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聚蛋白樣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4表達及其與頸動脈斑塊易損性關(guān)系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15 16:26
目的探討含Ⅰ型血小板結(jié)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樣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4(ADAMTS-4)在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患者中的表達及其與斑塊易損性的相關(guān)性,同時分析血液相關(guān)指標與斑塊易損性之間的關(guān)系。方法回顧性連續(xù)納入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廣東省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收治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并行頸動脈內(nèi)膜切除術(shù)(CEA)患者43例,其中1例分期行雙側(cè)CEA,以2例計算,共計44例患者。以頸部血管超聲造影結(jié)果 0~1級為穩(wěn)定斑塊,2~3級為易損斑塊;以高分辨率增強MR血管成像(MRA)結(jié)果Ⅰ~Ⅲ型、Ⅶ~Ⅷ型為穩(wěn)定斑塊,Ⅳ~Ⅵ型為易損斑塊。當頸部血管超聲造影與高分辨率增強MRA對斑塊易損性評估結(jié)果不一致時,以頸部血管超聲造影結(jié)果為準。根據(jù)斑塊性質(zhì),將44例患者分為穩(wěn)定組(15例)和易損組(29例)。記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血液學指標、斑塊中ADAMTS-4的表達,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高血壓病、糖尿病和狹窄側(cè)別;血液學指標包括血小板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ADAMTS-4、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PLR)、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并進行組間比較。分析PLR和ADAMTS-4與...
【文章來源】: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20,17(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手術(shù)適應(yīng)證與禁忌證
1.3 研究方法及評價標準
1.4 頸動脈狹窄程度的評價
1.5 斑塊性質(zhì)評價及分組標準
1.5.1 血管超聲評價標準:
1.5.2高分辨率增強MRA評價標準:
1.5.3 分組標準:
1.6 血清中ADAMTS-4水平測定
1.7 斑塊中ADAMTS-4的檢測
1.8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jié)果
2.1 一般資料比較
2.2 兩組患者血液指標比較
2.3 斑塊中ADAMTS-4的表達
2.4 PLR水平和ADAMTS-4與斑塊易損性的相關(guān)性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頸動脈重度狹窄聲學特征與血流動力學變化及伯努利效應(yīng)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趙越,華揚,劉玉梅,周瑛華,劉然.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9(11)
[2]血小板內(nèi)皮細胞黏附分子1和平滑肌蛋白1基因多態(tài)性與頸動脈斑塊易損性關(guān)系的研究[J]. 李昊文,沈宓,李子瑞,張文麗,王宇新,高培毅,王雅杰.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9(04)
[3]乙酰肝素酶及新生血管在人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的表達[J]. 徐斌,石祥恩,李敏,陳偉東,康更潔,杜鐵英,魏娟.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9(03)
[4]頸動脈易損斑塊影像學評估與術(shù)后病理的臨床隊列研究[J]. 趙克強,謝霞,尹洪芳,趙俊來,曹戰(zhàn)江,楊宇,蔣超,朱融融,吳巍巍.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8 (30)
[5]缺血性卒中生化標志物的研究進展[J]. 陳楊,馮加純.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8(03)
[6]頸動脈狹窄診治指南[J]. Vascularsurgerygroup,Surgerybranch,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 中華血管外科雜志. 2017(2)
本文編號:3590944
【文章來源】: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20,17(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手術(shù)適應(yīng)證與禁忌證
1.3 研究方法及評價標準
1.4 頸動脈狹窄程度的評價
1.5 斑塊性質(zhì)評價及分組標準
1.5.1 血管超聲評價標準:
1.5.2高分辨率增強MRA評價標準:
1.5.3 分組標準:
1.6 血清中ADAMTS-4水平測定
1.7 斑塊中ADAMTS-4的檢測
1.8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jié)果
2.1 一般資料比較
2.2 兩組患者血液指標比較
2.3 斑塊中ADAMTS-4的表達
2.4 PLR水平和ADAMTS-4與斑塊易損性的相關(guān)性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頸動脈重度狹窄聲學特征與血流動力學變化及伯努利效應(yīng)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趙越,華揚,劉玉梅,周瑛華,劉然.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9(11)
[2]血小板內(nèi)皮細胞黏附分子1和平滑肌蛋白1基因多態(tài)性與頸動脈斑塊易損性關(guān)系的研究[J]. 李昊文,沈宓,李子瑞,張文麗,王宇新,高培毅,王雅杰.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9(04)
[3]乙酰肝素酶及新生血管在人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的表達[J]. 徐斌,石祥恩,李敏,陳偉東,康更潔,杜鐵英,魏娟.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9(03)
[4]頸動脈易損斑塊影像學評估與術(shù)后病理的臨床隊列研究[J]. 趙克強,謝霞,尹洪芳,趙俊來,曹戰(zhàn)江,楊宇,蔣超,朱融融,吳巍巍.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8 (30)
[5]缺血性卒中生化標志物的研究進展[J]. 陳楊,馮加純.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8(03)
[6]頸動脈狹窄診治指南[J]. Vascularsurgerygroup,Surgerybranch,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 中華血管外科雜志. 2017(2)
本文編號:35909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5909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