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口腔論文 >

Ⅳ型上頜第一前磨牙錐度的測量及兩種機動鎳鈦器械根管成形能力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18 16:51
   目的:測量IV型上頜第一前磨牙原始直徑及錐度,為臨床根管預備及器械選擇提供依據(jù)。 材料方法:收集40-60歲中國吉林地區(qū)離體上頜第一前磨牙共40例,經(jīng)預處理后,采用顯微CT進行斷層掃描,將掃描得到的圖像導入MIMICS16.0軟件系統(tǒng),進行根管各段直徑測量,依據(jù)錐度計算公式為:C=(D-d)/l,推算出根管各段錐度。 結(jié)果: ①Ⅳ型上頜第一前磨牙頰側(cè)及腭側(cè)根管直徑,均為頰舌向直徑大于近遠中向直徑,頰舌向直徑由根尖孔至根冠部逐漸增大。兩組對比除根管尖段與根尖孔段統(tǒng)計學無明顯差異外(P>0.05),余統(tǒng)計學差異明顯(P<0.05);近遠中向直徑由根尖孔至根冠部逐漸增大,兩組對比除根管尖段與根尖孔段統(tǒng)計學無明顯差異外(P>0.05),余統(tǒng)計學差異明顯(P<0.05)。 ②頰側(cè)與腭側(cè)根管比較:頰舌向與近遠中向直徑均為頰側(cè)根管大于腭側(cè)根管,兩者之間統(tǒng)計學差異明顯(P<0.05)。 ③Ⅳ型上頜第一前磨牙頰側(cè)及腭側(cè)根管錐度,均為頰舌向根冠段錐度大于根中段、大于根尖段,兩兩對比均統(tǒng)計學差異明顯(P<0.05),根尖段與根中段對比兩者統(tǒng)計學無明顯差異(P>0.05);近遠中向根冠段錐度大于根中段,根中段大于根尖段,但統(tǒng)計學無明顯差異(P>0.05)。即頰舌向錐度大于近遠中向錐度;頰舌向根冠段錐度明顯大于根中段及根尖段,根尖段到根中段無明顯變化,近遠中向根管錐度從根尖到根冠段無明顯變化。 結(jié)論:上頜第一前磨牙IV型中頰、腭側(cè)根管的形態(tài)均與Ⅰ型較為相似。頰側(cè)根尖孔直徑較腭側(cè)大,臨床工作中應選用對應號數(shù)器械分別預備。雙根均為非連續(xù)錐度,預備中應分段預備。 兩種機動鎳鈦根管器械成形能力的比較研究 目的:通過對兩種鎳鈦根管器械預備前后根管各段橫截面的比較,分析根管預備效果及記錄預備時間,從而為臨床中根管預備器械的選擇提供實驗依據(jù)。 材料方法:將離體上頜第一前磨牙共40例進行隨機分為兩組:Mtwo組(M組),Revo-S組(R組)。每組各20例。M組:采用標準法,用15#C型先鋒銼疏通根管,測量工作長度,將頰、腭側(cè)根管預備至40#/0.05。 R組:先用SC1敞開根管冠部2/3,使用15#C型先鋒銼通暢根管,測量根管工作長度,然后分別使用SC2、SU、AS30、AS35、AS40采用冠向下法,將頰、腭側(cè)根管預備至AS40。兩組均反復提拉,使根管壁光滑,根管通暢。預備過程中,每更換一次器械,使用lml3%過氧化氫液和lml5.25%次氯酸鈉交替進行沖洗,預備完成后,用2ml生理鹽水沖洗。之后采集預備后根管各橫截面的圖像與預備前圖像重疊并進行分析,記錄各段橫截面面積差值、根管中心偏移量及偏移方向。 結(jié)果:M組和R組在根冠處橫截面的根管偏移量的比較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根中、根尖、根尖孔處橫截面根管偏移量兩兩比較均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R組預備時間較M組短。 結(jié)論:Revo-S與Mtwo都有較好的根管成形能力,Mtwo能更好的維持根管原有走向。Revo-S更適合錐度變異性較大的根管,同時也節(jié)約了根管預備的操作時間。
【學位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2
【中圖分類】:R781.05
【部分圖文】:

