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質(zhì)瘤組織中CLC-3與瘤周水腫及PD-L1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1-08-11 21:27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級別膠質(zhì)瘤組織中CLC-3的表達情況以及與瘤周水腫、PD-L1的關系。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8年在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行顱內(nèi)占位病灶切除術(shù)的患者病例資料。通過術(shù)前MRI了解患者PTBE情況,按水腫指數(shù)(EI值)大小劃分PTBE的嚴重程度。選取術(shù)后病理學檢測證實為膠質(zhì)瘤的標本40例,所有患者術(shù)前未行手術(shù)治療或放、化療,且排除身體其他部位腫瘤。對所有標本進行HE染色復核腫瘤病理級別,再通過免疫組化(SP法)檢測不同病理級別膠質(zhì)瘤標本中CLC-3與PD-L1的表達情況。結(jié)果:(1)本實驗資料中,97.5%(39/40)伴有PTBE,輕度水腫占27.5%(11/40),中度水腫占42.5%(17/40),重度水腫占27.5%(11/40)。在不同級別膠質(zhì)瘤中PTBE總體差異具有顯著性(H=9.231,P<0.05),Spearman等級相關性分析提示膠質(zhì)瘤病理級別越高,PTBE越嚴重,PTBE與病理分級呈正相關(r=0.315,P<0.05)。(2)免疫組化結(jié)果顯示:在膠質(zhì)瘤組織中CLC-3和PD-L1主要表達于細胞漿及細胞膜上,多呈黃色或棕褐色顆粒...
【文章來源】:南華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膠質(zhì)瘤MRI檢查圖像
圖2.2不同病理級別膠質(zhì)瘤組織HE染色圖像注:圖A、B、C、D分別為WHOⅠ-Ⅳ級膠質(zhì)瘤組織HE染色10×20倍鏡下圖。.4.2 膠質(zhì)瘤PTBE與病理級別在本研究資料中,無PTBE 的病例數(shù)占2.5%(1/40),97.5%(39/40)伴有PTB
12圖2.3 不同病理級別膠質(zhì)瘤組織中CLC-3免疫組化結(jié)果注:A、B為WHOⅣ級腦膠質(zhì)瘤中CLC-3表達情況,A、B分別為10×20倍和10×40鏡下圖像;C、D為WHOⅢ級腦膠質(zhì)瘤中CLC-3表達情況,C、D分別為10×20倍和10×40鏡下圖像;E、F為WHOⅡ級腦膠質(zhì)瘤中CLC-3表達情況,E、F分別為10×20倍和10×40鏡下圖像;G、H為WHOⅠ級腦膠質(zhì)瘤中CLC-3表達情況,G、H分別為10×20倍和10×40鏡下圖像。表2.4 CLC-3在不同病理級別中免疫組化染色積分結(jié)果染色強度評分 陽性細胞比例評分WHO分級0 1 2 3 0 1 2 3 4無著色 淡黃色 棕黃色 棕褐色 陰性 ≤25% 26-50% 51-75% ≥76%Ⅰ(4) 1 2 1 0 2 1 1 0 0Ⅱ(12) 2 6 3 1 2 2 6 2 0Ⅲ(10) 1 4 4 1 1 1 4 4 0Ⅵ(14) 2 4 6 2 3 0 3 4 4總計 6 16 14 4 8 4 14 10 4注:染色強度評分:沒有著色為 0 分,淡黃色為1 分,棕黃色為2 分,棕褐色為3 分。陽性細胞比例評分:陰性為 0 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D-L1在人膠質(zhì)瘤中的表達及其對腫瘤內(nèi)浸潤性T細胞凋亡的影響[J]. 李巧轉(zhuǎn),李嫻. 重慶醫(yī)學. 2018(01)
[2]腦膠質(zhì)瘤腫瘤體積、瘤周水腫與腫瘤病理級別之間的相關性研究[J]. 朱蕾,齊旭紅,康群鳳,畢冬梅,溫智勇. 磁共振成像. 2015(09)
[3]腦膠質(zhì)瘤免疫微環(huán)境的研究進展[J]. 儲以微.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 2014(05)
[4]Glioma-related edema:new insight into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their clinical implications[J]. Zhi-Xiong Lin.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3(01)
[5]運用抗PD-L1抗體治療晚期癌癥患者的安全性與療效評價[J]. 姜孝新,Julie R.Brahmer,Scott S.Tykodi,Laura Q.M.Chow. 腫瘤藥學. 2012(03)
