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在腦癱患兒中的水平及對患兒康復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5-09 22:59
目的檢測維生素D在腦癱患兒中的水平,分析維生素D對患兒康復的作用。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甘肅省康復中心醫(yī)院住院及門診進行康復訓練的120例1~6歲腦癱患兒,其中60例住院患兒為觀察組,60例門診患兒為對照組。對照組患兒給予康復治療,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肌內(nèi)注射維生素D2。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25-羥維生素D20[25-(OH)20D]水平、粗大運動功能評估量表(GMFM)評分、香港學前兒童小肌肉發(fā)展評估量表(HK-PFMDA)評分。結(jié)果治療后1、3個月,兩組患兒血清25-(OH)20D水平、GMFM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兩組患兒HK-PFMDA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治療時間延長,對照組患兒血清25-(OH)20D水平降低,觀察組患兒血清25-(OH)20D水平升高;兩組患兒GMFM評分和HK-PFMDA評分均升高。結(jié)論肌內(nèi)注射維生素D能提高血清25-(OH)20D水平,在康復訓練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有利于提高康復訓練效果。
【文章來源】:中國婦幼保健. 2020,35(21)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方法
1.6 觀察指標
1.7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25-(OH)D水平比較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GMFM評分比較
2.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HK-PFMDA評分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早產(chǎn)兒小肌肉發(fā)展能力的分析[J]. 張光寶,何彥璐,芮洪新,吳茜,竇淑娟,陳憶晴,童梅玲,張敏,池霞. 教育生物學雜志. 2017(02)
[2]中藥熏蒸配合作業(yè)療法對提高痙攣型腦癱精細運動功能的效果觀察[J]. 莫艷玲,楊錦媚,伍寶銀,聶江. 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6(01)
[3]揚州城區(qū)嬰幼兒血清25-羥維生素D與骨密度檢測分析[J]. 蔡閆閆,劉永春,朱玲玲,陶月紅,薛小萍.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07)
[4]腦性癱瘓的定義、診斷標準及臨床分型[J]. 李曉捷,唐久來,馬丙祥,秦炯,鄒麗萍,王家勤.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4 (19)
[5]維生素D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 周劍鎖,張捷. 檢驗醫(yī)學. 2013(06)
碩士論文
[1]小兒腦癱粗大運動功能量表的初步修訂及應用[D]. 陳怡澎.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2015
本文編號:3178178
【文章來源】:中國婦幼保健. 2020,35(21)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方法
1.6 觀察指標
1.7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25-(OH)D水平比較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GMFM評分比較
2.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HK-PFMDA評分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早產(chǎn)兒小肌肉發(fā)展能力的分析[J]. 張光寶,何彥璐,芮洪新,吳茜,竇淑娟,陳憶晴,童梅玲,張敏,池霞. 教育生物學雜志. 2017(02)
[2]中藥熏蒸配合作業(yè)療法對提高痙攣型腦癱精細運動功能的效果觀察[J]. 莫艷玲,楊錦媚,伍寶銀,聶江. 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6(01)
[3]揚州城區(qū)嬰幼兒血清25-羥維生素D與骨密度檢測分析[J]. 蔡閆閆,劉永春,朱玲玲,陶月紅,薛小萍.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07)
[4]腦性癱瘓的定義、診斷標準及臨床分型[J]. 李曉捷,唐久來,馬丙祥,秦炯,鄒麗萍,王家勤.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4 (19)
[5]維生素D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 周劍鎖,張捷. 檢驗醫(yī)學. 2013(06)
碩士論文
[1]小兒腦癱粗大運動功能量表的初步修訂及應用[D]. 陳怡澎.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2015
本文編號:31781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1781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