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咬合板治療深覆(牙合)顳下頜關節(jié)病的肌電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11-09 07:57
目的:通過對伴有深覆(牙合)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TMD)患者用前牙咬合板進行治療,用肌電圖儀測量治療前后患者頜面部肌肉的肌電情況,分析前牙咬合板對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患者咀嚼肌肌電圖的影響,從而指導伴有深覆(牙合)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臨床治療。 方法:按隨即原則,選取6例來我院就診的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患者(前牙Ⅱ度深覆(牙合)以上,主要癥狀為關節(jié)區(qū)疼痛,關節(jié)彈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采用前牙咬合板治療,并用肌電圖儀測定治療前,即刻和治療后二個月的咀嚼肌(TA和MM)肌電圖,通過對比治療前后肌電的變化來指導臨床療效。 結果: 1臨床癥狀檢查結果 戴用咬合板二個月后患者關節(jié)病癥狀明顯減輕。 2肌電圖檢測 (1)戴用前牙咬合板二個月后,患者在息止頜位時咬肌、顳肌前束的肌電值較治療前均有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戴用前牙咬合板,即刻測量患者在正中牙合位最大緊咬時咬肌和顳肌前束的肌電值,有明顯降低,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戴用咬合板二個月后測量,肌電值有升高,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戴用前牙咬合板,即刻測量和戴用咬合板二個月后最大緊咬時左右兩側同名肌肉,及同側咬肌、顳肌前束之間的肌電對稱率都顯著增加。(p<0.05) 結論: 1.通過前牙咬合板進行咬合治療后,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患者雙側咀嚼肌在息止頜位降低,正中頜最大緊咬位時的肌電值增加,對稱性增加。 2.前牙咬合板是治療伴深覆(牙合)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一種有效手段。 3.肌電圖儀能夠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出咀嚼肌肌功能的詳細情況,通過對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患者進行肌電檢查,可以準確的指導臨床治療。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R782.6
【部分圖文】:
前牙咬合板
利用領關系上領架29
制作好的咬合板在領架上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76128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9
【中圖分類】:R782.6
【部分圖文】:
前牙咬合板
利用領關系上領架29
制作好的咬合板在領架上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陳玉琴;耿屹;錢海馨;張富強;;咀嚼肌表面電極肌電圖重復性檢驗和參考值的建立[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7年04期
2 李煌,徐蕓,李松;重度深覆?與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關系[J];口腔正畸學;2002年04期
3 陳永進,王惠蕓;深覆?與顱頜功能紊亂[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1992年04期
4 焦國良,陳永進,王惠蕓;肌位咬合板對顱頜功能紊亂者咀嚼肌肌電圖的影響[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1999年05期
5 李健,姜婷,張震康,馮海蘭,石川達也,下野正基;實驗性咬合高點誘發(fā)頭面部疼痛時的肌電分析研究[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年03期
6 余洪俊;表面肌電圖評價肌肉的功能狀況[J];中國臨床康復;2002年23期
7 傅開元,馬緒臣,張震康,孫開華,王晶,朱曉濱;?創(chuàng)傷致家兔顳下頜關節(jié)滑膜和軟骨超微結構的改變[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1998年01期
8 王惠蕓;咬合與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綜合征[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1998年04期
本文編號:2876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8761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