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釋氧納米仿生支架復合軟骨細胞構建顳頜關節(jié)
本文關鍵詞:自體釋氧納米仿生支架復合軟骨細胞構建顳頜關節(jié)
更多相關文章: 納米復合物 軟骨細胞 下頜骨髁狀突 組織工程 生物材料 納米材料 自體釋氧納米仿生支架復合軟骨細胞 顳頜關節(jié)髁狀突骨折 不同類型骨折 增殖 凋亡 軟骨內成骨
【摘要】:背景:將自體釋氧納米仿生支架復合軟骨細胞在模擬微重力下復合培養(yǎng)構建的活性組織工程骨,不僅具有優(yōu)良成骨的潛在特性,而且具有自體釋氧功能,能有效防止早期血管化不足缺氧導致的移植失敗。目的:觀察自體釋氧納米仿生支架復合軟骨細胞修復不同類型顳頜關節(jié)髁狀突骨折的效果。方法:將30只SD大鼠隨機分為3組,每組10只,其中1組為正常對照,實驗1組建立顳頜關節(jié)髁狀突縱行骨折模型,植入自體釋氧納米羥基磷灰石/殼聚糖支架與軟骨細胞;實驗2組建立顳頜關節(jié)髁狀突橫斷骨折模型,植入自體釋氧納米羥基磷灰石/殼聚糖支架與軟骨細胞。植入后1,3,6周,采用免疫熒光法檢測增殖細胞核抗原陽性細胞數,使用TUNEL法檢測軟骨細胞凋亡情況,采用RT-PCR方法檢查軟骨內成骨標志物Ⅱ型膠原、促軟骨形成基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結果與結論:(1)實驗1組、實驗2組不同時間點的增殖細胞核抗原陽性細胞數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植入后3,6周的軟骨細胞凋亡數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植入后3,6周的Ⅱ型膠原、促軟骨形成基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2)實驗1組植入后3,6周的增殖細胞核抗原陽性細胞數低于實驗2組(P0.05),植入后3周的軟骨細胞凋亡數低于實驗2組(P0.05),植入后3,6周的Ⅱ型膠原、促軟骨形成基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高于實驗2組(P0.05);(3)結果表明:自體釋氧納米仿生支架復合軟骨細胞修復不同類型顳頜關節(jié)髁狀突骨折有著一定的差異性。
【作者單位】: 海南省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關鍵詞】: 納米復合物 軟骨細胞 下頜骨髁狀突 組織工程 生物材料 納米材料 自體釋氧納米仿生支架復合軟骨細胞 顳頜關節(jié)髁狀突骨折 不同類型骨折 增殖 凋亡 軟骨內成骨
【分類號】:R318.08;R782
【正文快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鄒枕瑋;鄭啟新;;脊髓組織工程中仿生支架材料的研究進展[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06年06期
2 ;科學家研制出新型骨組織仿生支架材料[J];功能材料信息;2014年02期
3 魏雨;紀瓔;肖琳琳;計劍;;具有內皮細胞選擇性的細胞膜仿生支架材料的研究[J];高分子學報;2010年12期
4 郇松瑋;姚平;劉寧;趙劍豪;吳昊;黃浩;查振剛;;左旋聚乳酸/殼聚糖/羥基磷灰石復合仿生支架修復骨缺損的實驗[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13年06期
5 吳懋亮;史振升;朱東波;;仿生支架力學性能測試與分析[J];中國機械工程;2006年S2期
6 姚軍;盧世璧;;軟骨組織工程生物仿生支架研究[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林建華;賴建明;林文平;吳朝陽;許勝貴;;膠原-殼聚糖/膠原-納米羥基磷灰石仿生支架材料的制備及其生物相容性檢測[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2年08期
8 李莉敏,郭桂芳,胡慶夕,吳懋亮;面向骨組織工程的三維仿生支架的微觀結構研究[J];中國制造業(yè)信息化;2005年04期
9 李祥;李滌塵;張彥東;盧秉恒;;骨組織微結構觀察分析及仿生支架立體光固化間接制造[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6年02期
10 耿銳;宋方龍;胡翰生;崔維頂;范衛(wèi)民;;絲素/β-TCP三層一體化高仿生支架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評價[J];江蘇醫(yī)藥;2014年09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鄒爭春 劉蘋;新型仿生支架材料解決人體骨缺損修復難題[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尤飛;面向骨組織工程的仿生支架建模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2 范志海;絲素蛋白仿生支架調控嗅鞘細胞生物學行為[D];蘇州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劉海霞;促進心肌細胞生長和心肌片層形成的仿生支架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2 郇松瑋;左旋聚乳酸/殼聚糖/羥基磷灰石復合仿生支架修復大段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耿銳;絲素/β-磷酸三鈣三層一體化高仿生支架的相關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曾文;NGF殼聚糖微球—高仿生支架緩釋系統(tǒng)的制備及其促神經損傷修復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5 崔運利;ColⅡ-CS-HA-PVA軟骨仿生支架的制備[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149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91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