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1在涎腺腺樣囊性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功能
發(fā)布時間:2017-09-30 01:00
本文關鍵詞:ID1在涎腺腺樣囊性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功能
更多相關文章: 涎腺腺樣囊性癌 ID1 實時熒光定量PCR si RNA
【摘要】:腺樣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唾液腺惡性腫瘤之一,它浸潤性極強,術后易復發(fā),是頭頸部最具破壞性和不可預見性的腫瘤[1]。因而尋找有效的治療靶標對于改善涎腺腺樣囊性癌的治療及預后至關重要。DNA結合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1,ID1),該基因可編碼螺旋-環(huán)-螺旋蛋白(HLH),HLH蛋白可抑制DNA結合及轉錄激活能力,在細胞生長、衰老和分化等生物學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多種腫瘤中都有發(fā)現(xiàn)ID1基因的異常表達,ID1發(fā)揮著類似于癌基因的作用,參與了腫瘤的生長、分化、侵襲及轉移。本課題通過基因測序和生物學信息分析發(fā)現(xiàn)涎腺腺樣囊性癌的差異表達基因ID1,進而研究ID1在涎腺腺樣囊性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功能。研究分為兩個部分,分述如下:一、涎腺腺樣囊性癌差異表達基因篩選及其臨床意義目的:篩選涎腺腺樣囊性癌中差異表達基因并分析其臨床意義。方法:對涎腺腺樣囊性癌高、低轉移細胞(SACC-M、SACC-2)提取細胞總RNA,送至蘇州眾信生物有限公司采用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進行RNA測序,對測序結果進行生物學信息分析,篩選SACC細胞的差異表達基因。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ID1在SACC細胞中的表達量,驗證測序結果。通過收集68例涎腺腺樣囊性癌組織和50例對應的癌旁正常組織標本,采用免疫組化染色實驗研究ID1在涎腺腺樣囊性癌臨床樣本中的表達情況。結果:基因測序結果顯示ID1在SACC-M細胞中的表達明顯高于SACC-2。GO富集分析顯示SACC-M相對SACC-2表達上調的基因大部分都是和細胞移動黏附能力相關的基因,包括基因ID1。實時熒光定量PCR結果顯示ID1在SACC-M中的表達明顯高于SACC-2。免疫組化染色實驗結果顯示ID1在涎腺腺樣囊性癌組織樣本中的表達明顯高于癌旁正常組織的樣本。結論:ID1在涎腺腺樣囊性癌中特異性高表達,且與涎腺腺樣囊性癌的高轉移有關。二、ID1對涎腺腺樣囊性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目的:研究ID1對涎腺腺樣囊性癌細胞增殖、侵襲及遷移能力的影響。方法:Real-time PCR檢測si RNA轉染SACC-M細胞后ID1的表達情況。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實驗研究ID1表達被抑制后SACC-M細胞增殖能力的變化。分別使用Transwell細胞遷移及侵襲實驗研究ID1表達下調后SACC-M細胞遷移及侵襲能力的變化。結果:Real-time PCR結果顯示si RNA干擾后ID1在SACC-M中的表達量下降。CCK-8實驗結果表明si RNA干擾組SACC-M細胞增殖能力明顯弱于陰性對照組。平板克隆形成實驗結果顯示si RNA干擾ID1的表達后,SACC-M細胞增殖能力隨之下降。Transwell細胞遷移及侵襲實驗研究結果表明,ID1表達下調后,SACC-M細胞的遷移、侵襲能力也隨之下降。結論:ID1對涎腺腺樣囊性癌細胞(SACC-M)的增殖、侵襲及遷移起促進作用。
【關鍵詞】:涎腺腺樣囊性癌 ID1 實時熒光定量PCR si RNA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9.8
【目錄】:
- 附錄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1
- 第一部分 涎腺腺樣囊性癌差異表達基因篩選及其臨床意義11-30
- 材料與方法11-17
- 結果17-24
- 討論24-30
- 第二部分 ID1對涎腺腺樣囊性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30-41
- 材料與方法30-33
- 結果33-37
- 討論37-41
- 結論41-42
- 參考文獻42-46
- 綜述46-58
- 參考文獻55-58
- 致謝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孫麗麗;李學農;劉國炳;;Id1/Id3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對子宮內膜癌細胞生物學的作用[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2 張品品;王愷;;DNA芯片技術及其應用[J];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呂春堂;周中華;;涎腺腺樣囊性癌生物學特性與生物治療[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9年03期
4 蔣金艷;夏麗麗;朱志宇;呂迪;陳宇;;涎腺腺樣囊性癌的研究進展[J];口腔生物醫(yī)學;2010年03期
5 李媛;劉源;周峻;董紹忠;金巖;;Id1在腺樣囊性癌的表達及與腫瘤血管生成相關性研究[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年06期
6 沈祖培,高佳;GO法原理和改進的定量分析方法[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6期
7 屠康,喻輝,郭政,李霞;GO功能類與基因差異表達的關聯(lián)規(guī)則挖掘算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4年08期
8 曹文君;李運明;陳長生;;基因表達譜富集分析方法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通訊;2008年06期
9 占愛瑤;羅培高;;DNA測序技術概述[J];生物技術通訊;2011年04期
10 劉振波;;DNA測序技術比較[J];生物學通報;2012年07期
,本文編號:945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9451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