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與胃粘膜病變關系的基礎及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1 10:23
本文關鍵詞:幽門螺桿菌與胃粘膜病變關系的基礎及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背景:SHP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2)是一種胞內(nèi)酪氨酸磷酸酶,包含兩個SH2區(qū)域,可以通過生長因子、細胞因子和激素類激活Ras-Erk通路。近年大量研究證實,SHP2是一種原癌基因。然而有動物實驗顯示,SHP2可以降低肝細胞癌的發(fā)生風險。SHP2是ZAP70調(diào)節(jié)JAK/STAT與ERK通路的下游調(diào)節(jié)因子。幽門螺桿菌CagA可以影響SHP2/ERK與JAK/STAT信號通路的相互轉(zhuǎn)化。 目的:研究幽門螺桿菌脂多糖(LPS, lipopolysaccharide)是否通過STAT3調(diào)控IL-6的表達影響胃癌的發(fā)生以及SHP2在其中可能發(fā)揮的作用。 方法:Hp-LPS(0μg/ml、1μg/ml、10μg/ml)刺激胃癌細胞12個小時,westernblotting檢測STAT3、SHP2的變化,Real time PCR檢測STAT3、SHP2的mRNA水平的變化。Hp-LPS(1μg/ml)刺激胃癌細胞(0min、1min、10min、30min、60min),western blotting檢測P-STAT3、P-SHP2的變化;Hp-LPS (0、1μg/ml、10μg/ml、20μg/ml、40μg/ml)刺激胃癌細胞30分鐘,western blotting檢測P-STAT3、 P-SHP2的變化。給予SHP2阻斷劑NSC87877(60μg/ml)干預細胞6小時后再給予Hp-LPS(1μg/ml)刺激胃癌細胞30分鐘,western blotting及細胞免疫熒光檢測給予NSC87877與未給予NSC87877處理組,P-STAT3、P-SHP2、 P-ERK的變化;ELISA檢測兩組IL-6的表達水平。 結果:Hp-LPS(0μg/ml、1μg/ml、10μg/ml)刺激胃癌細胞12小時,western blotting檢測STAT3及SHP2蛋白水平無明顯變化,各組相對表達量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LPS(0μg/ml、1μg/ml、10μg/ml)刺激胃癌細胞12小時,Realtime PCR檢測STAT3的mRNA表達增加,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HP2的mRNA表達無明顯變化,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LPS(1μg/ml)刺激胃癌細胞(0min、1min、10min、30min、60min),western blotting檢測P-STAT3的蛋白表達量30分鐘達到高峰,總體比較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SHP2的蛋白表達量30分鐘達到高峰,總體比較差別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LPS (0、1μg/ml、10μg/ml、20μg/ml、40μg/ml)刺激胃癌細胞30分鐘,western blotting檢測P-STAT3的蛋白表達量隨著刺激濃度的增高而增加,總體比較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SHP2不同濃度的蛋白表達量差別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SC87877(60μg/ml)阻斷細胞6小時后,westernblotting檢測P-STAT3的蛋白表達量較未給予NSC87877處理組明顯增加,P-SHP2的蛋白表達量明顯降低,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胞免疫熒光檢測細胞內(nèi)P-STAT3的蛋白表達量明顯增強,P-ERK的表達量明顯下降,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LISA檢測IL-6的表達量明顯增高,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體外研究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LPS可以激活STAT3促進IL-6的分泌增加。SHP2是幽門螺桿菌LPS激活STAT3促進IL-6的表達的重要調(diào)控因子。 背景:胃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胃癌的發(fā)病是多因素多階段的過程。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是誘發(fā)胃癌最重要的單一危險因素,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將其列為人類胃癌的Ⅰ類致癌原。近年國外學者在多種H.pylori菌株中發(fā)現(xiàn)一種新的毒素蛋白基因家族,因其表達的蛋白能誘導腫瘤壞死因子(TNF)-α的表達,故稱為TNF-α誘導蛋白基因家族。TNF-α誘導相關蛋白(Tipα)在H.pylori致胃癌機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目的:研究幽門螺桿菌毒素Tip-α(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蛋白)對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及其是否依賴于NF-κB(核因子κB)途徑。 方法:從幽門螺桿菌(H.pylori)的26695菌株擴增位于H.pylori0596的Tip-α基因,重組載體轉(zhuǎn)化至大腸桿菌表達并純化Tip-α蛋白,Western blotting鑒定。Tip-α(12.5μg/ml)作用于SGC-7901、GES-1細胞不同時間點后ELISA檢測細胞因子的變化。Tip-α(12.5μg/ml、25μg/ml、50μg/ml)刺激細胞2小時后ELISA檢測細胞因子的變化。PDTC(四氫吡咯烷即NF-κB特異性的抑制劑)阻斷NF-κB后檢測Tip-α作用細胞后IL-8、IL-1β和TNF-α的變化。 