合征為首發(fā)癥狀的鼻源性疾病的病因,臨床特點及治療效果。 方法:選取2008年-2012年曾就診于我院,并行鼻竇內窺鏡手術診療的鼻竇病變伴發(fā)眶尖綜合征的臨床病例9例。通過臨床病例回顧性研究,分析其臨床表現(xiàn)、診療過程及術后恢復效果及預后,對鼻源性眶尖綜合征的診治進行探討,旨在從臨床角度提高對本病的認識,以利于預防并減少本病的發(fā)生。 結果:7例為鼻竇感染性疾病,其中2例為鼻竇霉菌感染,5例為急性鼻竇炎癥性病變,2例為篩竇黏液囊腫。隨訪6個月至一年,6例痊愈,2例有效,1例術后2個月。 結論:鼻源性眶尖綜合征臨床上罕見,且病情隱匿,多因眼部或頭部癥狀而就診,原發(fā)病灶不易被發(fā)現(xiàn),容易出現(xiàn)誤診及漏診。該病多由鼻竇感染性疾病引起.早期病因診斷至關重要,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可導致嚴重的并發(fā)癥,大大降低日后的生活質量,但如能得到及時的手術治療,其效果顯著。所以應引起眼科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yī)生的重視。鼻竇感染性疾病及占位性病變引起的眶尖綜合征治療原則:盡早行鼻內鏡鼻竇開放術,同時全身應用足量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治療效果好。
【關鍵詞】:眶尖綜合征 鼻-鼻竇炎 鼻竇占位性病變 鼻竇內窺鏡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65.4
【目錄】:
- 中文提要4-5
- Abstract5-8
- 綜述8-14
- 1.1 主要臨床特征8-9
- 1.1.1 癥狀8
- 1.1.2 影像學特點8-9
- 1.1.3 實驗窒檢查9
- 1.2 病因9-12
- 1.3 治療進展12-14
- 正文14-17
- 2.1 引言14
- 2.2 臨床資料14-15
- 2.3 臨床表現(xiàn)15
- 2.4 實驗室檢查及相關輔助檢查15-16
- 2.5 治療方法16-17
- 結果17-18
- 3.1 病例結構17
- 3.2 隨訪17-18
- 結論18-22
- 討論22-23
- 典型病例23-27
- 參考文獻27-31
-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獲得的科研成果31-32
- 致謝3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庚,史劍波,文衛(wèi)平;兒童鼻竇炎規(guī)范化診斷和治療[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5年07期
2 張羅;韓德民;;鼻竇炎病原菌和抗菌治療的臨床藥理學[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6年12期
3 邊俊杰;劉大川;;眶尖綜合征83例病因的臨床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1期
4 趙質彬;符征;牟忠林;譚業(yè)農;;鼻源性眶尖綜合征的臨床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年02期
5 胡鵬;朱綱華;賴若沙;朱發(fā)梅;肖自安;楊新明;李友忠;;伴視力減退的鼻竇黏液囊腫的臨床診斷和治療[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年05期
6 馬晶影;周兵;黃謙;張羅;崔順九;;小兒急性鼻竇炎合并眶蜂窩織炎1例[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6年24期
7 李慎玲;李娜;;導致顱眼部損害的蝶篩竇黏液囊腫的鼻內鏡手術治療[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0年05期
8 侯慶宇;真菌性鼻竇炎的CT診斷(附16例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4年07期
9 趙進;徐紅偉;李界;;CT在真菌性鼻竇炎診斷中的價值[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年01期
10 陳健;楊華暉;巨亞敏;;鼻內鏡手術治療鼻源性眶尖綜合征[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年14期
本文編號:9581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95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