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情感淡漠的發(fā)生率及相關因素研究
本文關鍵詞: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情感淡漠的發(fā)生率及相關因素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急性缺血性卒中 情感淡漠 相關因素 Logistic回歸
【摘要】:目的:探討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情感淡漠的發(fā)生率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方法:1、前瞻性連續(xù)收集西南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病房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符合入組標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0例。選取同期健康體檢或住院患者50例為對照組,在年齡、性別、教育年限、吸煙及飲酒與缺血性卒中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2、分別用修訂版情感淡漠評定量表(MAES)、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版(HAMD-17)與蒙特利爾認知量表(MoCA)對急性缺血性卒中組和對照組進行情感淡漠、抑郁和認知功能測評。3、根據(jù)MAES評分將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為情感淡漠組和非情感淡漠組(MAES大于14分定義為情感淡漠),比較兩組間一般資料、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睡眠時間、尿酸、血炎性標志物、NIHSS評分、MoCA評分、HAMD評分、mRS評分及病灶部位間的差異,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P0.05)進入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類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研究各因素對結(jié)果的影響。結(jié)果:1、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情感淡漠的發(fā)生率為34.00%(34/100),50例對照組情感淡漠發(fā)生率為6.00%(3/50),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2、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情感淡漠單獨發(fā)生率為23.00%(23/100),情感淡漠同時伴抑郁的發(fā)生率為11.00%(11/100),抑郁發(fā)生率為20.00%(20/100),其中抑郁單獨發(fā)生率為9.00%(9/100)。3、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情感淡漠患者平均年齡67.47±7.56歲,其中男性19例(55.90%),平均教育年限4.59±3.53年。非情感淡漠66例,平均年齡62.30±10.67歲,其中男性35例(53.00%),平均教育年限6.67±3.74年,兩組在年齡及教育年限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4、急性缺血性卒中情感淡漠患者中糖尿病15例(44.12%),非情感淡漠組中糖尿病14例(21.21%),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在高血壓、冠心病、心房顫動、血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頸動脈斑塊、睡眠時間、尿酸及血炎性標志物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5、急性缺血性卒中情感淡漠組NIHSS平均得分4.53±2.05分,高于非情感淡漠組平均得分3.30±1.81分;MoCA平均得分21.50±4.41分,低于非情感淡漠組平均得分23.55±3.14分;HAMD平均得分6.85±3.90分,高于非情感淡漠組平均得分5.23±3.33分,兩組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急性缺血性卒中情感淡漠組腦干病變12人,占35.29%;非情感淡漠組8人,占12.12%。情感淡漠組多病灶18人,占52.94%;非情感淡漠組20人,占30.30%,兩組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7、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NIHSS評分(OR:1.398,95%CI:1.044~1.873,P=0.025)、MoCA評分(OR:0.819,95%CI:0.698~0.960,P=0.014)、腦干病變(OR:8.281,95%CI:1.989~34.472,P=0.004)及多病灶(OR:3.920,95%CI:1.261~12.181,P=0.018)與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情感淡漠相關。結(jié)論:1、情感淡漠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一種常見神經(jīng)精神癥狀,可單獨存在或與抑郁并存。2、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高齡、較低教育水平、糖尿病、神經(jīng)功能缺損嚴重、認知功能障礙、抑郁、病灶在腦干及多發(fā)病灶更容易發(fā)生情感淡漠。3、認知功能障礙、神經(jīng)功能缺損嚴重、病灶在腦干及多發(fā)病灶可能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發(fā)生的相關危險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43.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植榮;關于“情感淡漠”的評定[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7年06期
2 張俊紅;宋葆云;王曉燕;梁淑霞;;強化心理干預對帕金森合并情感淡漠患者的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年14期
3 劉惠群,郭揚波;情感淡漠的臨床意義及其評定研究[J];臨床薈萃;2002年07期
4 楊軍;王文敏;艾清龍;;帕金森病患者的情感淡漠及相關因素研究[J];國際神經(jīng)病學神經(jīng)外科學雜志;2010年06期
5 劉正琴;陳海波;;帕金森病情感淡漠的研究進展[J];神經(jīng)病學與神經(jīng)康復學雜志;2010年03期
6 陳文婷;;學習情感淡漠與拖延癥的心理辨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年07期
7 劉佳佳;李二鳳;趙燕燕;華平;于翠玉;劉衛(wèi)國;;帕金森病情感淡漠及相關因素研究[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9期
8 楊軍;艾清龍;;帕金森病的情感淡漠[J];國際神經(jīng)病學神經(jīng)外科學雜志;2008年01期
9 王東,高華,刁俊榮;伴精神癥狀的進行性多灶性白質(zhì)腦病一例[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4年02期
10 Glodzik-Sobanska L.;Slowik A.;Kieltyka A.;周永;;情感淡漠卒中患者的前額葉N-乙酰天冬氨酸含量減少[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神經(jīng)病學分冊);2006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高春嶺;無癥狀性腦梗死患者情感淡漠及相關性因素研究[D];四川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徐磊;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情感淡漠的發(fā)生率及相關因素研究[D];西南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朱昱;腦梗死患者的情感淡漠及其與認知障礙和抑郁的關系[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楊軍;帕金森病患者的情感淡漠及相關因素的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8年
5 劉正琴;帕金森病的情感淡漠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顧詩淵;Alzheimer病患者情感淡漠的神經(jīng)心理學及~1H-MRS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1731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7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