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高血壓高血脂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探討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高血壓高血脂的關系
【摘要】:目的探討腦梗死患者形成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高血壓高血脂的臨床關系。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在我門診部接受檢查的腦梗死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有無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高血壓高血脂例數(shù),并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高血壓患者所占比例為8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6.7%;觀察組高血脂患者所占比例為93.3%,大幅超過對照組的36.7%;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高血壓和高血脂是腦梗死患者形成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兩個危險因素,醫(yī)生在診斷過程中要密切關注腦梗死患者的血壓和血脂水平。
【作者單位】: 青島市91206部隊門診部;山東省即墨市人民醫(yī)院兒科;山東省即墨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兒科;
【關鍵詞】: 腦梗死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高血壓 高血脂
【分類號】:R743.33;R544.1;R589.2
【正文快照】: 0引言腦梗死是一種人體的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引發(fā)腦部缺血、缺氧而導致局部腦組織發(fā)生缺血性壞死或者腦軟化的疾病[1],在腦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高達75%。如果腦梗死得不到及時的診斷,會損傷患者的腦部周圍組織,導致偏癱、失語,甚至是死亡。為了提高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于芳蘋;趙迎春;顧彬;胡鈞;施青青;高丹宇;王宏;楊永益;;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嚴重程度與血脂水平的關系[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4年05期
2 張翠云;;H型高血壓與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宋海民;;喹硫平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療效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年11期
2 王f ;梅蕊;彭樊;呂路;榮晗;;改良通竅活血湯聯(lián)合丙戊酸鹽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年11期
3 周華;;喹硫平單用與合用碳酸鋰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的對比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年15期
4 高婷婷;;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對抑郁癥患者記憶功能、認知功能及療效的影響分析[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7年09期
5 丁玲;肖開提·蘇理旦;;喹硫平或奧氮平聯(lián)合丙戊酸鈉緩釋片治療維族雙相障礙精神病的療效研究[J];藥物評價研究;2017年05期
6 梁勇;余鑫銘;;丙戊酸鈉聯(lián)合喹硫平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的療效[J];中外醫(yī)療;2017年10期
7 劉莉莉;孫學勇;;丙戊酸鈉聯(lián)合喹硫平治療雙相障礙躁狂發(fā)作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7年03期
8 周顯華;陳娟紅;王天明;;阿立哌唑聯(lián)合丙戊酸鈉對雙相情感躁狂發(fā)作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響[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年04期
9 李健;;阿立哌唑和丙戊酸鈉治療雙相障礙躁狂發(fā)作效果比較[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7年04期
10 劉雪峰;;富馬酸喹硫平片與碳酸鋰聯(lián)合用藥方案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的臨床研究[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7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張雷;劉瑞珍;劉波;;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H型高血壓相關性分析的研究[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3年09期
2 汪小榮;郭民旺;楊峰;何龍錦;;甲鈷胺對H型高血壓腦梗死患者預后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年08期
3 張寶鈞;胡連根;;H型高血壓與急性腦梗死相關性研究[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年23期
4 周子權;;H型高血壓與急性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年28期
5 胡玉婷;魏秀娥;朱本亮;袁勇;;H型高血壓與復發(fā)性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年15期
6 任春娟;張旭東;張毅;李東燕;;腦梗死伴H型高血壓的臨床特征[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年08期
7 張玉杰;李淑娟;關明;胡文立;陳冬輝;;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壓與急性腦梗死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1年12期
8 谷萬丹;曲松濱;;急性腦梗死與頸動脈粥樣硬化及脂蛋白(a)的相關性研究[J];黑龍江醫(yī)學;2011年10期
9 ;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盧成內,殷建瑞;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頸部動脈血管形態(tài)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01年05期
2 吳明華,姜亞軍,Steven Davis;自發(fā)性頸部動脈撕裂癥4例臨床分析[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5年04期
3 許燦;呂紅濤;崔鳳珍;李玉環(huán);寧英民;;16排螺旋CT頸部動脈成像對頸部動脈血管病變篩查的應用及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年33期
4 康虹;;64排螺旋CT診斷頭頸部動脈變異的現(xiàn)狀及進展[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年05期
5 王彬;付強;許開元;胡國棟;高芳琴;朱浪濤;謝江其;;64層螺旋CT頭、頸部動脈掃描技術的應用[J];放射學實踐;2009年01期
6 祁吉;頭頸部動脈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J];國外醫(y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1984年05期
7 馬兆龍,朱理明;罕見的頸部動脈多發(fā)性過長、迂曲1例——兼論其所致的臨床癥狀[J];陜西新醫(yī)藥;1984年01期
8 范小萍;;128層螺旋CT在頸部動脈成像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年35期
9 陳新;周長圣;張軍;顧海峰;羅松;鄭玲;;雙源CT峰值跟蹤法頸部CTA掃描優(yōu)化方案初步探討[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1年04期
10 徐中曉;推拿所致頭頸部動脈剝離[J];國外醫(y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199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張紅;;探討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部位[A];第七屆全國顱腦及頸動脈超聲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2 劉子凡;許治強;匡永鋒;梁偉翔;;不同動脈系統(tǒng)TIA患者頸部動脈血流動力學改變及臨床意義[A];第九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記者 王阿敏;劇烈頭頸鍛煉有害[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2 杜善琪;老人頭頸鍛煉不當易發(fā)偏癱[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3 王瑩;霹靂性頭痛與椎動脈剝離[N];醫(yī)藥經濟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陳佼;16層CT顯示頸部動脈狹窄的初步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5年
2 程曉青;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診斷頭頸部動脈狹窄性病變的臨床應用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3 姜艷麗;3D-CE-MRA和DSA在頸部動脈狹窄閉塞性病變中的對比研究及MRI對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研究初探[D];蘭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098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0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