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恢復期正中神經電生理變化與功能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5 06:05
背景及目的上肢運動功能障礙是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卒中后肢體功能恢復中最難、最慢的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腦卒中不僅引起大腦運動皮層神經元及其下行纖維的損傷,同時可引起周圍神經損傷,且這種周圍神經的異常改變與中樞神經損傷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隨著神經電生理檢測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及應用,發(fā)現(xiàn)腦卒中引起的周圍神經電生理改變主要以神經軸索功能損害為主。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腦卒中導致的周圍神經損傷在急性期存在繼發(fā)性改變,但在恢復期內的具體變化規(guī)律尚未明確。為了觀察周圍神經的電生理變化以及與卒中后運動功能恢復的關系,本研究選擇上肢遠端的正中神經,主要觀察偏癱側正中神經電生理參數(shù)在腦卒中恢復期內隨病程變化的特點,以及這些電生理變化與肢體功能的相關性,初步探討其機制,并為肢體功能評定和康復治療提供客觀依據(jù)。對象與方法1.病例選擇:選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間在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康復中心接受康復治療的首發(fā)腦卒中單側偏癱的患者15例,其偏癱側肢體被視為實驗組,非偏癱側肢體則被作為對照組。2.檢查程序和方法:在病程的1個月、3個月、6個月即T1、T2、T3時期進...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時期偏癱側手功能B刊nnstro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腦卒中患者F波、H反射特征性變化[J]. 王培,李艷,吳玲俐.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8(24)
[2]卒中后偏癱患者橈側腕屈肌H反射測定指標的信度分析[J]. 劉秀貞,劉靜,張艷明,霍速. 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 2018 (10)
[3]Promoting axonal regeneration following nerve surgery:a perspective on ultrasound treatment for nerve injuries[J]. Konstantin D.Bergmeister,Simeon C.Daeschler,Patrick Rhodius,Philipp Schoenle,Arne B?cker,Ulrich Kneser,Leila Harhau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18(09)
[4]腦卒中患者周圍神經與肌肉神經電生理特征分析[J]. 王培,付娟娟,周停,張文通,蘇彩霞,沈瀅,魯俊,周秋敏,任習,孟婷,許光旭,王紅星.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8(05)
[5]體感誘發(fā)電位在中年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復中的指導作用[J]. 朱玉霞,張榮艷,付傳芳,李玉玲,喬惠敏,趙麗麗,劉順達,韓芳,董惠珍. 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8(03)
[6]高頻經顱磁刺激聯(lián)合鏡像治療對男性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 楊劍,孟殿懷,邵中洋,程清,王夢婷,殷稚飛.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18 (02)
[7]重復經顱磁刺激對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影響的研究[J]. 黃長耀,竇佳鳴,王麗婷,蘇敏.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8(02)
[8]體感誘發(fā)電位在腦卒中患者中應用價值的研究進展[J]. 宋婧源,元小冬,呂淑娟,張萍淑.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7(12)
[9]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后跨突觸變性及其機制[J]. 王熠釗,陸敏. 中國康復. 2017(06)
[10]正中神經電刺激用于昏迷促醒的機制研究進展[J]. 廖誠誠,馮珍.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7(05)
碩士論文
[1]基于皮質脊髓束模板分析腦卒中皮質脊髓束損傷[D]. 高鑫潔.華東師范大學 2018
[2]應用指頻儀來評價上肢周圍神經損傷的康復研究[D]. 王榮.上海體育學院 2017
本文編號:3211590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時期偏癱側手功能B刊nnstro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腦卒中患者F波、H反射特征性變化[J]. 王培,李艷,吳玲俐.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8(24)
[2]卒中后偏癱患者橈側腕屈肌H反射測定指標的信度分析[J]. 劉秀貞,劉靜,張艷明,霍速. 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 2018 (10)
[3]Promoting axonal regeneration following nerve surgery:a perspective on ultrasound treatment for nerve injuries[J]. Konstantin D.Bergmeister,Simeon C.Daeschler,Patrick Rhodius,Philipp Schoenle,Arne B?cker,Ulrich Kneser,Leila Harhau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18(09)
[4]腦卒中患者周圍神經與肌肉神經電生理特征分析[J]. 王培,付娟娟,周停,張文通,蘇彩霞,沈瀅,魯俊,周秋敏,任習,孟婷,許光旭,王紅星.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8(05)
[5]體感誘發(fā)電位在中年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復中的指導作用[J]. 朱玉霞,張榮艷,付傳芳,李玉玲,喬惠敏,趙麗麗,劉順達,韓芳,董惠珍. 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8(03)
[6]高頻經顱磁刺激聯(lián)合鏡像治療對男性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 楊劍,孟殿懷,邵中洋,程清,王夢婷,殷稚飛. 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 2018 (02)
[7]重復經顱磁刺激對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影響的研究[J]. 黃長耀,竇佳鳴,王麗婷,蘇敏.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8(02)
[8]體感誘發(fā)電位在腦卒中患者中應用價值的研究進展[J]. 宋婧源,元小冬,呂淑娟,張萍淑.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7(12)
[9]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后跨突觸變性及其機制[J]. 王熠釗,陸敏. 中國康復. 2017(06)
[10]正中神經電刺激用于昏迷促醒的機制研究進展[J]. 廖誠誠,馮珍.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7(05)
碩士論文
[1]基于皮質脊髓束模板分析腦卒中皮質脊髓束損傷[D]. 高鑫潔.華東師范大學 2018
[2]應用指頻儀來評價上肢周圍神經損傷的康復研究[D]. 王榮.上海體育學院 2017
本文編號:32115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2115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