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中調控不同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對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
本文選題: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 + 腹腔鏡 ; 參考:《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年10期
【摘要】:目的探討術中維持不同的PET CO2值對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擇期全麻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的患者50例,年齡65~75歲,體重45~70kg,隨機均分為兩組,L組,術中通過調控呼吸參數維持氣腹后PET CO2在35~39mm Hg;H組,維持PET CO2在40~45 mm Hg,每組25例。記錄氣腹前5 min(T0)、氣腹后5min(T1)、15min(T2)、30min(T3)的PET CO2及VT、RR、氣道峰壓(Ppeak),同時于T0~T3時分別采集橈動脈血及頸內靜脈球部血行血氣分析,計算動-靜脈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腦氧攝取率(CERO2)。于術前1d及術后3d行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測(MMSE)、數字廣度(順、逆)、數字符號、循跡連線、詞匯流暢性和單詞辨認測試。結果與T0時比較,T1~T3時兩組Ppeak明顯升高,Da-jvO2、CERO2明顯降低;T1~T3時L組VT、RR明顯增快,T2、T3時PET CO2、PaCO2明顯升高;T2、T3時H組RR明顯增快,T1~T3時PET CO2、PaCO2明顯升高(P0.05)。與H組比較,L組T1~T3時VT明顯升高RR明顯增快,T2、T3時Ppeak明顯升高,T1~T3時PET CO2、PaCO2明顯降低,T3時Da-jvO2、CERO2明顯升高(P0.05)。與H組比較,L組術后3d單詞辨認明顯降低(P0.05)。與術前1d比較,術后3d兩組MMSE、數字廣度(逆)、數字符號、明顯降低循跡連線明顯升高,L組數字廣度(順)、詞匯流暢性單詞辨認明顯降低(P0.05)。結論術中調控PET CO2在40~45mm Hg可減輕老年患者腹腔鏡術后短時字詞記憶能力損害,改善POCD,且術中呼吸參數調整較平穩(wě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aintaining different PET CO2 values during operation on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ith choledocholithotomy and "T" tube drainage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fter pneumoperitoneum, PET CO2 was maintained in 35~39mm HgG H group and PET CO2 was maintained at 40 ~ 45 mm Hg in each group by adjusting respiratory parameters. 25 case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neumoperitoneum (Pneumoperitoneum). Five minutes before pneumoperitoneum and five minutes after pneumoperitoneum, the PET CO2 and VTV-RRR were recorded, and the peak airway pressure was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adial artery blood and the jugular blood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were collected for blood gas analysis during T0~T3, and the difference in blood oxygen content of arteriovenous blood (Da-jvO2) and cerebral oxygen uptake rate (CERO2P) were calculated. A simple mental state test was performed 1 day before operation and 3 days after operation, including MMSE, digit span (converse, inverse, digital symbol, trace line, lexical fluency and word recognition tes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 _ (0), Ppeak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t T _ (1) T _ (3) and PET CO _ (2) PaCO _ 2 in T _ (2) T _ (3)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 _ (2) T _ 3 group. The level of PET CO _ (2) PaCO _ (2) in T _ (1) T _ 3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 _ (2) T _ 3 group. The PET CO _ (2) PaCO _ 2 in T _ (2) T _ 3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 _ (2) T _ 3 group. Compared with H group, V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1~T3 in L group. Ppeak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 _ 2 and T _ 3. P0.05 increased in T _ (2) T _ (2) T _ (2) and PET CO _ (2) O _ (2) PaCO _ (2) in T _ (1) T _ (3) and Da-jvO _ (2) CERO2 in T _ (3). Compared with group H, the recognition of words in group 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H 3 days after operation (P 0.05). Compared with 1 day before operation, MMSE, digit span (inverse, digital symbol)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on the 3rd day after operation. The number span of group 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race line (P < 0.05), and the word recognition of lexical fluenc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L (P < 0.05). Conclusion Intraoperative regulation of PET CO2 in 40~45mm Hg can reduce the impairment of short-term word memory after laparoscopic surger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40~45mm, and adjust the respiratory parameters smoothly during operation.
