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下頜偏斜及早期治療對SD大鼠下頜生長發(fā)育影響的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8 09:47
功能性下頜偏斜是一種常見的錯牙合畸形表現形式,臨床上常伴發(fā)于單側后牙反牙合。功能性下頜偏斜患者在下頜的閉口運動過程中,常由于口內異常功能環(huán)境因素的存在,下頜發(fā)生側向旋轉移位,可導致咬合關系、顳頜關節(jié)、頜骨肌肉等功能病變,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功能性下頜偏斜在兒童生長發(fā)育早期出現以后,若不予以治療,常不能自行糾正,隨著生長發(fā)育的進行,顳下頜關節(jié)將進行病理性重建,會出現顏面不對稱和下頜偏斜逐漸加重。但關于功能性下頜偏斜對下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特別是功能性偏斜是否會導致下頜骨結構不對稱,諸多臨床研究結果爭議較大。而通過早期治療,患者下頜原有的生長方式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適應性變化,目前尚不明確。因此,本研究以4周齡SD大鼠為實驗對象,通過建立功能性下頜偏斜動物實驗模型,評價功能性下頜偏斜對下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以及早期治療前后下頜的適應性改建過程,以期為功能性下頜偏斜的早期干預及后續(xù)治療措施提供客觀依據。本研究分三部分:1、大鼠功能性下頜偏斜實驗模型的建立選取60只4周齡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3組:偏斜組24只,偏斜恢復組12只,對照組24只。經佩戴上中切牙冠套建立功能性下頜偏斜動物實驗模型,偏斜組和...
【文章來源】:重慶醫(yī)科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驗設計:即上前牙冠套設計
4周 5周 6周 7周 8周偏斜偏斜驗階段,偏斜組、偏斜恢復組及對照組大鼠的體重變化圖ody weight in control, shift and recovery groups over time切點運動軌跡的描述照組大鼠運動軌跡的形態(tài)特征組大鼠在口腔靜止狀態(tài)時上下頜中線一致,咀嚼方式見(圖嚼時下頜切點的運動軌跡偏向左側及偏向右側的頻率幾乎相
1 周閉口時下切點的運動軌跡(冠狀面觀),可見運動軌跡偏向偏斜ible movement of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1 weeks with the apshowing displace towards left side復組大鼠運動軌跡的形態(tài)特征組大鼠在剛拆除裝置時,下頜切點的運動軌跡仍較多的偏向移,逐漸向中線靠攏;到裝置拆除 1 周時,其運動軌跡基本。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早期上頜擴弓糾正單側后牙反改善功能性下頜偏斜[J]. 李楠,段銀鐘,耿春艷,何玉宏.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6(02)
[2]上頜擴弓治療糾正早期功能性下頜偏斜[J]. 李楠,段銀鐘,耿春艷,何玉宏.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6(03)
[3]兒童單側后牙反患者下頜及顳頜關節(jié)的對稱性研究[J]. 倪琳,丁寅,羅頌椒. 口腔醫(yī)學. 2005(06)
[4]應力在髁突軟骨改建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機制[J]. 高國杰. 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 2003(01)
[5]成人單側后牙反患者下頜及顳頜關節(jié)的對稱性[J]. 倪琳,丁寅,王艷清,陳琳.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2(14)
[6]單側后牙反合早期治療前后牙頜結構變化的研究[J]. 賈綺林,傅民魁.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1995(05)
[7]大鼠下頜髁突生長發(fā)育的組織學和組織化學研究[J]. 饒躍,羅頌椒,肖邦良. 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 1990(01)
本文編號:3368285
【文章來源】:重慶醫(yī)科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驗設計:即上前牙冠套設計
4周 5周 6周 7周 8周偏斜偏斜驗階段,偏斜組、偏斜恢復組及對照組大鼠的體重變化圖ody weight in control, shift and recovery groups over time切點運動軌跡的描述照組大鼠運動軌跡的形態(tài)特征組大鼠在口腔靜止狀態(tài)時上下頜中線一致,咀嚼方式見(圖嚼時下頜切點的運動軌跡偏向左側及偏向右側的頻率幾乎相
1 周閉口時下切點的運動軌跡(冠狀面觀),可見運動軌跡偏向偏斜ible movement of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1 weeks with the apshowing displace towards left side復組大鼠運動軌跡的形態(tài)特征組大鼠在剛拆除裝置時,下頜切點的運動軌跡仍較多的偏向移,逐漸向中線靠攏;到裝置拆除 1 周時,其運動軌跡基本。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早期上頜擴弓糾正單側后牙反改善功能性下頜偏斜[J]. 李楠,段銀鐘,耿春艷,何玉宏.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6(02)
[2]上頜擴弓治療糾正早期功能性下頜偏斜[J]. 李楠,段銀鐘,耿春艷,何玉宏.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6(03)
[3]兒童單側后牙反患者下頜及顳頜關節(jié)的對稱性研究[J]. 倪琳,丁寅,羅頌椒. 口腔醫(yī)學. 2005(06)
[4]應力在髁突軟骨改建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機制[J]. 高國杰. 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 2003(01)
[5]成人單側后牙反患者下頜及顳頜關節(jié)的對稱性[J]. 倪琳,丁寅,王艷清,陳琳.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2(14)
[6]單側后牙反合早期治療前后牙頜結構變化的研究[J]. 賈綺林,傅民魁.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1995(05)
[7]大鼠下頜髁突生長發(fā)育的組織學和組織化學研究[J]. 饒躍,羅頌椒,肖邦良. 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 1990(01)
本文編號:33682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3682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