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外科論文 >

髖臼骨折腹直肌外側入路解剖學研究及臨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7-09-06 09:29

  本文關鍵詞:髖臼骨折腹直肌外側入路解剖學研究及臨床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髖臼骨折 手術入路 解剖 內固定


【摘要】:研究背景髖臼骨折在骨科領域是一種嚴重的創(chuàng)傷,其發(fā)病率較低。隨著我國步入工業(yè)社會,工業(yè)、建筑行業(yè)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以及機動車數量的增加,髖臼的高能量損傷增多,髖臼骨折的發(fā)生率也隨著逐年增加;目前我國正步入老年社會,老年人及骨質酥松患者的髖臼骨折的報導也越來越多。這些將使骨科醫(yī)生對髖臼骨折投入更多的關注。然而,髖臼的解剖位置深在,且骨性結構極不規(guī)則,加上發(fā)生骨折時往往由高能量暴力所致,因此對骨科醫(yī)生來說,髖臼骨折的治療仍然是一項重大的挑戰(zhàn)。髖臼骨折的治療由最初的保守治療到現(xiàn)如今的切開復位內固定,甚至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治療,其過程經過了長期的探索。Letournel他們根據損傷類型對髖臼骨折進行分類,根據髖臼的骨性特點將髖臼及鄰近結構分為前后柱,并對多有移位的髖臼骨折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并取得良好的手術效果,為髖臼骨折的手術治療做出了重大貢獻。隨著對髖臼骨折的解剖及分型的進一步研究,髖臼骨折的治療得到了快速發(fā)展。Matta和他同事對204例髖臼骨折進行回顧性影像學分析,提出了髖臼頂弧角的概念,為移位的髖臼骨折是行保守治療還是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提供了參考標準。同時,各種手術入路也相繼應用于治療髖臼骨折,例如Kocher-langengbeck入路主要用于髖臼后柱及后壁的骨,Letournel提出的髂腹股溝入路主要用于前柱骨折的治療。另外,最初用于治療腹部疝氣的Stoppa入路,由Cole和Bolhofner最先用于治療髖臼骨折。還有其他像前方髂股入路、擴大的髂股入路、Y型入路及前后聯(lián)合入路等這些入路均被用來治療髖臼骨折。這些入路的應用使得髖臼骨折的治療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然而,在這些入路中,有些入路的學習曲線較長,或手術切口大,或出血量多,或手術時間長,或限制術中骨折復位,且術后常伴有異位骨化、神經血管損傷等并發(fā)癥。對于髖臼骨折的治療,選擇正確的手術入路對實現(xiàn)準確的復位和避免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很重要的。處理髖臼前柱骨折變得越來越有挑戰(zhàn),因為前柱骨折往往伴隨著方形區(qū)、股骨頭中心性脫位和關節(jié)面的壓縮骨折,這種復雜骨折類型變得越來越多。雖然有一些入路比髂腹股溝入路的軟組織損傷小,而且能夠直視下解壓骨折塊,并復位固定髖臼頂部的骨折,但這些入路不能對髖臼提供充分的顯露,術后CT檢查發(fā)現(xiàn)關節(jié)面仍復位欠佳。因此,我們在尸體解剖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一種新的能夠治療髖臼前柱、臼頂及方形區(qū)骨折的手術入路,以期能夠減少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同時能夠允許以較小的軟組織損傷來達到髖臼(未累及髖臼后壁)骨折的解剖復位,最終在臨床應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目的:1、通過髖臼骨折腹直肌外側切口的解剖學研究,明確此入路的的解剖層次,掌握髖臼內側壁區(qū)域的血管、神經以及骨性等靜態(tài)穩(wěn)定結構,并明確該入路的危險因素、重要神經血管的分布及毗鄰關系,為腹直肌外側切口的臨床應用做好解剖學研究。