結果:用抗Tip-α抗體作western blotting檢測純化蛋白,證實已得到目的蛋白。Tip-α(12.5μg/ml)刺激細胞后細胞因子IL-1β、IL-8、TNF-α的表達水平明顯升高,作用兩個小時后炎癥因子的表達達到高峰,總體比較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研究數(shù)據(jù)并未顯示出明顯的時間依賴性。分別以12.5μg/ml、25μg/ml、50μg/ml的Tip-α作用于細胞兩個小時,研究結果顯示給予Tip-α處理后,細胞因子的表達較未處理組增加,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Tip-α(12.5μg/ml)刺激細胞兩個小時后細胞因子的表達達到高峰,研究數(shù)據(jù)并未顯示明顯的濃度依賴性。Tip-α(12.5μg/ml)刺激兩組細胞2小時后,ELISA檢測SGC7901中炎癥因子的表達量明顯高于GES-1,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DTC(12.5mg/ml)阻斷NF-κB后,Tip-α(12.5μg/ml)刺激細胞2小時,炎癥因子的表達較未給予PDTC處理組明顯下降。 結論:幽門螺桿菌Tip-α可以通過NF-κB促進致炎細胞因子的表達。 背景: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為基礎的慢性炎癥過程,重度萎縮性胃炎后期常出現(xiàn)腸化生(IM)、異型增生(ATP)、甚至癌變(癌變率2%~8%)。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其列為癌前狀態(tài)之一,F(xiàn)有研究表明胃癌癌前病變中存在甲基化異常,而葉酸缺乏可導致DNA甲基化的紊亂和DNA修復機制效率的減弱。DNA的甲基化異常程度還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目的:探討葉酸結合幽門螺桿菌(Hp)根除治療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轉(zhuǎn)歸的影響。 方法:選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經(jīng)胃鏡及病理檢查確診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184例,其中Hp陽性90例,陰性94例。Hp陽性患者隨機分為a和b組。a組43例,予標準三聯(lián)Hp根除治療后再予葉酸治療3個月。b組(47例)和Hp陰性者均予葉酸治療3個月。各組治療前、口服葉酸1個月、口服葉酸3個月時分別進行臨床癥狀評分并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各組治療前及停藥3個月時分別接受胃鏡檢查,并行內(nèi)鏡下評分、病理評分及t檢驗。各組治療前及停藥3個月時分別抽取靜脈血并以ELISA法檢測血清胃蛋白酶原(PG)I、PGII及胃泌素17水平。 結果:所有患者經(jīng)葉酸1個月時的臨床癥狀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7,t=1.38),與治療3個月時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a組治療結束時臨床癥狀評分低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00,P=0.00)。所有患者治療前胃鏡下評分與治療后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12,P=0.00)。a組治療后胃鏡下評分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所有患者治療前后各項病理評分(炎性反應、活動性、萎縮、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程度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所有患者治療前血清PGI水平低于治療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19,P=0.00);PGII水平治療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5,P=0.81)。所有患者治療后胃泌素17水平較治療前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33,P=0.00)。 結論:葉酸聯(lián)合Hp根除治療對萎縮性胃炎的轉(zhuǎn)歸有利,可促進血清PG及胃泌素的分泌。
【關鍵詞】:幽門螺桿菌脂多糖 胃癌 SHP2 STAT3 幽門螺桿菌 Tip-α 細胞因子 NF-κB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573
【目錄】:
- 主要縮略詞中英文對照5-6
- 第一部分 SHP2 是幽門螺桿菌脂多糖誘導 STAT3 引起 IL-6 增高的重要調(diào)控因子6-30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
- 材料與方法10-20
- 結果20-24
- 討論24-25
- 小結25-26
- 參考文獻26-30
- 第二部分 幽門螺桿菌毒素 Tip-α對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及機制30-43
- 摘要30-32
- Abstract32-33
- 前言33
- 材料與方法33-36
- 結果36-39
- 討論39-40
- 小結40-41
- 參考文獻41-43
- 第三部分 幽門螺桿菌根除、葉酸干預治療萎縮性胃炎的療效觀察43-62
- 摘要43-45
- Abstract45-47
- 前言47
- 材料與方法47-50
- 結果50-53
- 討論53-54
- 小結54-55
- 參考文獻55-62
- 綜述62-77
- 參考文獻72-77
- 個人小結77-78
- 致謝7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改玲,藍宇,丁宜,王s
本文編號:3833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833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