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眼科論文 >

規(guī)范化藥物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近期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18-03-08 00:32

  本文選題:鼻竇炎 切入點:鼻息肉 出處:《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評價規(guī)范化藥物治療慢性鼻-鼻竇炎患者的療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設計,依據(jù)2008年制訂的"慢性鼻-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對54例慢性鼻-鼻竇炎患者聯(lián)合使用鼻內局部糖皮質激素、大環(huán)內酯類(14元環(huán))藥物、黏液促排劑和鼻腔沖洗規(guī)范化治療并隨訪3個月。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鼻腔鼻竇結局測試-20中文版量表(SNOT-20CV)、Lund-Mackay CT方法和Lund-Kennedy鼻內鏡方法進行主客觀評分,綜合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療效。結果:①規(guī)范化藥物治療3個月后,VAS、SNOT-20CV、CT和鼻內鏡整體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均P0.01)。②慢性鼻-鼻竇炎伴息肉(CRSwNP)組和慢性鼻-鼻竇炎不伴息肉(CRSsNP)組治療前后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CRSwNP組藥物治療3個月后主觀評價有效率為66.7%,CT評價有效率為94.4%;CRSsNP組的主觀評價有效率為91.7%,CT評價有效率為97.2%。③CRSwNP組和CRSsNP組比較,主觀療效中僅治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好轉率和無效率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而CT評價中,治愈率和好轉率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④CRS患者以其自測為基礎的主觀調查表與客觀評估之間呈正相關性。結論:聯(lián)合鼻內局部糖皮質激素、大環(huán)內酯類(14元環(huán))藥物、黏液促排劑和鼻腔沖洗規(guī)范化治療CRS療效肯定。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standardized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made in 2008, 54 patients with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ere treated with intranasal glucocorticoids and macrolides. The standard treatment of mucus effluents and nasal lavage was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cores were evaluated by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A), nasal sinus outcome test (SNOT-20), Lund-Mackay CT (Lund-Mackay CT) and Lund-Kennedy nasal endoscopy (Lund-Kennedy). Results after 3 months of standardized drug therapy, VASSNOT-20 CVCT and the overall score of nasal endoscopy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1n.2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polyposis CRSwNP) and chronic rhinosinosinusitis with CRSwNP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0.01).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effective rate of CRSwNP group was 66.7% after 3 months of drug therapy. The effective rate of CT evaluation was 94.4%. The effective rate of CT evaluation was 91.7%. The effective rate of CT evaluation in CRSwNP group was 97.2.3CRSwNP group compared with CRSsNP group. In subjective curative effect, the difference of cure rat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mprovement rate and invalid rate (all P 0.05), but in CT evalu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questionnair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in patients with CRS (P0.050.4CRS). Conclusion: local glucocorticoids and macrolides are associated with intranasal glucocorticoids and macrolides. Mucus effluents and nasal cavity irrigation are effective in the standardized treatment of CRS.
【作者單位】: 溫州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咽喉科;昆明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耳鼻咽喉科;昆明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影像科;
【分類號】:R765.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郭蓓;袁琨;張帆;鐘杰;;慢性鼻-鼻竇炎患者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前后的主客觀評估及相關性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年08期

2 劉巨波;劉麗亞;魯翔;鐘剛毅;萬穎;黎強;馮志堅;李獻華;洪奕純;;長期小劑量克拉霉素聯(lián)合鼻用激素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初步觀察[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年08期

3 張羅;王成碩;韓德民;周兵;王向東;葛文彤;李銀川;王彤;;鼻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的鼻竇CT觀察[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羅;韓德民;;重視鼻部炎癥的診斷問題[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0年12期

2 覃啟才;;常年性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116例治療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年07期

3 楊輯;趙晟楠;劉金超;;多殺性巴氏桿菌生物被膜掃描電鏡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3年17期

4 郭夢云;楊巨飛;葉偉峰;;兒童醫(yī)院門診1795例3種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的使用情況分析[J];海峽藥學;2011年03期