【作者單位】: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麻醉科;桐城市人民醫(yī)院麻醉科;
【分類號】:R6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孫海峰;劉佩蓉;刁樞;;不同劑量尼莫地平對老年腹部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和腦氧代謝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年04期
2 廖婧華;林財珠;高友光;;氣腹對動脈血-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差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年08期
3 張富軍;羅艷;于布為;;術中調控PaCO_2對OPCAB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3期
4 錢怡寧,張茁,孟旭;心內直視手術患者圍術期認知功能的變化[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5年20期
5 李占芳;姜波;吳一鳴;陸誠;;三因素三水平呼吸參數在腹腔鏡手術全麻中的選用[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王鋼;李亞明;劉世清;梁凡;;老年人骨科術后急性精神障礙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4期
2 安淑芬;張楠;郭楠;;心臟直視術后并發(fā)精神障礙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J];河北醫(yī)藥;2011年03期
3 鄭秀瑾;魏紅;張誼;;腺樣體肥大患者的認知功能改變[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2期
4 徐誠實;岳云;;手術后認知功能障礙[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0年04期
5 曹丙玉;;加蘭他敏聯合尼莫地平預防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效果[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年22期
6 馮繼峰;;腹腔鏡手術二氧化碳氣腹的生理效應和肺功能保護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1年04期
7 蔣明;;不同劑量尼莫地平對老年腹部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和腦氧代謝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04期
8 李繼念;;胸腰椎手術患者硝普鈉或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壓的安全性[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年08期
9 何雪明;何文評;譚冠先;;婦科腹腔鏡手術不同氣腹壓力對患者氣道壓及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的影響[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剛蓮;易斌;崔劍;魯開智;陶國才;;老年患者全麻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分析[A];第十五次長江流域麻醉學學術年會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學學術年會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歐陽文;異氟醚對老齡大鼠學習記憶功能和海馬蛋白質組的影響[D];中南大學;2006年
2 周燕豐;GLUT4、PPP1Cgamma表達在肝移植圍術期胰島素抵抗中的作用[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威;體外循環(huán)術中局部腦氧飽和度與術后譫妄關系[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廖婧華;婦科腹腔鏡手術壓力控制通氣對通氣功能和二氧化碳分壓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翟永夷;較低水平控制性降壓對脊柱手術病人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D];青島大學;2011年
4 李冠;異氟醚對老齡大鼠學習記憶功能和海馬結構nNOS的影響[D];中南大學;2008年
5 修偉娜;抗哮喘傳統(tǒng)中藥椒目的現代藥學研究[D];延邊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光發(fā);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01年01期
2 郁慶;張曉慶;;60歲以上患者上腹部氣腹腔鏡對呼吸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年08期
3 楊萍,關建華,陳劍穎,王智勇,陳黎仙;保護性通氣策略治療ARDS的臨床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9期
4 曹建國;洪濤;聞大翔;皋源;萬燕杰;刁樞;李立志;杭燕南;孫大金;;老年患者術后精神和認知障礙的發(fā)病率及相關因素分析[J];上海醫(yī)學;2005年11期
5 李德明,劉昌,李貴蕓;“基本認知能力測驗”的編制及標準化工作[J];心理學報;2001年05期
6 錢金橋,楊炎華,周定邦,周文琪,吉勇;缺氧性肺血管收縮的細胞機制[J];醫(yī)學綜述;2005年04期
7 姜智,劉煥星,欒向東;兩次參數設定在機械通氣量調節(jié)和死腔通氣量計算中的應用[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03年01期
8 謝詠秋,蔡宏偉;低潮氣量通氣對非紫紺型先心病患兒心內直視術中呼吸力學及血氣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4年09期
9 孫永興;張雪松;李萍;宋曉麗;張炳熙;;吸入麻醉下不同P_(ET)CO_2對手術患者數量化腦電圖及聽覺誘發(fā)電位指數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5年12期
10 許永華,趙良,林兆奮,管軍,楊興易;壓力調節(jié)容量控制通氣方式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氣道壓力的影響[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4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詹英;王麗娜;蔡姝;李健;楊建平;;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監(jiān)測在腹腔鏡手術中的價值[J];上海醫(yī)學;2006年10期
2 張玉良;丁冬;張魁;劉晨;尹堯;;硬膜外阻滯麻醉聯合全麻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效果觀察[J];人民軍醫(yī);2011年09期
3 王偉;;婦科腹腔鏡手術中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和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的效果比較[J];吉林醫(yī)學;2011年21期
4 劉煥成;杜玉花;李勝德;;膽囊腹腔鏡手術中頸靜脈球壓力及相關因素對顱內壓的影響[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劉克猛;周惠明;趙年章;謝廣文;;不同麻醉方法對婦科腹腔鏡手術的麻醉效果觀察[J];現代醫(yī)院;2008年06期
6 王興高;劉平;余清河;曹自華;黎葵英;鄂蘇評;;腹腔鏡婦科手術的麻醉處理[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6年08期
7 陳業(yè)松;;不同麻醉方式用于下腹部腹腔鏡手術的探討[J];廣東醫(yī)學;2010年12期
8 周森;葉文艷;何國棟;;SLIPA喉罩對腹腔鏡手術氣腹前后氣道壓力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年21期
