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術后下呼吸道感染調(diào)查與預防抗菌藥物選擇研究
本文選題:全身麻醉 切入點:下呼吸道感染 出處:《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年2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調(diào)查全身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臨床特征及預防抗菌藥物的選擇策略,以有效控制感染。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679例外科手術全身麻醉患者臨床資料,調(diào)查其下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和感染相關因素;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進行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679例患者中全身麻醉后共有39例發(fā)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為5.74%;神經(jīng)外科患者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率為11.66%,顯著高于其他手術科室;679例樣本中分離出615例病原菌,其中革蘭陽性菌116株占18.86%、革蘭陰性菌488株占79.35%、其他病原菌11株占1.79%;替考拉寧、萬古霉素和頭孢曲松對下呼吸道感染革蘭陰性菌耐藥率較低;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和阿米卡星對下呼吸道感染革蘭陽性菌耐藥率較低。結論了解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相關因素,并分析病原菌種類和耐藥性,是制定合理預防藥物的依據(jù)之一。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and the choic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to control infection effectivel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79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anesthesia during surgery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4 were col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infection,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their resistance to common antimicrobial agents. SPSS17.0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there were 39 case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in 679 patien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after anesthesia was 11.6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679 samples from other surgical departments. Among them, 116 strains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accounted for 18.86%, 488 strains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accounted for 79.35%, 11 strains of other pathogens accounted for 1.79%, teicoplanin, vancomycin and ceftriaxone were low resistant to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he resistance rate of meropenem and amikacin to gram-positive bacteria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as low. Conclusion to understand the related factor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anesthesia and to analyze the type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s one of the bases for making rational preventive drugs.
【作者單位】: 濱州市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Y2006C02)
【分類號】:R44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秀玲,羅艷霞;醫(yī)院下呼吸道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對策[J];現(xiàn)代護理;2002年11期
2 趙慶東,白露,張曉霞;氟羅沙星治療下呼吸道感染40例[J];黑龍江醫(yī)學;2002年05期
3 韓海英;手術后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2年06期
4 王樹云,戴月芬;嗜麥芽窄食單胞菌下呼吸道感染30例臨床分析[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02年01期
5 楊方源;非洲兒童下呼吸道感染379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年04期
6 郭洪寅;抗下呼吸道感染藥物使用情況調(diào)查[J];河北醫(yī)藥;2003年05期
7 劉蓬蓬,翟贊亮,王娟;頭孢吡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國抗感染化療雜志;2003年03期
8 張軍波,陳曉琴;洛美沙星治療下呼吸道感染60例[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03年01期
9 孟巧珍;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調(diào)查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原醫(yī)刊;2003年08期
10 湯洪亮,王婭麗,羅艷;外科ICU內(nèi)下呼吸道感染狀況分析[J];四川醫(yī)學;200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方志仙;呂曉東;;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與成人下呼吸道感染關系的探討[A];華東地區(qū)第13屆中青年呼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段建明;;淮南礦區(qū)下呼吸道感染非發(fā)酵革蘭陰性桿菌耐藥性監(jiān)測[A];第三屆重癥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向朝陽;;醫(yī)院下呼吸道感染的護理對策[A];全國醫(yī)院感染護理新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崔文玉;閆世明;李俊峰;馮麗娜;孫雪娟;;肺結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藥敏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杜鳳芹;王占國;張瑞芳;齊婭麗;楊曉婭;;顱腦手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三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6 王燕;楊玉;洪茜萍;陳哲;;嗜麥芽窄食單胞菌下呼吸道感染28例分析[A];第七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呼吸病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二)[C];2004年
7 劉蓉;陳秀平;秦超;關艷敏;崔建立;于維琴;;108例肺結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11屆全國內(nèi)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8 秦文同;;150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診療體會[A];中國民政康復醫(yī)學第四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3年
9 游杰;楊素媛;張洪霞;;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調(diào)查分析[A];2008年中國嶺南護理學術講壇論文集[C];2008年
10 姜良鐸;郝瑞福;史利卿;焦楊;劉娟;王成祥;楊效華;黃娟;周麗珍;周平安;董建華;杜懷棠;;肺腸同治治療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A];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內(nèi)科學會第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于海源;難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療有新途徑[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2 羅剛邋通訊員 黃余紅 王繼榮;治療下呼吸道感染:走出中國道路[N];健康報;2007年
3 李建生;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特點與治療[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4 傅德明;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下呼吸道感染[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5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性下呼吸道感染療效確切[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6 徐長于;治呼吸道感染:分上下 分內(nèi)外[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1年
7 副主任醫(yī)師 魏開敏;甲硝唑輔治下呼吸道感染效佳[N];大眾衛(wèi)生報;2006年
8 魏開敏;甲硝唑治下呼吸道感染效佳[N];健康報;2006年
9 魏開敏;甲硝唑輔助治療下呼吸道感染[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10 ;急性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一)[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曉群;血清降鈣素原在成人社區(qū)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應用的探討[D];南昌大學;2009年
2 楊錫光;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診斷上的應用[D];南昌大學;2008年
3 章登飛;治療下呼吸道感染藥物的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D];山東大學;2009年
4 曾金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養(yǎng)和藥敏結果分析[D];昆明醫(yī)學院;2007年
5 郭劍;重癥監(jiān)護室氣管切開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關因素綜合分析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6 吳升;口腔脫污染聯(lián)合胃腸動力藥預防老年人醫(yī)院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張瑾;住院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監(jiān)測及耐藥譜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8 樊慧珍;下呼吸道感染常見致病菌基因診斷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9 王大璇;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體檢測中的應用[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郭勇;大學附屬醫(yī)院秋冬季社區(qū)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調(diào)查[D];南昌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65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565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