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中切牙斜形折裂修復設計的有限元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23 17:48
目的:通過三維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上頜中切牙斜形折裂采用不同方式修復后的應力分布。方法:利用CBCT及三維有限元軟件,建立上頜中切牙斜形折裂的有限元模型,并對缺損牙按照3種修復方法建模,分析各組模型在側向力下的Von Mises等效應力和最大主應力分布與峰值。結果:(1)同種折斷模式下,剩余牙體組織等效應力值:纖維樁核冠組最大,5 mm髓腔固位冠組最小;修復體等效應力值:鑄造樁核冠組最大,纖維樁核冠組最小;纖維樁核冠組粘結層的等效應力峰值最高。(2)隨著肩領高度增加,剩余牙體組織等效應力均減小,纖維樁核冠組和鑄造樁核冠組比髓腔固位冠組遞減率更大;且舌側肩領高度增加比唇側肩領高度增加所造成的剩余牙體組織等效應力遞減率更大。結論:完整且高度足夠的牙本質肩領是上前牙大面積缺損時采用纖維樁核冠和鑄造樁核冠修復的必要條件,當牙本質肩領不完整時,舌側肩領比唇側肩領更有利于提高殘根的抗折性。當上頜中切牙斜形折裂,肩領不完整時,采用髓腔固位冠修復的應力分布優(yōu)于樁核冠,其中固位體深度為5 mm的髓腔固位冠可能是最佳修復方式;若采用樁核冠修復,鑄造樁核冠比纖維樁核冠更有利于剩余牙體組織應力均勻分布。
【文章來源】:口腔醫(yī)學研究.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方法修復斜形折裂上頜中切牙Von Mises應力分布
剩余牙體組織牙本質的應力分布情況
建立上頜中切牙斜行冠折模型,設定CEJ處牙體高度為0 mm,唇-舌側剩余牙體高度為:0-1、0-2、2-0、1-0 mm.對缺損模型按照不同修復方法建立5組模型:A:纖維樁核冠組;B:鑄造樁核冠組;C:3 mm深度髓腔固位冠組;D:4 mm深度髓腔固位冠組;E:5 mm深度髓腔固位冠組。纖維樁核冠和髓腔固位冠模式圖見圖2。圖2 纖維樁核冠及髓腔固位冠修復模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椅旁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輔助制作嵌體冠粘接修復大面積缺損根管治療牙的利與弊[J]. 包旭東.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8 (04)
[2]有限元分析上頜中切牙唇、舌向斜形缺損后纖維樁核冠修復三維模型的應力分布[J]. 蔡躍,黃英,張慧,郭玲.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7(30)
[3]牙本質肩領高度對上頜中切牙應力影響的三維有限元研究[J]. 康成容,魏素華,周折沖,吳妹娟,張美超,潘宣. 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 2016(01)
[4]樁核修復與牙根抗折裂強度[J]. 陸支越. 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5(02)
碩士論文
[1]不同材料和深度的髓腔固位冠三維有限元分析[D]. 張樂.昆明醫(yī)科大學 2015
[2]Flexi-Flange纖維樁修復上頜中切牙的三維有限元研究[D]. 詹文輝.南昌大學醫(yī)學院 2015
本文編號:3299752
【文章來源】:口腔醫(yī)學研究.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方法修復斜形折裂上頜中切牙Von Mises應力分布
剩余牙體組織牙本質的應力分布情況
建立上頜中切牙斜行冠折模型,設定CEJ處牙體高度為0 mm,唇-舌側剩余牙體高度為:0-1、0-2、2-0、1-0 mm.對缺損模型按照不同修復方法建立5組模型:A:纖維樁核冠組;B:鑄造樁核冠組;C:3 mm深度髓腔固位冠組;D:4 mm深度髓腔固位冠組;E:5 mm深度髓腔固位冠組。纖維樁核冠和髓腔固位冠模式圖見圖2。圖2 纖維樁核冠及髓腔固位冠修復模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椅旁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輔助制作嵌體冠粘接修復大面積缺損根管治療牙的利與弊[J]. 包旭東.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8 (04)
[2]有限元分析上頜中切牙唇、舌向斜形缺損后纖維樁核冠修復三維模型的應力分布[J]. 蔡躍,黃英,張慧,郭玲.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7(30)
[3]牙本質肩領高度對上頜中切牙應力影響的三維有限元研究[J]. 康成容,魏素華,周折沖,吳妹娟,張美超,潘宣. 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 2016(01)
[4]樁核修復與牙根抗折裂強度[J]. 陸支越. 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5(02)
碩士論文
[1]不同材料和深度的髓腔固位冠三維有限元分析[D]. 張樂.昆明醫(yī)科大學 2015
[2]Flexi-Flange纖維樁修復上頜中切牙的三維有限元研究[D]. 詹文輝.南昌大學醫(yī)學院 2015
本文編號:32997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2997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