[6]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與膠質(zhì)瘤免疫研究進展[J]. 韋浩,陳春美,楊衛(wèi)忠. 國際神經(jīng)病學神經(jīng)外科學雜志. 2011(06)
[7]ClC-3在人膠質(zhì)瘤中的表達及分布[J]. 徐冰,羅祺,王心蕊,劉瀟,王醫(yī)術(shù),孫連坤.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5(11)
碩士論文
[1]MRI體視學研究腦膠質(zhì)瘤體積、表面積、瘤周水腫與病理分級的關系[D]. 劉霄飛.中南大學 2010
[2]VEGF、AQP4在膠質(zhì)瘤中的表達及與病理、MRI瘤周水腫關系的研究[D]. 林維斌.福建醫(yī)科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36923
【文章來源】:南華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膠質(zhì)瘤MRI檢查圖像
圖2.2不同病理級別膠質(zhì)瘤組織HE染色圖像注:圖A、B、C、D分別為WHOⅠ-Ⅳ級膠質(zhì)瘤組織HE染色10×20倍鏡下圖。.4.2 膠質(zhì)瘤PTBE與病理級別在本研究資料中,無PTBE 的病例數(shù)占2.5%(1/40),97.5%(39/40)伴有PTB
12圖2.3 不同病理級別膠質(zhì)瘤組織中CLC-3免疫組化結(jié)果注:A、B為WHOⅣ級腦膠質(zhì)瘤中CLC-3表達情況,A、B分別為10×20倍和10×40鏡下圖像;C、D為WHOⅢ級腦膠質(zhì)瘤中CLC-3表達情況,C、D分別為10×20倍和10×40鏡下圖像;E、F為WHOⅡ級腦膠質(zhì)瘤中CLC-3表達情況,E、F分別為10×20倍和10×40鏡下圖像;G、H為WHOⅠ級腦膠質(zhì)瘤中CLC-3表達情況,G、H分別為10×20倍和10×40鏡下圖像。表2.4 CLC-3在不同病理級別中免疫組化染色積分結(jié)果染色強度評分 陽性細胞比例評分WHO分級0 1 2 3 0 1 2 3 4無著色 淡黃色 棕黃色 棕褐色 陰性 ≤25% 26-50% 51-75% ≥76%Ⅰ(4) 1 2 1 0 2 1 1 0 0Ⅱ(12) 2 6 3 1 2 2 6 2 0Ⅲ(10) 1 4 4 1 1 1 4 4 0Ⅵ(14) 2 4 6 2 3 0 3 4 4總計 6 16 14 4 8 4 14 10 4注:染色強度評分:沒有著色為 0 分,淡黃色為1 分,棕黃色為2 分,棕褐色為3 分。陽性細胞比例評分:陰性為 0 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D-L1在人膠質(zhì)瘤中的表達及其對腫瘤內(nèi)浸潤性T細胞凋亡的影響[J]. 李巧轉(zhuǎn),李嫻. 重慶醫(yī)學. 2018(01)
[2]腦膠質(zhì)瘤腫瘤體積、瘤周水腫與腫瘤病理級別之間的相關性研究[J]. 朱蕾,齊旭紅,康群鳳,畢冬梅,溫智勇. 磁共振成像. 2015(09)
[3]腦膠質(zhì)瘤免疫微環(huán)境的研究進展[J]. 儲以微.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 2014(05)
[4]Glioma-related edema:new insight into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their clinical implications[J]. Zhi-Xiong Lin.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3(01)
[5]運用抗PD-L1抗體治療晚期癌癥患者的安全性與療效評價[J]. 姜孝新,Julie R.Brahmer,Scott S.Tykodi,Laura Q.M.Chow. 腫瘤藥學. 2012(03)
[6]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與膠質(zhì)瘤免疫研究進展[J]. 韋浩,陳春美,楊衛(wèi)忠. 國際神經(jīng)病學神經(jīng)外科學雜志. 2011(06)
[7]ClC-3在人膠質(zhì)瘤中的表達及分布[J]. 徐冰,羅祺,王心蕊,劉瀟,王醫(yī)術(shù),孫連坤.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5(11)
碩士論文
[1]MRI體視學研究腦膠質(zhì)瘤體積、表面積、瘤周水腫與病理分級的關系[D]. 劉霄飛.中南大學 2010
[2]VEGF、AQP4在膠質(zhì)瘤中的表達及與病理、MRI瘤周水腫關系的研究[D]. 林維斌.福建醫(yī)科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369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3369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