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外斜視患兒的注意跟蹤能力異常
本文選題:間歇性外斜視 + 弱視; 參考:《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7年05期
【摘要】:間歇性外斜視是兒童眼科的常見疾病之一,也是目前眼科學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本研究使用多物體跟蹤實驗范式,系統(tǒng)考察了間歇性外斜視兒童,相對于弱視兒童以及正常對照兒童,注意的容量是否存在異常.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間歇性外斜視兒童和弱視兒童的注意跟蹤能力都顯著地差于正常對照兒童,而且間歇性外斜視兒童和弱視兒童的跟蹤成績基本沒有差別,他們的注意跟蹤功能的受損程度相近.本研究首次報道了間歇性外斜視兒童注意能力的行為異常,對進一步研究間歇性外斜視的發(fā)病機理和早期臨床診斷具有潛在的參考意義.
[Abstract]:Intermittent exotropia i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in children's ophthalmology.In this study, we used the multi-object tracking paradigm to investigate systematically whether there was abnormal attention volume in intermittent exotropia children, amblyopic children and normal control childre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ttention tracking ability of intermittent exotropia children and amblyopic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children,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mittent exotropia children and amblyopic children.They suffered similar damage to their attention tracking function.This study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behavioral abnormality of attention ability in children with intermittent exotropia, which has potential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studying the pathogenesis and early clinical diagnosis of intermittent exotropia.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學與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2012CB825500,2015CB3517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1132302) 中國科學院基金(XDB02010001,XDB02050001)資助項目~~
【分類號】:R777.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曉珊;江武東;陳俊洪;黃伯健;江瑜;;兒童少年近視發(fā)展與間歇性外斜視關系的臨床研究[J];華夏醫(yī)學;2009年02期
2 康燁;郝友娟;王良君;;間歇性外斜視兒童手術前后近視情況的臨床觀察[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0年07期
3 王領;孫時英;崔蘭;;成人間歇性外斜視患者40例手術治療體會[J];國際眼科雜志;2011年11期
4 胡聰;宋立英;孔慶蘭;;新的間歇性外斜視分型法—網(wǎng)膜對應分型法的介紹[J];眼科新進展;1984年04期
5 孟祥成,張德馥,鄭玲,劉東輝;間歇性外斜視的成因、分類及手術選擇[J];實用眼科雜志;1988年08期
6 孟祥成;間歇性外斜視[J];實用眼科雜志;1988年04期
7 葛金玲;王超慶;;間歇性外斜視的手術治療[J];國際眼科雜志;2014年01期
8 張芳,王鳳敏,盛文;間歇性外斜視不同手術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0年02期
9 吳丹娜,周艷;間歇性外斜視的手術治療[J];國際眼科雜志;2003年02期
10 安瑋,鄭根主,向金明;間歇性外斜視的手術治療[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沈婷;;間歇性外斜視研究進展[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吉秀祥;董曉云;;間歇性外斜視手術治療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胡春生;;間歇性外斜視手術時機和療效觀察[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溫佶俐;;小度數(shù)間歇性外斜視的非手術治療[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馮長順;湯黎明;;間歇性外斜視手術治療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冰;改良的單側—退—截手術治療兒童集合不足型間歇性外斜視的療效觀察[D];山東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娟;間歇性外斜視手術矯正后立體視的觀察[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王鴿;視覺訓練對間歇性外斜視術后雙眼單視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5年
3 欒亞楠;間歇性外斜視分型與融合控制力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4 王巖琳;兒童間歇性外斜視分型與AC/A關系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5 任立群;間歇性外斜視雙眼視功能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李鳳嬌;間歇性外斜視遠斜視角測量方法的比較[D];山東大學;2010年
7 趙淑靜;間歇性外斜視手術矯正前后融合和立體視功能的對照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8 靳立飛;中文版間歇性外斜視患者生存質量量表的評價及應用[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陶崇飛;兩種術式在治療3-11歲基本型間歇性外斜視兒童的臨床效果[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王歡;間歇性外斜視術后遠期眼位的臨床評估及其影響因素的相關性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388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73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