5 劉巨波;劉麗亞;魯翔;鐘剛毅;萬穎;黎強;馮志堅;李獻華;洪奕純;;長期小劑量克拉霉素聯(lián)合鼻用激素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初步觀察[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年08期

6 董雪蓮;俞其光;黃瑋英;;鼻內鏡修正性手術56例報告[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年05期

7 吳方星;王東方;;慢性鼻竇炎功能性鼻內窺鏡術后中醫(yī)證型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年11期

8 林洪斌;;小劑量克拉霉素長期應用并輔助以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3年04期

9 彭小偉;譚國林;;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在鼻內鏡下鼻竇術后的運用[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年12期

10 陳偉南;張芹;許教遠;香祝濃;;內鏡鼻竇術后林格液與高滲鹽水鼻腔沖洗療效比較[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何忠順;布地奈德混懸液在內鏡鼻竇手術后運用的臨床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2 吳方星;慢性鼻—鼻竇炎脾胃濕熱證功能性鼻內窺鏡術后中醫(yī)證型變化的初步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3 趙淑敏;山東地區(qū)慢性鼻—鼻竇炎患者診療認識度的問卷調查[D];山東大學;2013年

4 徐素倩;變應性因素對慢性鼻—鼻竇炎的細菌生物膜表達的影響及相關性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張羅,韓德民,張勇,周兵;噴鼻激素布地奈德對鼻息肉組織中炎性細胞浸潤的影響[J];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0年02期

2 劉英,王海鵬,趙允沛,孫兆通;長期低劑量紅霉素治療慢性鼻竇炎[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5年02期

3 蔣衛(wèi)紅,趙素萍,謝志海,肖健云;兒童慢性鼻竇炎治療探討[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5年07期

4 劉爭;王恒;陸翔;游學俊;高起學;崔永華;;慢性鼻-鼻竇炎患者主觀癥狀與客觀檢查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年11期

5 邵姍;王洪田;;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的分類及在慢性鼻-鼻竇炎中的應用[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年17期

6 張羅,韓德民,張勇,周兵;鼻腔局部應用激素對鼻息肉中嗜酸粒細胞浸潤和活化的影響[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0年02期

7 王忠植,張小伯,顧之燕;慢性鼻竇炎鼻息肉——一個有待進一步認識的疾病[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年02期

8 許庚,李源;兒童慢性鼻竇炎手術治療的思考與臨床診療指引[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3年04期

9 張羅;王成碩;韓德民;周兵;王向東;葛文彤;李銀川;王彤;;鼻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的鼻竇CT觀察[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青彥,蘭秀芹,韓秀林,宋露萍,李琦,譚英,孟祥明;鼻內窺鏡手術治療鼻竇炎和鼻息肉108例體會[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2 王江;;鼻內鏡手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47例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年23期

3 左可軍;許庚;史劍波;文衛(wèi)平;樊韻平;;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的生存質量調查[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年10期

4 張陛丞;王宇;王效軍;;鼻內鏡手術后鼻內應用糖皮質激素的療效分析[J];中國藥事;2008年09期

5 譚愛榮;王淑珍;栗曉東;;20例鼻息肉合并鼻竇炎鼻內窺鏡手術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綜合版);2005年12期

6 劉曉波;董國強;;內鏡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療效分析[J];西南軍醫(yī);2008年04期

7 周海波;王燕娟;;鼻內窺鏡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93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年22期

8 許學谷;鼻息肉伴鼻竇炎的鼻內鏡手術[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9 李建萍;;鼻內鏡下80例鼻息肉鼻竇炎手術療效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06年03期

10 邱前輝;黃宏明;龔穗清;吳小琴;鄭麗芬;陳少華;張思毅;;鼻息肉鼻竇炎患者家族性發(fā)病的臨床調查[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6年2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軍;;鼻內窺鏡下鼻竇手術128例臨床分析[A];第四屆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王明明;張大良;張紅萍;;GRα、GRβ和EOS在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中的表達與激素治療抵抗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3 李界;;復發(fā)性鼻竇炎鼻息肉的修正性鼻內窺鏡術[A];2005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4 胡獻惠;黃益燈;夏思文;;鼻咽癌誤診1例[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耳鼻咽喉科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學術年會暨省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8年