重點闡述暴露真骨盆沿、髖臼前柱、后柱內側面及方形區(qū)時,需要注意的保護的軟組織。2、應用腹直肌外側入路治療髖臼骨折。回顧性分析經腹直肌外側入路內固定治療的髖臼前柱骨折伴后半橫行骨折及前后柱的骨折病例,探討腹直肌外側入路直視下復位固定髖臼前柱及不累及后壁的復雜髖臼骨折的手術操作要點及臨床療效,為復雜髖臼骨折的臨床治療提供一種新的手術入路。方法:1、選擇5具成人尸體進行解剖實驗,其中3具男性尸體,2具女性尸體。每具尸體的右側腹壁行大體解剖,以熟悉腹直肌外側入路切口周圍的解剖結構;左側行腹直肌外側切口入路(肚臍、髂前上棘連線的中點與腹股溝韌帶中點的連線切開皮膚)。將此切口分為3個窗,本課題主要觀察經腹膜與髂外血管束間的軟組織窗口和髂外血管束、精索與髂腰肌間的軟組織窗內的血管神經結構如閉孔神經、閉孔動靜脈、髂外動靜脈;測量髂恥線與閉孔神經及閉孔動靜脈的距離。2、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南方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創(chuàng)傷骨科采用腹直肌外側切口入路治療的26例髖臼前柱加后半橫形骨折及雙柱骨折并移位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排除標準和納入標準選擇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齡19~61歲,平均42歲。髖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類方法進行分型:前柱伴后半橫形骨折17例,雙柱骨折9例;有8例合并四肢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平臥位、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操作,手術切口采用腹直肌外側入路。在直視下先復位髖臼前柱及方形區(qū)的骨折,然后將預彎的鋼板放置于髖臼的內側面固定前柱及方形區(qū),予以螺釘固定。最后顯露后柱骨折,通過牽拉、撬撥復位后,經小骨盆環(huán)上緣向坐骨棘方向打入順行空心螺釘固定后柱。術后4周、12周、6個月及1年進行隨訪,隨訪時行骨盆正位及患髖側位X線片檢查。結果:1、腹直肌外側入路切口長度為9.0±0.7 cm;通過經腹膜與髂外血管束間的軟組織窗口和髂外血管束、精索與髂腰肌間的軟組織窗,可充分顯露恥骨聯(lián)合、前部的骨盆緣,以及后柱內側面與方形區(qū)。窗口內的重要血管神經均可在直視下顯露。閉孔神經、血管是主要的危險因素,閉孔動脈牽拉后至髂恥線的最大距離為29.8±0.9mm,閉孔動脈于閉膜管入口處至髂恥線的距離為19.1±1.1mm;閉孔靜脈牽拉后至髂恥線的最大距離為39.5±1.8mm,閉孔靜脈于閉孔膜管處至髂恥線的距離為20.2±1.1mm;閉孔神經于閉孔膜管處至髂恥線的距離為18.1±0.9mm;腹壁下血管起始點至腹直肌入鞘點長度為6.5±0.4cm。2、本組共收集經腹直肌外側入路治療髖臼骨折病例37例,按照入選標準和排除標準獲得完整資料的前柱加后半橫行骨折和雙柱骨折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切口長度為8-10 cm,平均9.5 cm;手術時間45~133 min,平均77 min;術中出血150~700ml,平均430ml。