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治療腦室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的臨床價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05 22:01
目的探討尼莫地平治療腦室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就診的60例腦室出血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基礎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療。比較兩組治療2周后臨床療效、痙攣指數(shù)、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應情況。結(jié)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3.33%,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7、14 d時痙攣指數(shù)分別為(4.01±0.42)(、2.13±0.15),低于對照組的(4.36±0.58)(、2.53±0.2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分別為(35.45±5.23)ng/L(、1.21±0.24)mg/L,低于對照組的(39.69±5.41)ng/L、(1.62±0.17)mg/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尼莫地平可增強腦室出血后腦血管痙攣治療效果,改善痙攣指數(shù),降低炎癥反應,...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痙攣指數(shù)比較
2.3 治療前后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757005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痙攣指數(shù)比較
2.3 治療前后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7570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7570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