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因腦梗死患者靜脈rtPA溶栓治療的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4-03 05:13
目的: 對比不同病因腦梗死患者靜脈rtPA溶栓治療后的出血轉化及神經(jīng)功能結局的差異,明確不同病因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我們回顧分析了本科前瞻性收集的2009.6-2011.4期間接受靜脈rtPA溶栓治療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既往史、溶栓時間、基線NIHSS、血壓、血糖、電解質(zhì)、凝血譜、心電圖、頭顱MRI、顱內(nèi)外MRA(或CTA)等,按照中國缺血性卒中亞型(CISS)標準予以病因分組。 結果: 共75例患者接受靜脈rtPA治療,平均年齡:67.4±12.7歲,女性25例,占33.3%;溶栓前NIHSS12.3±6.4分;發(fā)病至溶栓時間:239.6±97.5分鐘;72(96%)例在24小時接受多模式MRI復查。共24例(32%)示溶栓后出血轉化,4例(5.3%)為癥狀性出血。大動脈粥樣硬化性梗死患者30例(40%),心源性梗死患者31例(41.3%),穿支動脈梗死10例(13.3%),其他梗死類型4例(5.3%)。22例(29.3%)患者為穿支動脈區(qū)域孤立性梗死,僅1例(1.3%)發(fā)生出血轉化。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穿支動脈區(qū)孤立性梗死明顯...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中文摘要
Abstracts
1 緒論
2 對象與方法
2.1 對象
2.2 出血轉化的影響因素
2.3 病因分組標準
2.4 治療方法
2.5 出血轉化分型標準
2.6 神經(jīng)功能結局分組標準
2.7 統(tǒng)計學處理
3 結果
3.1 病例資料概況
3.2 不同病因組溶栓后出血轉化發(fā)生率及神經(jīng)功能結局
3.3 穿支動脈區(qū)孤立性梗死患者獨立分析
3.4 溶栓后出血轉化單因素及l(fā)ogistic回歸分析
4 討論
4.1 本研究樣本特點
4.2 不同病因組溶栓后結局差異分析
4.3 溶栓后出血轉化分析
4.4 本研究臨床價值
5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主持課題和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3946770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中文摘要
Abstracts
1 緒論
2 對象與方法
2.1 對象
2.2 出血轉化的影響因素
2.3 病因分組標準
2.4 治療方法
2.5 出血轉化分型標準
2.6 神經(jīng)功能結局分組標準
2.7 統(tǒng)計學處理
3 結果
3.1 病例資料概況
3.2 不同病因組溶栓后出血轉化發(fā)生率及神經(jīng)功能結局
3.3 穿支動脈區(qū)孤立性梗死患者獨立分析
3.4 溶栓后出血轉化單因素及l(fā)ogistic回歸分析
4 討論
4.1 本研究樣本特點
4.2 不同病因組溶栓后結局差異分析
4.3 溶栓后出血轉化分析
4.4 本研究臨床價值
5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主持課題和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39467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9467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