術后X線片按Matta影像學評估標準評定骨折復位質量:解剖復位16例,滿意復位6例,不滿意復位4例,總體優(yōu)良率為84.6%:術后隨訪隨訪6-18個月,中位隨訪時間為12個月;全部骨折類型在6-10周內獲得愈合,平均愈合時間為8周;術后6個月根據改良的Merled' Aubigne和Postel評分系統(tǒng)評定髖關節(jié)功能,其中:優(yōu)15例,良8例,可3例,總體優(yōu)良率為88.5%。術后隨訪過程,未見鋼板斷裂脫出、傷口感染、股血管或股神經損傷、異位骨化及骨關節(jié)炎等并發(fā)癥。結論:1、在腹直肌外側入路治療髖臼骨折應用于臨床前,通過尸體標本解剖研究,能夠降低手術風險。本研究通過尸體解剖獲得腹直肌外側入路清晰明了的解剖層次,通過前方腹壁單一切口,利用腹直肌外側入路的腹膜與髂外血管束間軟組織窗口和髂外血管束、精索與髂腰肌間軟組織窗,可以可充分顯露恥骨聯(lián)合、前部的骨盆緣,以及后柱內側面與方形區(qū);腹直肌外側入路腹膜與髂外血管束間的軟組織窗口和髂外血管束、精索與髂腰肌間的軟組織窗內的重要血管神經均可在直視下顯露。通過這些顯露所獲得髖臼內側重要神經、血管及骨性結構測量數據,為臨床上開展腹直肌外側入路治療髖臼骨折提供可靠的解剖學數據。2、經腹直肌外側入路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髖臼前柱加后半橫行骨折及雙柱骨折可獲得良好結果;經腹直肌外側入路治療髖臼前、后柱骨折的優(yōu)點包括:①長10 cm的小切口入路復位固定髖臼前柱、后柱骨折,較傳統(tǒng)長20 cm的髂腹股溝入路手術創(chuàng)傷明顯減少;②對方形區(qū)的粉碎骨折可直視下進行復位,鋼板放置于方形區(qū)內側面,能有效復位與固定方形區(qū)并防止其向盆腔內移位;③髖臼前柱骨折復位后,可直視下復位后柱,通過輔助順行拉力螺釘技術,對后柱進行順行拉力螺釘固定,避免了聯(lián)合后方Kocher-Langenbeck入路帶來的創(chuàng)傷和并發(fā)癥風險;④平臥位下操作,便于術中的麻醉管理;⑤術中縱形牽拉顯露,避免了股血管損傷、股外側皮神經及股神經牽拉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腹直肌外側入路是治療髖臼前柱的理想手術入路,同時也是處理不累及髖臼后壁的髖臼骨折的優(yōu)選入路。3、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經腹直肌外側入路輔助后柱順行拉力螺釘固定技術治療髖臼前、后柱骨折的臨床應用時間尚不長,本組病例數也不多,缺乏大宗病例的隨訪,其臨床適應證以及術后長期髖關節(jié)功能還有待于大量病例的隨訪檢驗。
【關鍵詞】:髖臼骨折 手術入路 解剖 內固定
【學位授予單位】:南方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687.3;R322.7
【目錄】:
  • 摘要3-8
  • ABSTRACT8-16
  • 前言16-19
  • 第一部分 髖臼骨折腹直肌外側入路的解剖學研究及臨床意義19-28
  • 1.1 引言19
  • 1.2 材料和方法19-22
  • 1.3 結果22-25
  • 1.4 討論25-27
  • 1.5 本章小結27-28
  • 第二部分 腹直肌外側入路治療髖臼骨折的臨床體會28-38
  • 2.1 引言28
  • 2.2 材料和方法28-31
  • 2.3 結果31-33
  • 2.4 討論33-37
  • 2.5 本章小結37-38
  • 第三部分 典型病例38-41
  • 全文小結41-42
  • 參考文獻42-46
  •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46-47
  • 綜述47-61
  • 參考文獻56-6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成果61-62
  • 致謝62-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維全,張桂芳;髖臼骨折漏診5例原因分析[J];中原醫(yī)刊;2000年06期

