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US評價頸動脈硬化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與腦梗死患者NIHSS及mRs評分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1-04-23 12:00
目的探討超聲造影(CEUS)評價頸動脈硬化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與急性腦梗死患者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的關系。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yī)院收治的148例急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患者有無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將無斑塊者納為A組(41例);其余107例患者有斑塊,均接受頸動脈CEUS,按照CEUS檢查結果(斑塊分級情況)將患者分為B組(穩(wěn)定斑塊,斑塊分級為0~Ⅰ級,19例)和C組(易損斑塊,斑塊分級為Ⅱ~Ⅲ級,88例)。觀察急性腦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兩側頸動脈斑塊造影分級情況,分析三組NIHSS、mRs評分情況及其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分級的相關性。結果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兩側頸動脈斑塊造影分級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A、B組NIHSS、m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A、B組NIHSS、mRs評分低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急性腦梗死患者NIHSS、mRs評分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0,17(29)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三組基線資料分析
2.2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兩側頸動脈斑塊造影分級比較
2.3 三組NIHSS、m Rs評分比較
2.4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分級與NIHSS評分及m Rs評分的相關性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磁共振黑血序列與超聲成像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評估的比較[J]. 李抒洋,付曠. 疑難病雜志. 2020(01)
[2]超聲造影評估頸動脈斑塊易損性與腦梗死復發(fā)的觀察[J]. 朱長玉,張珍東,郭微群,張瑋,沈和平. 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19(11)
[3]超聲造影在頸動脈狹窄外科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 張林楓,化召輝,張艷,徐鵬,焦周陽,李震.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19(10)
[4]CEUS評價不同血壓狀態(tài)下高血壓伴低回聲頸動脈斑塊患者斑塊內(nèi)微血管灌注[J]. 陳繼業(yè),馮艷紅.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9(07)
[5]冠狀動脈病變程度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相關性研究[J]. 王言憬,勇強,劉欣,張蕾,包晶晶.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9(07)
[6]超聲造影評價頸動脈狹窄中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的情況[J]. 田艷,王秀紅,武敬平,劉健,馬姣姣,鄭敏.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9 (21)
[7]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CEUS研究進展[J]. 王琦,閆國珍.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9(04)
[8]CEUS評估頸動脈低回聲斑塊強化程度與前循環(huán)腦梗死的相關性分析[J]. 梁娜娜,張亮,董瑞國.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9(04)
[9]超聲造影在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評價中的應用[J]. 王曉蕾,侯秀昆,牛思東,王聰. 山東醫(yī)藥. 2019(11)
[10]彩色多普勒超聲聯(lián)合頸動脈血管超聲對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的診斷分析[J]. 黃少坤.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9(03)
本文編號:3155291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0,17(29)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三組基線資料分析
2.2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兩側頸動脈斑塊造影分級比較
2.3 三組NIHSS、m Rs評分比較
2.4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分級與NIHSS評分及m Rs評分的相關性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磁共振黑血序列與超聲成像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評估的比較[J]. 李抒洋,付曠. 疑難病雜志. 2020(01)
[2]超聲造影評估頸動脈斑塊易損性與腦梗死復發(fā)的觀察[J]. 朱長玉,張珍東,郭微群,張瑋,沈和平. 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19(11)
[3]超聲造影在頸動脈狹窄外科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 張林楓,化召輝,張艷,徐鵬,焦周陽,李震.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19(10)
[4]CEUS評價不同血壓狀態(tài)下高血壓伴低回聲頸動脈斑塊患者斑塊內(nèi)微血管灌注[J]. 陳繼業(yè),馮艷紅.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9(07)
[5]冠狀動脈病變程度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相關性研究[J]. 王言憬,勇強,劉欣,張蕾,包晶晶.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9(07)
[6]超聲造影評價頸動脈狹窄中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的情況[J]. 田艷,王秀紅,武敬平,劉健,馬姣姣,鄭敏.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9 (21)
[7]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CEUS研究進展[J]. 王琦,閆國珍.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9(04)
[8]CEUS評估頸動脈低回聲斑塊強化程度與前循環(huán)腦梗死的相關性分析[J]. 梁娜娜,張亮,董瑞國.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9(04)
[9]超聲造影在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評價中的應用[J]. 王曉蕾,侯秀昆,牛思東,王聰. 山東醫(yī)藥. 2019(11)
[10]彩色多普勒超聲聯(lián)合頸動脈血管超聲對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的診斷分析[J]. 黃少坤.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9(03)
本文編號:31552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1552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