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0.1mm PTFE生物相容性的新西蘭兔實驗模型
本文關鍵詞: 心瓣膜 生物相容性 聚四氟乙烯 新西蘭兔 出處:《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建立評估0.1 mm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新型肺動脈瓣材料生物相容性實驗的新西蘭兔實驗模型。方法選取42只3 kg左右的新西蘭成年兔,應用氯胺酮35 mg/kg和右旋美托咪啶0.25 mg/kg肌注麻醉,部分上段開胸,右心室流出道預置荷包,0.1 mm PTFE瓣膜材料經荷包中央小切口植入右心室,收緊荷包并打結完成操作,術后給予吸氧監(jiān)護直至完全清醒。結果 42只新西蘭成年兔接受了手術,死亡6只,其中2只死于麻醉藥物的探索階段,1只死于術后氣胸,其余3只分別于術后5天、7天和8天死亡。經解剖發(fā)現植入瓣膜材料周圍有血栓形成,調整術后抗凝治療方案后無死亡發(fā)生。其余36只新西蘭成年兔體重增長,完成整個實驗過程。結論新西蘭兔適合作為0.1 mm PTFE瓣膜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的動物模型,優(yōu)點是避免了氣管插管和體外循環(huán),氣胸發(fā)生率低。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New Zealand rabbit model to evaluate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a new type of pulmonary valve material containing 0.1 mm PTFE. Methods 42 New Zealand adult rabbits of about 3 kg were selected. Ketamine 35 mg/kg and dexmetidine 0.25 mg/kg were intramuscularly injected into the right ventricle. The upper part of the chest was opened and the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was preset with a 0.1 mm PTFE valve material. The right ventricle was implanted into the right ventricle through a small incision in the center of the purse. After the operation, 42 New Zealand adult rabbits were operated on, 6 of them died, 2 of them died of pneumothorax during the exploratory stage of anaesthesia, and 1 died of pneumothorax after operation. The other 3 died on 5 days, 7 days and 8 days, respectively. Thrombus around the implanted valve material was found, and no death occurred after adjustment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The remaining 36 New Zealand adult rabbits gained weight. Conclusion New Zealand rabbit is a suitable animal model for biocompatibility study of 0. 1 mm PTFE valve material, which has the advantage of avoiding tracheal intubation and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nd the incidence of pneumothorax is low.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心血管中心;
【分類號】:R318.0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P.Aljama;生物相容性[J];透析與人工器官;1997年02期
2 李奮,周愛卿,陳名武,高偉,余志慶,張忠德;國產房間隔缺損堵塞裝置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2年06期
3 曲超;人工晶狀體的生物相容性[J];國外醫(yī)學.眼科學分冊;2003年03期
4 夏亞一,陳峰,王天民;鎳鈦形狀記憶合金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進展[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04年03期
5 何明忠,王勝,賴國旗,韓志剛,潘永全,譚毅;醫(yī)用外科拉鏈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4年06期
6 江捍平,王大平,阮建明,朱偉民;納米羥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5年10期
7 汪光曄;張春才;許碩貴;蘇佳燦;;鎳鈦形狀記憶合金生物相容性的概況[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6年04期
8 謝東;翁亞軍;黃楠;;鈦氧膜生物相容性與生物活性的研究與應用[J];功能材料;2007年04期
9 吳琳;徐興祥;李波;王祿增;戚忠政;曹小明;田沖;張勁松;;泡沫碳化硅的生物相容性[J];材料研究學報;2008年01期
10 李新昌;陳俊英;徐莉;黃楠;;氧化鈦薄膜表面羥基活化能力及對生物相容性的影響[J];功能材料;2008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潂鵬;向慧玲;李亞靜;呂曉龍;;聚偏氟乙烯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30次學術年會暨生物醫(yī)學工程前沿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黃建琴;劉振;;聚烯烴中空纖維膜生物相容性改性的研究進展[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2分冊)[C];2010年
3 張鵬;蘇佳燦;許碩貴;;鎳鈦形狀記憶合金的表面改性對其生物相容性的影響[A];2008年上海市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彭燦;胡杰;袁磊;柯鵬;許佳;趙品;;比較不同鼠齡來源的脫細胞真皮的生物相容性的實驗研究[A];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5 匡曄;趙智平;徐賽龍;;靜電紡絲法制備水滑石復合纖維薄膜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6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6 吳漢江;張文斌;姚本棧;胡廣偉;周藝群;張文斌;;脫細胞牛心包引導骨再生膜材料的制備及生物相容性、降解性研究[A];2004年中國口腔頜面修復重建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7 弋峰;陸建巍;郭朝霞;于建;;可溶性雞蛋殼膜蛋白共混改性及其復合膜生物相容性研究[A];2006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李箭;陳瑩;;不同表面形狀的可吸收材料在兔肌肉中的早期生物相容性研究[A];第六屆西部骨科論壇暨貴州省骨科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9 楊蘋 ;周紅芳 ;冷永祥 ;王進 ;陳俊英 ;萬國江 ;孫鴻 ;黃楠;;非晶碳膜的表面潤濕性對生物相容性的影響[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04年
10 楊小紅;;Ⅱ型膠原基質海綿和基質膜的材料特性與生物相容性比較[A];第九屆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徐錚奎 編譯;研發(fā)植入新材料應關注生物相容性[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2 徐錚奎;醫(yī)療器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N];醫(yī)藥經濟報;2007年
3 沈穎 蘇京平;北京友誼醫(yī)院推出評價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新方法[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4 實習生 范圓圓;人類未來會不會變成“芯片人”?[N];科技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鈺;新型低彈性模量鈦合金TiNbZrTaSi生物相容性及骨整合能力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趙冰凈;3D打印Ti-6Al-4V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6年
3 陳秀麗;溫敏性纖維素納米晶須的可控聚合與生物相容性評價[D];華中科技大學;2016年
4 袁勃;兩性離子嵌段共聚物結構設計、制備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5 翁曉軍;多孔鈦鈮合金表征及生物相容性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6 李泳;多孔鈦鈮合金的表征、生物相容性及在缺損性植骨中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7 趙之明;新型人工肝材料—丙烯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生物相容性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劉金成;新型聚氨酯材料人工心臟輔助裝置的研制及生物相容性評價[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9 韓平;兔膀胱細胞外基質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學特性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10 周康;可攜式人工泵肺的生物相容性評價[D];中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權昌;新型可膨脹PMMA骨水泥的研發(fā)及其理化性質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丁瓊瓊;摻鋅羥基磷灰石涂層的制備及其耐腐蝕性、生物相容性評價[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3 劉星辰;脫細胞氣管基質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4 杜亞偉;骨科植入聚醚醚酮材料的表面改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5年
5 張葉敏;雙酶交聯明膠/殼聚糖互穿網絡生物水凝膠的制備與表征[D];東南大學;2015年
6 宋琳琳;Mg-Zn-Sr骨植入材料的制備及其降解性能與生物相容性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7 蓋立婷;聚乳酸復合物預成乳牙根管樁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8 胡燦;CaO/ZnO核-殼結構納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9 吳鋒;醫(yī)用不銹鋼表面透明質酸/多巴胺涂層的制備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10 韓知為;鎂合金表面PA-LBL涂層增強耐蝕性與生物相容性評價[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549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554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