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IL-13Rα2的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T細胞抗膠質母細胞瘤的體外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0 16:50
目的: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常見的原發(fā)性惡性腦腫瘤,具有高度侵襲性、致命性、易復發(fā)的特點。其治療方案包括手術切除、局部或全身化療、放射治療、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及交替電場等多種治療措施。盡管如此,GBM患者的預后仍然不佳,5年生存率不到10%。當務之急是開發(fā)一種新的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療方案,以期延長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質量。大量研究證明,利用宿主免疫系統(tǒng)來引導免疫應答的免疫治療是未來GBM治療的方向。目前,應用基因轉移技術在自身T細胞上引入抗腫瘤的嵌合抗原受體(CAR),賦予T細胞靶向特異性識別和殺傷功能的過繼性CAR-T細胞治療,已在GBM臨床試驗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為改善患者預后提供了希望。但現(xiàn)階段,遞送目的CAR基因在T細胞中表達的病毒載體面臨著插入突變、遺傳毒性、免疫源性強、制造成本高昂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際應用。一種被稱為微環(huán)DNA的非病毒載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是一種新穎的小環(huán)超螺旋表達框,因其無插入突變風險,無免疫源性,制造成本低,缺乏抗性標記基因和復制原點等細菌序列,以及體內更持久和更高的基因表達等特征,成為理想的基因運載工具。有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研究表明,以...
【文章來源】:河北醫(yī)科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親本微環(huán)單克隆菌落Fig.1Thepositiveclonesofbacteriagroups
陽性克隆鑒定Fig.2Positivecloneidentification
環(huán) DNA 質粒與 IL-13CAR 微環(huán) DNlasmid (8373bp);L2 minicircle DNA養(yǎng)、增殖鏡下觀察 T 細胞,懸浮狀態(tài),亮度或橢圓形,大約每個外周血白細胞,體外培養(yǎng)到第 3 天,可見大量 T 細胞集落,更換新鮮培養(yǎng)基,擴增培養(yǎng)-9×108個/瓶。(Fig.4)。
本文編號:3074956
【文章來源】:河北醫(yī)科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親本微環(huán)單克隆菌落Fig.1Thepositiveclonesofbacteriagroups
陽性克隆鑒定Fig.2Positivecloneidentification
環(huán) DNA 質粒與 IL-13CAR 微環(huán) DNlasmid (8373bp);L2 minicircle DNA養(yǎng)、增殖鏡下觀察 T 細胞,懸浮狀態(tài),亮度或橢圓形,大約每個外周血白細胞,體外培養(yǎng)到第 3 天,可見大量 T 細胞集落,更換新鮮培養(yǎng)基,擴增培養(yǎng)-9×108個/瓶。(Fig.4)。
本文編號:30749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0749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