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抗和單抗治療急性非心源性輕中度缺血性腦卒中的隨機、平行對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8 21:24
目的:隨著當今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漸發(fā)生著改變,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致殘率、致死率也在逐漸提高,人類的生命及健康也受到了腦血管病的極大威脅,腦血管病目前已經(jīng)成為人類死亡的第二大病因。與此同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又是腦血管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危害我國人民生命和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致殘率在所有疾病中位居第一位,致死率僅位于缺血性心臟病和惡性腫瘤之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與缺血性心臟病、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目前,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兩大有效手段為急性期溶栓治療和抗血小板是治療。急性期溶栓治療主要針對缺血性腦卒中超早期的患者,能夠在早期疏通閉塞血管,從而盡早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而抗血小板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地防止腦卒中的進一步進展加重及腦卒中再發(fā)。由于時間窗的限制,只要少部分患者(中國1.7%,歐美10-20%)能夠接受溶栓治療,而大部分患者均需要抗血小板治療以防止卒中的進展加重。近年來,很多研究表明雙抗治療相對于單抗治療對于部分患者可能更有效,而且也安全。尤其是2013年發(fā)布的氯吡格雷用于伴有急性非致殘性腦血管事件高危人群(C...
【文章來源】:大連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前言
(二) 研究對象和方法
1. 研究對象
1.1 納入標準
1.2 排除標準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資料的收集
2.2 影像學及心電圖評估
2.3 隨機分組
2.4 治療方案
2.5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
3. 統(tǒng)計學方法
(三) 結果
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2.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14天后NIHSS評分與療效比較
3. 兩組患者治療90天后mRS評分比較
4. 兩組患者治療90內(nèi)的安全性比較
(四) 討論
1. 雙抗與單抗在治療急性非心源性輕中度缺血性腦卒中14d后的療效分析
2. 雙抗與單抗在治療急性非心源性輕中度缺血性腦卒中90d后的mRS比較分析及安全性評估
(五) 結論
(六)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縮略詞表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早期康復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及繼發(fā)障礙的治療效果[J]. 王梅梅.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5 (24)
[2]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藥物治療進展[J]. 秦峰,蔡輝. 疑難病雜志. 2015(08)
[3]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二級預防指南2014[J]. 王擁軍,王春雪,繆中榮.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2015 (04)
[4]不同抗血小板治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聚集狀態(tài)的比較[J]. 沈明強,程慶璋,石冬敏. 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2)
[5]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劉力生.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08)
[6]多發(fā)性腦梗死與單發(fā)性腦梗死危險因素對比分析[J]. 趙松耀,劉鳴,劉志勤.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 2008(02)
[7]急性腦梗死的治療進展[J]. 楊明秀,陳紅,邱小鷹,陳漢明. 醫(yī)學綜述. 2008(01)
[8]快速評價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預防早期復發(fā)[J]. 李宏建.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07(12)
[9]中國成人血脂異常診斷和危險分層方案的研究[J]. 武陽豐,趙冬,周北凡,王薇,李賢,劉靜,李瑩,孫佳藝,趙連成,吳兆蘇,諸駿仁.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05)
[10]腦素聯(lián)用胞二磷膽堿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 詹克學. 中原醫(yī)刊. 2005(20)
本文編號:3056477
【文章來源】:大連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前言
(二) 研究對象和方法
1. 研究對象
1.1 納入標準
1.2 排除標準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資料的收集
2.2 影像學及心電圖評估
2.3 隨機分組
2.4 治療方案
2.5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
3. 統(tǒng)計學方法
(三) 結果
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2.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14天后NIHSS評分與療效比較
3. 兩組患者治療90天后mRS評分比較
4. 兩組患者治療90內(nèi)的安全性比較
(四) 討論
1. 雙抗與單抗在治療急性非心源性輕中度缺血性腦卒中14d后的療效分析
2. 雙抗與單抗在治療急性非心源性輕中度缺血性腦卒中90d后的mRS比較分析及安全性評估
(五) 結論
(六)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縮略詞表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早期康復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及繼發(fā)障礙的治療效果[J]. 王梅梅.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5 (24)
[2]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藥物治療進展[J]. 秦峰,蔡輝. 疑難病雜志. 2015(08)
[3]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二級預防指南2014[J]. 王擁軍,王春雪,繆中榮.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 2015 (04)
[4]不同抗血小板治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聚集狀態(tài)的比較[J]. 沈明強,程慶璋,石冬敏. 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2)
[5]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劉力生.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08)
[6]多發(fā)性腦梗死與單發(fā)性腦梗死危險因素對比分析[J]. 趙松耀,劉鳴,劉志勤.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 2008(02)
[7]急性腦梗死的治療進展[J]. 楊明秀,陳紅,邱小鷹,陳漢明. 醫(yī)學綜述. 2008(01)
[8]快速評價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預防早期復發(fā)[J]. 李宏建.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07(12)
[9]中國成人血脂異常診斷和危險分層方案的研究[J]. 武陽豐,趙冬,周北凡,王薇,李賢,劉靜,李瑩,孫佳藝,趙連成,吳兆蘇,諸駿仁.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05)
[10]腦素聯(lián)用胞二磷膽堿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 詹克學. 中原醫(yī)刊. 2005(20)
本文編號:3056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0564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