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快速擴張法在耳再造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7 09:41
本文關鍵詞:反復快速擴張法在耳再造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摘要】:目的:耳廓再造術是整形外科難以攻克的難題,為再造出形態(tài)逼真的再造耳廓,臨床上手術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均有各種不同的術后并發(fā)癥。耳后乳突區(qū)腎形擴張器擴張后利用擴張皮瓣行耳廓再造術是當下行耳再造的主流,本研究旨在探討比較兩種擴張方法行耳再造術(反復快速擴張法和常規(guī)擴張法)的手術方法以及近期和遠期臨床效果。方法:收集臨床需用擴張器行耳廓再造術的小耳畸形患者56例(58只耳),將這58只耳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反復快速擴張法),30例,當擴張器植入術后第3-5天開始擴張,注入無菌生理鹽水致擴張皮瓣皮膚蒼白,張力較大時停止注水,放置3 min后抽出大部分鹽水,維持3 min后再注水致上述情況停止注水,如此反復3次,早期每次注入5ml,后期注入量根據臨床情況而定,每天注水1次,致70 ml,注水完成后維持4-6周左右。對照組(常規(guī)擴張法),26例,擴張器埋植術后3-5天開始注水,一次注入5ml,平均一周2次,至70ml后維持4周。待注水完成后二期用擴張皮瓣行肋軟骨雕刻耳再造術。兩組患者二期手術采用相同術式,觀察其臨床效果利弊。結果:對兩組患者一期擴張埋植術及術后注水整個過程及二期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注水是患者的疼痛計數以及總病程的長短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結果如下:①擴張器行耳廓再造術的術后并發(fā)癥主要表現在皮瓣壞死致軟骨支架外露,顱耳角不穩(wěn)定以及雙側耳形態(tài)差異大。觀察組二期術后獲得較好的效果,并發(fā)癥中耳軟骨外露,顱耳角狹窄,耳廓形態(tài)不對稱的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注水疼痛是擴張術常見的并發(fā)癥,特別是常規(guī)擴張時擴張后期,很多患者述疼痛明顯,記錄患者的疼痛計分,觀察者耳后擴張?zhí)弁从浄峙c對照組的有明顯差異,P0.01。③與常規(guī)擴張組比較,反復快速擴張平均擴張時間61天,常規(guī)擴張平均擴張時間91天。④兩組患者一期擴張器埋置術后及注水期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反復快速擴張法是通過反復的超量-維持擴張方法,提前將擴張皮瓣擴張致預制值,充分發(fā)揮皮瓣的生物增殖功能,使細胞增殖效應最大化,其特征性的反復IRI(缺血再灌注損傷)促進組織細胞內釋放相關CK(細胞因子),如EGF,PCNA等,可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再生,是皮瓣血供充足,刺激表皮細胞增殖,使有效擴張皮量增多。除此之外,反復快速擴張法擴張時間短,包膜厚度薄,其降低皮瓣攣縮發(fā)生率,使遠期軟骨外露,顱耳角狹窄,耳廓形態(tài)部對稱的發(fā)生率降低,同時降低因包膜牽拉致注水后期患者痛苦,縮短病程,是耳再造一期手術較好的皮膚擴張方法。
【關鍵詞】:反復快速擴張 皮膚擴張術 小耳再造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6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莊洪興;蔣海越;潘博;楊慶華;何樂人;趙延勇;韓娟;;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皮膚軟組織擴張器法外耳再造術[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6年04期
,本文編號:8088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8088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