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酸致癇大鼠腦內(nèi)白蛋白、S100B及GFAP動態(tài)表達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海人酸致癇大鼠腦內(nèi)白蛋白、S100B及GFAP動態(tài)表達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第一部分:海人酸致癇大鼠不同時間點腦脊液中白蛋白、S100B變化[目的]研究海人酸(kainicacid, KA)致癇大鼠模型腦脊液中白蛋白及S100B蛋白的變化規(guī)律,間接了解癲癇發(fā)作后血腦屏障功能的變化。[方法] 75只250-280g的SD健康雄性大鼠隨機分為五組,每組15只,設生理鹽水對照組一組,KA致癇模型組四組,分別為6h組、24h組、3d組、7d組。模型組以KA經(jīng)側腦室由微量注射泵緩慢注入以誘發(fā)大鼠癲癇發(fā)作,對照組以等體積的生理鹽水代替海人酸。造模后分別于6h、24h、3d、7d麻醉大鼠,采用枕骨大孔穿刺法抽取腦脊液,采用ELISA法檢測腦脊液中白蛋白及S100B蛋白濃度。[結果] (1)海人酸致癇大鼠各時間點腦脊液中白蛋白較對照組(127.45±28.32gg/m1)均有所增高,6h模型組為(188.75±42.87μg/ml),達到最高值;24h模型組、3d模型組、7d模型組分別為153.19±34.80μg/ml, 150.42±39.71μg/ml,138.52±31.16μg/ml,呈逐漸下降,均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7)。(2)海人酸致癇大鼠各時間點腦脊液中S100B較對照組(31.60±3.55pg/ml)均有所增高,3d模型組為68.50±5.63pg/ml,達到最高值;6h模型組、24h模型組、7d模型組分別為36.60-2.77pg/ml,49.08±2.79 pg/ml,41.37±3.14pg/ml,均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結論]癲癇發(fā)作后大鼠腦脊液中白蛋白及S100B表達增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結論]癲癇發(fā)作后大鼠腦脊液中白蛋白及S100B表達增高。第二部分海人酸致癇大鼠不同時間點腦組織白蛋白、S100B表達變化及海馬CA3區(qū)結構變化[目的]通過研究海人酸致癇大鼠腦組織中白蛋白、S100B及GFAP表達的時空變化情況,探討癲癇大鼠腦組織內(nèi)白蛋白、S100B及GFAP在癲癇發(fā)生及發(fā)展中的的作用。[方法] 75只250-280g的SD雄性大鼠隨機分為五組,每組15只,其中設對照組一組,模型組分為四組,分別為6h組、24h組、3d組、7d組。模型組以KA經(jīng)側腦室由微量注射泵緩慢注入以誘發(fā)大鼠癲癇模型,對照組以等體積的生理鹽水代替。造模后分別于6h、24h、3d、7d麻醉大鼠,采用枕骨大孔穿刺法抽取大鼠腦脊液后處死大鼠,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腦組織中白蛋白、S100B及GFAP蛋白表達,采用HE染色觀察海馬CA3區(qū)結構變化。[結果](1)海人酸致癇大鼠各模型組側腦室室管膜邊緣及腦脊液細胞周圍白蛋白、海馬區(qū)S100B及GFAP表達均較對照組均有所增高,三種蛋白分別在6h模型組、3d模型組、7d模型組表達最多,與對照組相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白蛋白:p=0.007;S100B及GFAP的p值均0.001)。在模型組大鼠的第一軀體感覺皮質(zhì)區(qū)及海馬CA3區(qū)可見白蛋白沉積。(2)癲癇發(fā)作后大鼠海馬CA3區(qū)細胞排列紊亂,細胞層次減少且細胞形態(tài)多形性改變,細胞核深染,且隨時間推移有加重趨勢。[結論]癲癇發(fā)作后側腦室室管膜邊緣白蛋白及海馬區(qū)S100B、GFAP表達均增高,白蛋白在第一軀體感覺皮質(zhì)及海馬CA3區(qū)沉積;癲癇發(fā)作可導致海馬CA3區(qū)神經(jīng)元變性、壞死,神經(jīng)元數(shù)量減少。
【關鍵詞】:海人酸 癲癇 白蛋白 S100B 腦脊液 海人酸 癲癇 白蛋白 S100B GFAP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42.1
【目錄】:
- 個人簡歷3-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3
- 前言13-15
- 第一章:海人酸致癇大鼠不同時間點腦脊液中白蛋白、S100B濃度變化15-25
- 1 研究目的15
- 2 實驗材料15-17
- 3 方法17-22
- 4 統(tǒng)計學分析22
- 5 結果22-25
- 第二部分:海人酸致癇大鼠不同時間點腦組織白蛋白、S100B表達變化及海馬CA3區(qū)結構變化25-45
- 1 研究目的25
- 2 實驗材料25-27
- 3 方法27-31
- 4 統(tǒng)計學分析31
- 5 實驗結果31-45
- 討論45-50
- 結論50-51
- 創(chuàng)新性51-52
- 展望52-53
- 參考文獻53-59
- 中英文縮寫對照表59-60
- 綜述60-77
- 參考文獻69-77
- 致謝7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寧寧;吳淑華;劉魯英;楊東霞;于寧;;不同劑量氯喹對慢性致癇大鼠腦內(nèi)星形膠質(zhì)細胞增殖及GFAP表達的影響[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梁朝輝;焦保華;王建禎;;人腦星形細胞瘤血腦屏障超微結構改變與GFAP表達的關系[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8年11期
3 程基焱;黃吉春;高然;殷菱;劉廣益;鄭福蓉;;癲癇大鼠血腦屏障超微結構改變及妥泰的保護作用[J];解剖學報;2008年04期
4 張輝,饒志仁,黃文晉;膠質(zhì)原纖維酸性蛋白的研究進展[J];生理科學進展;2001年04期
5 阮學東;葉飛;邢海燕;蔣葉均;酈紅;;S100B蛋白在癲癇患兒血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年08期
6 俸軍林;蔣靜子;魯建華;湯希凡;呂高萍;;紅藻氨酸致癲癇大鼠血清和腦脊液中S100B、CGRP水平的研究[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年06期
7 姜春玲,張健,郎明非,張萬琴;蝎毒對癲癇敏感性和海馬GFAP釋放的影響[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1999年03期
8 丁成云,徐群淵,欒國明,楊慧,王元身;MDR-1和GFAP蛋白在難治性癲癇腦組織的表達[J];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2年04期
9 朱文銳;;安宮牛黃丸對腦外傷后血腦屏障損傷及腦水腫作用機制的研究[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2年06期
10 林青;劉素芝;張玲玲;洪衛(wèi)軍;朱敏;包祖曉;甘梅富;袁赤挺;;姜黃素對匹羅卡品致癇大鼠海馬S100B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4年12期
本文關鍵詞:海人酸致癇大鼠腦內(nèi)白蛋白、S100B及GFAP動態(tài)表達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11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0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