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口腔論文 >

萎縮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白色念珠菌基因分型和藥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1 08:31
   目的: 研究萎縮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oral lichen planus, OLP)患者中白色念珠菌的檢出率,并對白色念珠菌分離株進行基因分型和藥敏研究,以期從基因水平為臨床治療萎縮糜爛型OLP患者伴發(fā)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合理選用抗真菌藥物提供依據(jù)。 方法: 1.選取185例萎縮糜爛型OLP患者(男78例,女107例)及120例健康對照者(男54例,女66例)為研究對象。采用改良棉拭子法取樣后,以科瑪嘉念珠菌顯色培養(yǎng)基和聚合酶鏈反應(yīng)(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術(shù)對白色念珠菌進行分離鑒定。 2.采用PCR方法,針對白色念珠菌25S rDNA中的一段可轉(zhuǎn)移內(nèi)含子設(shè)計引物,對兩組中的白色念珠菌分離株進行基因分型。 3.根據(jù)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推薦的微量稀釋法參考方案(M27-A3)測定白色念珠菌不同基因型對四種臨床常用抗真菌藥物敏感性。 結(jié)果: 1.兩組研究對象的資料均衡性較好,具有可比性。經(jīng)分離鑒定,萎縮糜爛型OLP組白色念珠菌檢出率為54.6%,高于健康對照組的30.8%,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片敿文钪榫@色培養(yǎng)基和PCR技術(shù)鑒定白色念珠菌的符合率為100%。 2.萎縮糜爛型OLP組白色念珠菌共檢出A、B、C三種基因型,各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別為38.6%、16.8%、44.6%,以A、C型為主;健康對照組白色念珠菌也檢出A、B、C三種基因型,各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別為91.9%、5.4%、2.7%,以A型占絕大多數(shù)。兩組中白色念珠菌基因型構(gòu)成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3.B型未出現(xiàn)5-氟胞嘧啶耐藥株,A型對5-氟胞嘧啶耐藥率顯著高于B、C型(P0.05);B型對氟康唑耐藥率顯著高于A型(P<O.05),C型對氟康唑耐藥率有高于A型的趨勢,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C型對伊曲康唑耐藥率顯著高于A型(P0.05),B型對伊曲康唑耐藥率有高于A型的趨勢,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B、C型均未出現(xiàn)制霉菌素耐藥株,A、B、C型對制霉菌素耐藥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 結(jié)論: 1.萎縮糜爛型OLP組白色念珠菌檢出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說明與健康人相比,萎縮糜爛型OLP患者口腔微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使得白色念珠菌易于粘附定植于萎縮糜爛型OLP患者口腔黏膜并大量繁殖。 2.萎縮糜爛型OLP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呈現(xiàn)多態(tài)性,與健康對照組相比,白色念珠菌主要基因型發(fā)生變化。萎縮糜爛型OLP組與健康對照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構(gòu)成存在顯著性差異,提示萎縮糜爛型OLP患者伴發(fā)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為外源性感染。 3.萎縮糜爛型OLP白色念珠菌不同基因型對抗真菌藥物的耐藥性有差異。治療時應(yīng)根據(jù)基因分型和藥敏試驗結(jié)果合理選用抗真菌藥物,以縮短療程,提高療效。萎縮糜爛型OLP白色念珠菌的所有基因型對制霉菌素幾乎都沒有耐藥性,其臨床應(yīng)用價值應(yīng)引起充分重視。
【學位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R781.5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萎縮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白色念珠菌的檢出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jié)果
    討論
    小結(jié)
第二部分 萎縮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白色念珠菌基因分型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jié)果
    討論
    小結(jié)
第三部分 對萎縮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白色念珠菌不同基因型的藥敏研究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jié)果
    討論
    小結(jié)
全文總結(jié)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引證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齊麗芬;;急性細菌性痢疾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年03期



本文編號:28789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8789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b6a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