5 汪綠寧;向遠波;何青峰;李佳梅;;ESS后術腔施用康復新液灌洗的療效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6 邸斌;吳彥橋;李曉明;高曉紅;;內窺鏡鼻竇手術后隨訪的臨床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7 黃自平;李桃根;;經(jīng)鼻內鏡鼻竇手術907例臨床診治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8 王劍;倪道鳳;關靜;徐春曉;亓放;;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息肉嗅覺功能評估[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9 丁國章;;鼻竇內窺鏡微創(chuàng)手術[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10 王艷麗;張旭鶴;孔紅;;鼻息肉患者鼻內鏡術后藥物治療的臨床意義[A];吉林省醫(yī)學會第九次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耳鼻咽喉科 李希平;鼻竇炎鼻息肉手術醫(yī)患配合很重要[N];保健時報;2010年

2 主任醫(yī)師 任漢志;怎樣診治鼻竇炎引起的頭痛[N];河北科技報;2004年

3 湖南省兒童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趙斯君;常流鼻涕會引發(fā)鼻竇炎[N];保健時報;2010年

4 湘雅醫(yī)學院附二醫(yī)院耳鼻喉科教授 曾益慈;冬春好發(fā)鼻竇炎[N];大眾衛(wèi)生報;2001年

5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熊華;鼻竇炎手術患者的注意事項[N];家庭醫(yī)生報;2010年

6 代巧;鼻竇炎冬季高發(fā)[N];大眾衛(wèi)生報;2004年

7 唐嘯;鼻竇炎為什么反復難愈[N];云南日報;2005年

8 西安交大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護士長 閻金鳳;小兒鼻竇炎癥狀不典型[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9 杜恩 程守勤;感冒治療不當易誘發(fā)鼻竇炎[N];健康報;2006年

10 上海曙光醫(yī)院耳鼻喉科 張治軍 主任醫(yī)師;有關鼻竇炎手術的一些誤解[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明明;金葡菌超抗原與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發(fā)生、發(fā)展及復發(fā)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于睿莉;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B對人鼻黏膜上皮細胞促炎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安云芳;wad基因缺陷與鼻竇細菌黏附的相關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張華;呼吸道炎癥反應病因學機制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5年

5 胡俐;過敏與非過敏性鼻息肉T細胞亞型的差異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6 夏忠芳;天然免疫系統(tǒng)中Toll-like-receptor家族內TLR-9分子在鼻息肉發(fā)病機制中的探討[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7 孫希才;家兔慢性細菌性鼻竇炎鼻黏膜創(chuàng)傷修復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8 李榮銳;慢性鼻—鼻竇炎患者鼻黏膜組織重塑及骨質病理學觀察[D];吉林大學;2013年

9 謝華;持續(xù)缺氧致慢性鼻-鼻竇炎小鼠HIF-1a、IL-17、VEGF、NF-KB因子表達的時序性及解剖部位差異性和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10 王鑫;鼻息肉組織免疫相關基因的表達譜[D];吉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史平;東北地區(qū)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手術前后生活質量評價[D];吉林大學;2008年

2 于睿莉;鼻竇炎術后黏膜組織形態(tài)學和生理功能變化及其臨床意義[D];吉林大學;2004年

3 黃凌寒;轉化生長因子β受體Ⅰ型及Ⅱ型在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組織中的表達[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4 呂聲銳;鼻內鏡上頜竇開放術90例療效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邊志剛;鼻內窺鏡手術前后嗅覺功能變化情況及其相關因素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6 徐開倫;內窺鏡鼻竇術后雙黃連沖洗液的療效觀察[D];四川大學;2004年

7 趙廣富;鼻淵舒口服液灌注內窺鏡鼻竇術后的療效觀察[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8年

8 劉會寧;慢性鼻—鼻竇炎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與糖皮質激素受體β表達關系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9 尚麗芳;PACAP在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組織中的表達[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趙莉;醫(yī)生及患者對慢性鼻—鼻竇炎主、客觀評價的相關性分析[D];山東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158166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58166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63e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