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齦溝液中組織蛋白酶K和IL-17的檢測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16:06
目的:通過對不同程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齦溝液內(nèi)組織蛋白酶K與IL-17濃度的檢測和分析,進(jìn)一步探討組織蛋白酶K與IL-17在慢性牙周炎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變化與意義,為慢性牙周炎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 方法:選擇2010年1月-2010年12月于河北醫(yī)科大學(xué)第二醫(yī)院口腔內(nèi)科就診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7例為實驗組,牙周健康志愿者27例為正常對照組。所有患者均達(dá)到知情同意,并依從性良好。均無全身性疾病,3個月內(nèi)未服用抗生素及非甾體類抗炎藥物(阿司匹林,布洛芬等),6個月內(nèi)未行牙周治療,婦女未妊娠,不吸煙者。 根據(jù)牙齦指數(shù)(GI)、探診深度(PD)、附著喪失(AL)、X線片顯示牙槽骨吸收程度(ABL),進(jìn)行分組: 對照組(A組):即健康人群,牙齦指數(shù)=0,牙周探診深度≤3mm,無附著喪失及牙槽骨的吸收。 輕度(B組):牙齦指數(shù)1,牙周探診深度≤4 mm,附著喪失1~2 mm,牙槽骨吸收不超過根長的1/3,牙松動不明顯。 中度(C組):牙齦指數(shù)1,牙周探診深度≤6 mm,附著喪失3~4 mm,牙槽骨水平或角形吸收超過根長的1/3,但不超過1/2,牙輕度松動,多根牙有輕度根分叉病變。 重度(D組):牙齦指數(shù)1,牙周探診深度6 mm,附著喪失≥5 mm,牙槽骨吸收超過根長的1 /2,根分叉病變明顯,牙多有松動。 所有受試者均選取一顆上頜磨牙,所選牙均無齲壞及牙髓、根尖病變,無咬合創(chuàng)傷,無急性牙齦炎癥。記錄每個受試牙的各項指標(biāo)GI、PD、AL、ABL。 將30號藍(lán)色吸潮紙尖的尖端剪去5mm后紫外線照射2小時,于無菌操作臺進(jìn)行操作,將每四根吸潮紙尖分為一組,放入0.5ml已消毒好的EP(Eppendorf)管中,編號,電子天平稱重,記錄后待用。 臨床操作時,需戴無菌手套,小心去除待取部位的齦上菌斑、牙石。然后無菌干棉球隔濕,用氣槍吹干牙面后(10s),將吸潮紙尖輕輕插入受試牙體頰、舌面的近中和遠(yuǎn)中4個位點,每個位點用單根吸潮紙尖采集,遇輕微阻力即止,30S后取出(如被血污染則棄除)。將取完后的四根吸潮紙尖一同放回原EP管中稱重,減去原記錄重量,即為所測齦溝液重量。記錄后將EP管封口,-80℃凍存?zhèn)溆。整個過程均由一人獨立完成。 樣本在常溫下完全解凍后,加150μl PBS緩沖液(PH=7.4,0.01mol/L),微型混合器震蕩2min,間隔5min后再次震蕩2min,4℃,3000r/min離心10min。然后用微量移液管取上清液100μl分別加入兩個EP管50μl,ELISA法進(jìn)行組織蛋白酶K及IL-17的檢測。 對不同組的組織蛋白酶K和IL-17濃度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進(jìn)行方差分析。組間比較使用SNK-q檢驗,按a=0.05的檢驗水準(zhǔn),P0.05為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進(jìn)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結(jié)果: 1組織蛋白酶K的濃度: A組平均值52.27±5.09pg/ml,B組平均值68.07±3.82pg/ml,C組平均值64.34±7.14pg/ml,D組平均值60.14±5.54pg/ml。實驗組各組的組織蛋白酶K濃度均高于正常對照組(A組)(P0.05),B、C、D三組的組織蛋白酶K濃度依次降低,且四組之間均有差異(P0.05)。實驗組組織蛋白酶與PD、AL、ABL均呈負(fù)相關(guān)(P0.05),與GI無明顯相關(guān)(P0.05)。 2 IL-17的濃度: A組平均值4.46±0.61ng/L,B組平均值4.49±0.54 ng/L,C組平均值5.01±0.69 ng/L,D組平均值5.57±6.69 ng/L。C組和D組IL-17濃度高于A組(P0.05),且B、C、D三組濃度依次增高,除了A組與B組之間無差異外(P0.05),其余任兩組之間均有差異(P0.05)。實驗組IL-17與PD、AL、ABL均呈正相關(guān)(P0.05),與GI無明顯相關(guān)(P0.05)。 結(jié)論: 1慢性牙周炎患者齦溝液中組織蛋白酶K濃度高于健康者,隨著牙周炎病變程度加重,齦溝液中組織蛋白酶K的濃度逐漸降低。 2慢性牙周炎齦溝液中IL-17的濃度高于健康者,隨著牙周炎病變程度加重齦溝液中IL-17的濃度增加。 3組織蛋白酶K、IL-17均可以作為齦溝液重要標(biāo)記物來反映牙周炎發(fā)生發(fā)展及破壞程度。有助于觀察和判斷牙周炎進(jìn)展?fàn)顩r,在指導(dǎo)和治療牙周炎上具有重要意義。
【學(xué)位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R781.4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jié)果
附圖
附表
討論
結(jié)論
參考文獻(xiàn)
綜述 組織蛋白酶 K 與牙周炎的研究進(jìn)展
參考文獻(xiàn)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2831051
【學(xué)位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R781.4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jié)果
附圖
附表
討論
結(jié)論
參考文獻(xiàn)
綜述 組織蛋白酶 K 與牙周炎的研究進(jìn)展
參考文獻(xiàn)
致謝
個人簡歷
【引證文獻(xiàn)】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楊麗;定期預(yù)防性牙周潔治對固定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狀況和齦溝液中IL-17含量的影響[D];青島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28310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8310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