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fā)性癲癇NMDAR亞基編碼基因突變對剪切影響的體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15 18:50
【研究背景和目的】特發(fā)性癲癇(idiopathic epilepsy,IE),包括特發(fā)性全面性癲癇(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和特發(fā)性局灶性癲癇(idiopathic partial epilepsy,IPE),是指由遺傳學病因所致的癲癇,占全部癲癇的40%-60%。目前大多數(shù)的IE致病基因不明。在癲癇的致病基因中,編碼離子通道的基因最受重視;其中N-甲基D-天門冬氨酸受體(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為配體門控型離子通道,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興奮性突觸傳遞、可塑性和興奮性毒性的重要調節(jié)結構,也是多個抗癲癇藥物的作用靶點。NMDAR亞基編碼基因突變與多種神經(jīng)精神疾病有關,包括癲癇、Alzheimer病、Huntington病、抑郁、精神分裂癥、智能障礙、孤獨癥等,而癲癇是最重要的表型。NMDAR亞基編碼基因突變形式包括錯義突變、截短突變、剪切突變、插入/缺失、染色體微缺失、染色體易位和拷貝數(shù)變異等,其中錯義突變占絕大多數(shù);一般認為,錯義突變的致病性體現(xiàn)在氨基酸置換性質改變對蛋白高級結構的影響,截短突變...
【文章來源】:廣州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NMDARmodelshowingbindingsitesforagonistsandantagonists.M.Ghasemi,S.C.Schachter/Epilepsy&Behavior22(2011)617–640每個NMDAR亞基有相似的結構,包括細胞外氨基酸末端(extracellular
體外分析剪切突變位點、位置及其所在體外剪切報告“minigene”片段通過HSF3.0(http://www.umd.be/HSF3/HSF.html)剪切分析軟件,我們對上述的5個突變位點進行更全面的分析,包括其對剪接調控序列和pre-
外顯子區(qū)突變ESEfinder預測結果
本文編號:3396603
【文章來源】:廣州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NMDARmodelshowingbindingsitesforagonistsandantagonists.M.Ghasemi,S.C.Schachter/Epilepsy&Behavior22(2011)617–640每個NMDAR亞基有相似的結構,包括細胞外氨基酸末端(extracellular
體外分析剪切突變位點、位置及其所在體外剪切報告“minigene”片段通過HSF3.0(http://www.umd.be/HSF3/HSF.html)剪切分析軟件,我們對上述的5個突變位點進行更全面的分析,包括其對剪接調控序列和pre-
外顯子區(qū)突變ESEfinder預測結果
本文編號:3396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3966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