9 吳文玉;湯安俊;王仁軍;;SLIPA喉罩通氣全身麻醉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11年01期
10 章艷君;劉金柱;;全憑靜脈麻醉下小兒腹腔鏡手術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響[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樹立;李龍;謝華偉;王文曉;張金山;崔龍;;腹腔鏡手術在小兒腹部囊性占位病變治療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2 鄭嵐;;腹腔鏡手術致臂叢神經損傷的探討[A];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肖家全;張大宏;丁青;白虹;任黎剛;祁小龍;茅夏娃;劉鋒;鄒強;樓水鑫;章越龍;章偉;;腹腔鏡在有手術史患者中應用的可行性探討[A];2008年浙江省泌尿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徐曉武;朱玲華;朱一平;嚴加費;陳其龍;季科煒;嚴煥軍;牟一平;;腹腔鏡胰體尾切除術治療胰源性門脈高壓[A];浙江省微創(chuàng)外科學術交流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微創(chuàng)外科學分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黃金獅;陳快;戴康臨;陶俊峰;賴勇強;陶強;;腹腔鏡與開腹Ladd手術治療新生兒腸旋轉不良臨床比較[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6 李國祥;;腹腔鏡外科的臨床研究進展[A];2007年貴州省醫(yī)學會外科分會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季科煒;朱一平;蔡小燕;孫曉東;許斌;陳定偉;牟一平;;腹腔鏡在診治不明原因CA199升高患者中的價值[A];浙江省微創(chuàng)外科學術交流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微創(chuàng)外科學分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葉再元;;腹腔鏡手術在消化道疾病中的應用[A];浙江省微創(chuàng)外科學術交流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微創(chuàng)外科學分會成立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張連陽;劉寶華;陳金萍;文亞淵;童衛(wèi)東;何渝軍;;全結腸切除術治療結腸慢傳輸性便秘: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的比較[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中國科協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張琦;;腹腔鏡婦科手術對呼吸、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新樺;腹腔鏡手術添助手[N];醫(yī)藥經濟報;2004年
2 胡德榮;我國腹腔鏡手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3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林夕夕;手助腹腔鏡——用最好的“器械”做手術[N];健康時報;2006年
4 米玉霞邋李自立;岷陽衛(wèi)生院開展腹腔鏡手術獲成功[N];定西日報;2007年
5 楊麗佳;手術創(chuàng)傷不能只用傷疤長短衡量[N];健康報;2006年
6 葉龍杰;腹腔鏡手術越來越精細[N];健康報;2007年
7 羅剛;腹腔鏡手術也須準入[N];健康報;2006年
8 吳志 葛建偉;闌尾炎腹腔鏡手術“藏起”瘢痕[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9 張忠霞;美成功實施世界首例小兒肝臟腹腔鏡手術[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穆晶晶;腹腔鏡手術是今后腹腔手術的發(fā)展方向[N];保健時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剛;腹腔鏡及二氧化碳氣腹對腹內感染影響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2 張璐璐;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流行病學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鄭明偉;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的實驗與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鄭雪詠;1.腹腔鏡肝葉切除動物(兔)模型的建立及實驗研究 2.刮吸斷肝法應用于腹腔鏡下解剖性肝葉切除的臨床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5 王振元;核因子-κB表達與體外循環(huán)腦損傷及術后神經精神功能障礙的關系[D];山東大學;2009年
6 王震宇;三階段中西醫(yī)結合微創(chuàng)治療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方案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姜軍;結腸次全切除聯合改良Duhamel術治療頑固性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8 蔡遜;CO_2氣腹對胃腸動力和胃腸激素影響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徐輝;CO_2氣腹對正常及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大鼠S-100、NSE 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響[D];昆明醫(yī)學院;2006年
10 戴益;腹腔鏡和開腹肝臟切除術對機體急性創(chuàng)傷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季必宏;腹腔鏡肝切除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臨床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2 李楊鈞;腹腔鏡與開腹胰體尾切除術治療胰腺良性疾病的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3 常大鑫;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劉海濱;腹腔鏡全結腸切除術的臨床應用[D];山東大學;2006年
5 但震宇;高脂血癥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前后凝血和纖溶分子標志物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邱鵬;ZEUS麻醉機在循環(huán)緊閉模式下行腹腔鏡手術中監(jiān)測呼氣末二氧化碳的精確性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李友偉;腹腔鏡手術對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分子標志物及凝血纖溶系統(tǒng)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陶有茂;老年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9 李娜;復合保溫對腹腔鏡手術病人應激反應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8年
10 王永;塞來昔布、加巴噴丁用于腹腔鏡手術術后鎮(zhèn)痛的臨床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25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92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