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嬰兒中耳炎多頻聲導納診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7 21:18
本文關(guān)鍵詞:小嬰兒中耳炎多頻聲導納診斷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探測音頻率以及聲導納值測量方法對1~6月齡嬰兒中耳炎診斷的影響。方法篩選1~6月齡嬰兒232耳,其中正常嬰兒142耳、中耳炎患兒90耳(顳骨薄層CT證實)。使用GSI2000Tympstar2型中耳分析儀進行226Hz及1000Hz探測音鼓室聲導納檢測,同時用Linder/Jerger法、Baldwin法及基線法三種不同方法測量的1000Hz探測音鼓室峰導納值。統(tǒng)計學描述四種方法測得的導納值,并采用ROC曲線下面積比較的方法對比分析上述四種方法。ROC曲線下面積(A)同時分析同一年齡段的正常組及中耳炎組數(shù)據(jù),綜合評價診斷準確性(包括特異性和敏感性),取值范圍0≤A≤1,在A>0.5時,A越接近1,代表診斷的準確性越高;A=0.5,可認為診斷完全不起作用;A<0.5不符合實際情況。結(jié)果226Hz探測音鼓室峰導納以及用Linder/Jerger法、Baldwin法、基線法三種方法測得的1000Hz探測音鼓室峰導納ROC曲線下面積在1~3月齡組分別是0.507、0.896、0.976、0.988;4~6月齡組分別為0.749、0.888、0.969、0.988。用任一方法測量的1000Hz探測音鼓室峰導納ROC曲線下面積在在兩個年齡組均大于226Hz探測音鼓室峰導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3月齡組,,用基線法測量的1000Hz探測音鼓室峰導納ROC曲線下面積大于其他三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6月齡組,1000Hz探測音鼓室峰導納(基線法)的ROC曲線下面積大于其余三種,但與Baldwin法兩者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①1000Hz探測音峰導納對于嬰兒(1~6月齡)中耳炎的檢驗效能高于226Hz探測音聲導納。1~6月齡嬰兒中耳炎的診斷宜選用1000Hz探測音峰導納。②采用基線法測量的1000Hz探測音鼓室峰導納能夠提高1~6月齡中耳炎診斷準確性。
【關(guān)鍵詞】:鼓室聲導納測試 嬰兒 中耳炎
【學位授予單位】:寧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64.2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1 材料及方法10-17
- 1.1 研究對象10-11
- 1.2 測試儀器、環(huán)境及方法11-14
- 1.2.1 測試儀器11
- 1.2.2 測試環(huán)境11
- 1.2.3 測試方法11-14
- 1.3 結(jié)果判讀14-16
- 1.3.1 226Hz 探測音鼓室峰導納值的測量14
- 1.3.2 1000Hz 探測音鼓室峰導納值(Linder/Jerger 法)的測量14-15
- 1.3.3 1000Hz 探測音鼓室峰導納值(Baldwin 法)的測量15
- 1.3.4 1000Hz 探測音鼓室峰導納值(基線法)的測量15-16
- 1.4 統(tǒng)計方法16-17
- 2 結(jié)果17-26
- 2.1 統(tǒng)計描述17-18
- 2.2 四種方法 ROC 曲線下面積計算及兩兩比較18-21
- 2.2.1 四種方法 ROC 曲線下面積計算18-19
- 2.2.2 四種方法 ROC 曲線下面積兩兩比較19-21
- 2.3 各個診斷閾值對應(yīng)的嬰兒中耳炎診斷準確性21-26
- 2.3.1 226Hz 探測音峰導納值的頻數(shù)分布及選擇不同閾值的靈敏度和特異度21-23
- 2.3.2 1000Hz 探測音峰導納值(Linder/Jerger 法)的頻數(shù)分布及選擇不同閾值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值23-24
- 2.3.3 1000Hz 探測音峰導納值(Baldwin 法)的頻數(shù)分布及選擇不同閾值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值24-25
- 2.3.4 1000 Hz 探測音峰導納值(基線法)的頻數(shù)分布及選擇不同閾值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值25-26
- 3 討論26-28
- 3.1 嬰兒外耳和中耳的聲學特性26
- 3.2 嬰兒 226Hz 探測音聲導納檢測26
- 3.3 226Hz 探測音聲導納與月齡之間的關(guān)系26-27
- 3.4 嬰兒 1000 Hz 探測音峰導納檢測27
- 3.5 嬰兒 226Hz、1000 Hz 探測音聲導納檢測比較27
- 3.6 對 1000Hz 探測音峰導納三種不同測量法的評價與分析27-28
- 4 結(jié)論28-29
- 參考文獻29-31
- 附錄 A 附圖31-35
- 附錄 B 綜述35-43
- 參考文獻41-43
- 在學研究成果43-44
- 致謝4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羅仁忠,溫瑞金,王美芬,鐘建文;6歲以內(nèi)小兒鼓室壓與靜態(tài)聲順值的特點[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2年10期
2 鄒劍,王愷,鄭蕓;兒童分泌性中耳炎聲導抗測試結(jié)果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5年05期
3 陳文霞;許政敏;;125例新生兒的鼓室導抗測試結(jié)果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9年06期
4 王淑芬;陳平;王智楠;黃芳;;正常嬰幼兒1000Hz和226Hz探測音聲導抗結(jié)果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0年06期
5 呂靜;莫玲燕;劉輝;陳雪靜;卞遷;孫玉蘭;陳靜;張帆;;顳骨CT正常兒童1kHz鼓室聲導納特征[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1年04期
6 陳平;王智楠;胡艷玲;樂瑋瓊;;3~7月齡嬰兒226Hz和1000Hz探測音聲導抗的適用月齡研究[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1年05期
7 張勁;韓治國;陸金山;唐亮;崔矯;余勐;張弓劍;;正常新生兒多頻聲導抗特征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1年06期
8 商瑩瑩;倪道鳳;劉世琳;;低頻和高頻探測音鼓室聲導抗測試在嬰兒中耳功能診斷中的作用[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年05期
9 陸金山;張勁;韓治國;;新生兒高頻聲導抗測試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9年05期
本文編號:8099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8099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