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腦橋-小腦萎縮的診斷與鑒別診斷:附三例臨床病例
本文選題:橄欖-腦橋-小腦萎縮 切入點:核磁共振 出處:《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年96期
【摘要】:目的橄欖-腦橋-小腦萎縮(OPCA)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疾病,本研究通過對3例臨床病例資料的分析及相關文獻的查閱,進一步提高對該疾病的認識與診斷水平。方法結合3例OPCA的病例資料,以及相關文獻資料分析總結橄欖-腦橋-小腦萎縮的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鑒別診斷要點。結果 3例確診為橄欖-腦橋-小腦萎縮(OPCA)患者的頭顱MRI檢查均可見腦橋"十字征",為其特征性改變。結論橄欖-腦橋-小腦萎縮(OPCA)病情發(fā)展緩慢,早期臨床表現(xiàn)無特異性,容易誤診、漏診,頭顱MRI檢查可見腦橋"十字征"的特征性改變,可結合頭顱MRI檢查幫助診斷,從而提高診斷率。
[Abstract]:Objective Olive pons cerebellar atrophy (OPCA) is an unknow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Methods the data of 3 cases of OPCA 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olive-pons cerebellar atrophy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all the 3 patients with Olive pons and cerebellar atrophy were examined by MRI. Conclusion Olive-pons-cerebellar atrophy (OPCA) develops slowly. The earl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nonspecific, easy to misdiagnose, missed diagno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changes of the "cross sign" of the pons could be seen by MRI examination, which c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MRI examination to help diagnose and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作者單位】: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常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分類號】:R7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李文輝;王小平;王麗;;多系統(tǒng)萎縮誤診為晚發(fā)性遺傳性共濟失調(diào)并文獻復習[J];臨床誤診誤治;2015年10期
2 彭巧玲;段立暉;何月;孫芳;嚴斌;周國慶;;老年起病橄欖體腦橋小腦萎縮的臨床特點(附1例報告)[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5年04期
3 孫江燕;劉軻;張懷亮;;橄欖體—腦橋—小腦萎縮1例[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年08期
4 佟淑平;;橄欖-腦橋-小腦萎縮與“十字征”八例[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年05期
5 戚曉昆;宋東東;;多系統(tǒng)萎縮臨床研究進展及思考[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13年11期
6 朱建明;劉想林;高云春;郭桂香;徐平;;多系統(tǒng)萎縮16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年2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苑;張志翔;;橄欖-腦橋-小腦萎縮的診斷與鑒別診斷:附三例臨床病例[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年96期
2 陳英哲;張運克;;張運克教授治療小腦萎縮的臨床經(jīng)驗[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6年18期
3 馮道營;;肌電圖檢查在兒童癱瘓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年13期
4 崔凌;;多系統(tǒng)萎縮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影響因素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5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麗;王翠翠;陳英輝;;典型多系統(tǒng)萎縮的診斷和治療:附病例報告[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年15期
2 鐘葉;武剛;徐俊;詹青霞;張雪梅;;橄欖橋腦小腦萎縮的臨床表現(xiàn)及MR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4年11期
3 張海玲;戚曉昆;;多系統(tǒng)萎縮的自主神經(jīng)功能障礙及其他非運動癥候[J];中國神經(jīng)免疫學和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4年02期
4 郭思思;王堅;林偉;王鋒;朱瑾;胡春梅;;多系統(tǒng)萎縮的影像學特征[J];中國臨床神經(jīng)科學;2013年04期
5 戚曉昆;李麗萍;姚偉;劉建國;邱峰;;尿道括約肌肌電圖對多系統(tǒng)萎縮的診斷價值[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12年12期
6 王珧;張穎冬;;多系統(tǒng)萎縮的自主神經(jīng)功能表現(xiàn)研究進展[J];國際神經(jīng)病學神經(jīng)外科學雜志;2012年04期
7 關穎;王湘慶;畢齊;;多系統(tǒng)萎縮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醫(yī)藥;2012年06期
8 閔曉黎;雷億成;呂紅玲;毛曉雯;;橄欖腦橋小腦萎縮的MRI診斷[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2年01期
9 陳先文;;多系統(tǒng)萎縮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1年01期
10 戴俊杰;;多系統(tǒng)萎縮18例臨床分析及早期診斷與治療[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0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錦珊,陳麗艷,吳太昌;橄欖橋小腦萎縮5例報道[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1995年05期
2 高潤,高肇昌;2例小腦萎縮的治療報告[J];中國康復;1997年03期
3 管珍堂;溝通超常能量 治愈小腦萎縮[J];中國氣功科學;1998年06期
4 林肅,徐建洋,邵寶富,王守勇,吳德輝;癲癇病人小腦萎縮的初步觀察[J];河南醫(yī)藥信息;2000年01期
5 陳立英,王德超,廖仁昊;橄欖橋小腦萎縮一家系4例報告[J];河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6 吳萍,劉薇薇,楊江英;中暑致小腦萎縮1例報告[J];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4年03期
7 楊偉民;十字征與橄欖腦橋小腦萎縮[J];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5年04期
8 林培,
本文編號:16641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66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