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直流電刺激在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康復中的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卒中 + 經顱直流電刺激; 參考:《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6年04期
【摘要】:正卒中后患者不僅會出現運動功能和感覺障礙,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重要組成部分[1]。PSCI并非一定存在記憶障礙,若伴有某些認知域的功能下降,即使無記憶障礙,亦可定義為認知功能障礙。有研究顯示,卒中后高達1/2~2/3的患者存在某種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約1/3患者發(fā)展成為癡呆[2-3]。我
[Abstract]:After stroke, the patients not only have motor and sensory disorders, but also have different degree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vascular cognitive dysfunction [1] .PSCI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memory impairment. If it is accompanied by functional decline in some cognitive domains, it can be defined as cognitive dysfunction even without memory impairm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up to 1 / 2 / 2 / 3 of post-stroke patients have some degre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bout a third develop dementia [2-3]. I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371194)
【分類號】:R74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鵬程;呂永鋼;鄒楊;張小梅;陳國寶;楊力;;電刺激聯合干細胞修復周圍神經損傷的研究進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2年06期
2 張文彬,張本坤,郁偉林,徐建芬;電刺激人體極面引起的體覺姌發(fā)反應[J];福建醫(yī)藥雜志;1982年03期
3 謝俊祥;;肌肉對電刺激的反應特性及其控制[J];國外醫(yī)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分冊;1988年02期
4 唐正榮;肌肉電刺激結合隨意收縮對肌疲勞的研究[J];國外醫(yī)學(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分冊);1995年03期
5 王介明;電刺激加雙側訓練對輕偏癱恢復具有疊加效應[J];國外醫(y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2年04期
6 楊小芳,聶本剛;電刺激小腦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療效觀察[J];四川醫(yī)學;2003年04期
7 龍何祥,馮煈;電刺激對腦梗死大鼠突觸素表達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28期
8 姜華;電刺激人體膝關節(jié)副韌帶引起的選擇性肌活動[J];國外醫(yī)學(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分冊);1996年02期
9 張光偉,蔣榮峰,楊軍,董為偉;電刺激后顱窩治療對意識障礙影響的初探[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00年03期
10 何祥,張微;電刺激對腦梗死大鼠腦內堿性成纖維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2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錢龍;吳東宇;;經顱直流電刺激及其臨床應用[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會議指南[C];2010年
2 黃先森;;經顱直流電刺激在中風康復中的應用進展[A];2013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浙江省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3 朱曉瑾;張旭;王輝;閻立麗;;高頻電刺激對周圍神經傳導阻斷的動物實驗研究[A];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7分會場:環(huán)境危害與健康防護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戎科;;偏癱步態(tài)的建模及動態(tài)電刺激康復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CABS2012)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5 王紅星;;重復頻率電刺激[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肌電圖與臨床電生理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2年
6 王優(yōu)芳;;低頻脈沖電刺激配合手法按摩老年中風便秘的療效觀察[A];2013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浙江省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7 杜寶琮;董繼超;杜寶民;金妍;劉爍;;超聲-中頻電刺激小腦區(qū)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的保護作用[A];2005年全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丁德權;譚峰;顧衛(wèi);劉曉麗;李廣興;鐘俊鑫;莫玉獻;張明霞;;電刺激加電針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A];廣東省康復醫(yī)學會、廣東社會學會健康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張為西;張成;劉焯霖;;Mdx鼠的肌電圖和重頻電刺激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10 張廣慧;秦新月;王恬竹;郭振偉;;電刺激嗅球對腦缺血大鼠腦內RGMa表達及其神經功能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風信;治療中風偏癱雙管齊下更有利[N];醫(yī)藥經濟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張曄 本報實習生 徐羽宏;意念控制:咱們瞧瞧地球上的“阿凡達”[N];科技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閆曉東;電刺激促進大鼠背根神經節(jié)神經元突起生長及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2 姜磊;偏頭痛痛覺機制—電刺激清醒大鼠上矢狀竇區(qū)硬腦膜后三叉神經核尾側復合體基因表達譜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9年
3 王曉琳;電刺激大鼠上矢狀竇血管源性頭痛模型的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4 劉揚;低頻率電刺激抑制杏仁核電點燃大鼠癇樣發(fā)作的刺激參數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戎科;偏癱步態(tài)的建模及動態(tài)電刺激康復研究[D];南京體育學院;2012年
2 李軍;動物實驗用植入式脊髓電刺激系統(tǒng)的研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李征;反復電刺激大鼠上矢狀竇后的抑郁行為學表現及5-羥色胺在血漿和不同腦區(qū)的變化[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2年
4 劉忠;傷害性電刺激隱神經對大鼠扣帶回前部多巴胺含量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孫欣;習得性無助大鼠腳底電刺激后海馬c-Fos表達[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6 李寶強;小腦頂核電刺激對卒中后抑郁大鼠細胞因子的影響[D];遼寧醫(yī)學院;2013年
7 王進平;局灶性腦梗死大鼠大腦LINGO1和NgR1的表達及電刺激干預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汪勝;電刺激構建大鼠皮層或海馬癲癇的網絡和細胞機制[D];武漢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9989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99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