2 黃傳俊,徐松,張明建;手術治療移位髖臼骨折17例體會[J];江蘇臨床醫(yī)學雜志;2000年06期

3 楊雷,洪汝康,王振文,黃俊武,陳華;54例髖臼骨折的治療分析[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0年02期

4 王衛(wèi)中,成德元,苑方昌,王世界;45例髖臼骨折的診斷與治療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0年08期

5 付鵬軍,尹銳鋒,李振武,劉斌元,汪瑞東;髖臼骨折的早期治療[J];中醫(yī)正骨;2000年10期

6 王開友,姜尚玉;不同類型的髖臼骨折手術治療回顧[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00年03期

7 錫林寶勒日;白靖平;;髖臼骨折[J];新疆醫(yī)學;2000年01期

8 陳金福,胡輝東;復雜髖臼骨折16例手術治療分析[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9 陸曉文,劉同行,羊國民,徐國平,陳步俊;髖臼骨折手術治療32例分析[J];鎮(zhèn)江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10 周瑞紅;髖臼骨折的治療方法探討[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碩貴;;利用髖臼三維記憶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特殊型A類髖臼骨折[A];2009第十七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張春才;劉欣偉;許碩貴;禹寶慶;蘇佳燦;牛云飛;付青格;徐永清;阮默;黃繼峰;陳莊洪;沈惠良;劉利民;王家讓;王愉思;王振昊;劉文德;李文銳;王仁;叢永健;;應用浮動分類法分析506例髖臼骨折:回顧性、多中心研究[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3 蘇繼承;曲天義;張喜秋;;復雜髖臼骨折的治療——附27例報告[A];第11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劉又文;耿捷;;手術治療髖臼骨折60例探析[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骨傷分會第四屆第三次學術年會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疲▽2。┙ㄔO骨傷協(xié)作組經驗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吳會祥;潘年進;楊梓江;;復雜髖臼骨折16例手術治療體會[A];2009第一屆貴州骨科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6 梁偉國;;移位髖臼骨折的手術治療[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7 許碩貴;張春才;王家林;紀方;王冠軍;付青格;牛云飛;劉欣偉;;利用髖臼三維記憶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特殊型A類髖臼骨折[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8 管學懋;樊曉峰;李林;戴云飛;;髖臼骨折手術治療26例療效分析[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9 毛偉民;徐榮明;胡勇;;手術治療髖臼骨折62例報告[A];2003年全國骨關節(jié)損傷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10 杜文延;;髖臼骨折的手術治療[A];第五次全國創(chuàng)傷康復暨第七次全國運動療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王振嶺邋楊紅亮;髖臼骨折基礎與臨床研究獲系列成果[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2 王振嶺邋楊紅亮;從基礎到臨床探討髖臼骨折[N];健康報;2007年

3 王美珍;全國第八屆骨盆與髖臼骨折診療新進展研討會在首府召開[N];內蒙古日報(漢);2008年

4 湖南長沙市第八醫(yī)院骨科主任醫(yī)師 祝天經;髖臼骨折 螺釘不必“常規(guī)”取[N];健康報;2009年

5 楊麗佳;提高骨盆骨折治愈率[N];健康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莊研;改良雙切口微創(chuàng)入路治療髖臼骨折的解剖學及臨床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查國春;老年髖臼骨折相關臨床與生物力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3 周鋼;髖臼骨折手術治療的臨床研究和薈萃分析[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宋朝暉;髖臼骨折對髖關節(jié)生物力學行為的影響及相關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萬岷;髖臼三維記憶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髖臼骨折的相關機理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6 楊明輝;1.髖臼后壁骨折手術治療的療效分析 2.計算機輔助CT測算髖關節(jié)接觸面積在髖臼骨折術后的初步應用[D];北京大學;2007年

7 王慶賢;髖臼骨折的生物力學及相關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石磊;DAPSQ治療前柱伴后半橫行髖臼骨折力學穩(wěn)定性的有限元分析[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吳章林;3D打印結合數字化設計在髖臼骨折中的應用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邱長茂;髖臼骨折術后股骨頭內移對臼頂負重區(qū)應力影響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郭衛(wèi)賓;改良Stoppa入路與腹直肌旁入路治療髖臼骨折療效比較[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5 王曉峰;老年移位髖臼骨折的手術治療[D];蘇州大學;2016年

6 賀宇;有限元分析與快速成型技術在涉及四邊體的髖臼骨折治療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6年

7 李凱鋒;三種內固定材料固定髖臼骨折的基礎與臨床對比研究[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5年

8 夏廣;髖臼骨折腹直肌外側入路解剖學研究及臨床應用[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9 邵晏清;經單一切口三種前方入路治療髖臼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10 張浩沙強;髖臼骨折及其并發(fā)癥的治療[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80232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80232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093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