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性近紅外熒光探針在小鼠結腸癌模型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3-04-21 05:02
目的探討靶向性近紅外熒光探針(靶向MMP和RGD)在小鼠結腸癌模型中的應用。方法人結腸癌細胞HCT116和SW620分別接種于裸鼠皮下。接種后3周,尾靜脈注射兩種近紅外探針,在6 h、24 h和48 h分別進行熒光光學成像,觀察靶向性近紅外熒光探針在小鼠體內的分布情況。結果兩種靶向性近紅外熒光探針都能特異性結合裸鼠結腸癌移植瘤的不同成分,同樣的結腸癌細胞形成的移植瘤包括多種疾病標志物。這些疾病標志物分布在同一個腫瘤結節(jié)的不同部位。探針注射后6 h就能清晰顯影,直到48 h仍然可見信號。結論 MMP探針和RGD探針可以用來動態(tài)監(jiān)測小鼠體內結腸癌細胞生長情況。非侵入性的多靶點光學探針為同時研究結腸癌組織不同成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細胞系:
1.1.2 靶向性近紅外熒光探針:
1.1.3 實驗動物:
1.2 方法
1.2.1 細胞培養(yǎng):
1.2.2 小鼠結腸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1.2.3 小鼠活體成像:
1.2.4 小鼠器官成像:
2 結果
2.1 MMP和RGD探針尾靜脈注射6 h后小鼠活體成像效果
2.2 MMP和RGD探針尾靜脈注射24 h和48 h小鼠活體成像效果
2.3 小鼠器官成像
3 討論
本文編號:3795888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細胞系:
1.1.2 靶向性近紅外熒光探針:
1.1.3 實驗動物:
1.2 方法
1.2.1 細胞培養(yǎng):
1.2.2 小鼠結腸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1.2.3 小鼠活體成像:
1.2.4 小鼠器官成像:
2 結果
2.1 MMP和RGD探針尾靜脈注射6 h后小鼠活體成像效果
2.2 MMP和RGD探針尾靜脈注射24 h和48 h小鼠活體成像效果
2.3 小鼠器官成像
3 討論
本文編號:37958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37958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