根管,牙根,水平截面,側(cè)根


Scanco Medical Bassersdorf μ-CT80 型顯微 CT 進行斷層掃描。預先掃設定描參數(shù):電壓 80Kv,電流 140mA,掃描層厚 37μm,由冠向根進行掃描。每顆牙約得 700-800 張圖像。(4)根管直徑的測量1)根管冠部、尖部的確定及分段根據(jù)根管解剖形態(tài)特點,以頰側(cè)根管(因掃描層距較小,頰側(cè)與腭側(cè)根管長度基本相同,兩側(cè)根管冠部、尖部基本同時出現(xiàn)(如圖 3.1),故以頰側(cè)根管為基準)第一張出現(xiàn)完整根尖孔圖像確定為根管根尖部,以第一張出現(xiàn)釉質(zhì)圖像定為根冠部,并將根管分為三段,選取冠 1/3、中 1/3、根尖 1/3、根尖孔共 4 張 CT 圖像。

橫截面,圖像


圖 3.1 M 組橫截面 A 預備前圖像 圖 3.2 M 組橫截面 A 預備后圖圖 3.3 M 組橫截面 B 預備前圖像 圖 3.4 M 組橫截面 B 預備后圖像

橫截面,圖像


圖 3.1 M 組橫截面 A 預備前圖像 圖 3.2 M 組橫截面 A 預備后圖圖 3.3 M 組橫截面 B 預備前圖像 圖 3.4 M 組橫截面 B 預備后圖像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小斌;康劭雪;;臨床應用手用PROTAPER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倒退擴根法的對比評價[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年22期

2 王芬;薛明;;鎳鈦器械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年06期

3 李江;汪軍;;兩種方法預備根管后根充的牙膠副尖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年16期

4 孫瓊;張志宏;劉X;趙兵;黃繼玲;劉紅紅;;Mtwo機用鎳鈦器械根管預備的臨床應用[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5 駱東鄰;朱炎;;ProTaper機動鎳鈦器械預備磨牙根管的臨床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年21期

6 李偉;胡紅梅;秦翠;王政華;陳彩芬;;ProTaper機用Ni-Ti根管預備老年患者前牙和磨牙的隨機對照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年1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永和;葉文秧;;4顆第一前磨牙3根1例[A];玉溪市醫(yī)學會第九屆口腔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楊俊;范兵;;下頜第一前磨牙C形牙根的解剖形態(tài)研究[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范兵;謝恩志;吳昊;;下頜第一前磨牙C形根管的三維形態(tài)分析[A];全國第八次牙體牙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潘莉;章潤貞;李頌;;13~23歲單根管下頜第二前磨牙根管錐度的體外研究[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黃芳;鐘婉金;何宏文;;上頜第一前磨牙根管橫截面形態(tài)的顯微CT研究[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潘乙懷;劉傳通;吳偉華;;鎳鈦機用器械在下頜第一前磨牙根管預備中的應用研究[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鄧蔓菁;李向杰;劉娜;劉寧;安建平;;西南地區(qū)下頜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態(tài)的顯微CT研究[A];全國第八次牙體牙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8 吳大明;吳友農(nóng);;上頜第一前磨牙彎曲根管進入角度的研究[A];全國第八次牙體牙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9 陳紅濤;岳林;;上頜第一前磨牙根管峽部形態(tài)的研究[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10 吳光遠;李頌;;根管顯微鏡下治療下頜第一前磨牙根尖區(qū)分叉[A];全國第八次牙體牙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志昌 孫中強 陶立群 劉天壯;采用合理錐度 提高氧槍性能[N];中國冶金報;2011年

2 見習記者 鞠鑫磊;孫凌云——我相信,我能![N];丹東日報;2010年

3 特約記者 楊軍 通訊員 李小艾;楊峰 只管攀登莫問高[N];中國航天報;2011年

4 淑華;金點子變“廢刀”為“寶刀”[N];中國船舶報;2008年

5 郎明南 摘譯;實時檢測裝置保證連鑄機高效生產(chǎn)[N];中國冶金報;2009年

6 余萬華;異形坯連鑄過程熱力學模擬[N];世界金屬導報;2009年

7 楊雄飛;首套澆注平臺上配置機器人的連鑄機在南美問世[N];世界金屬導報;2008年

8 張化義;新式連續(xù)雙流分配器及結(jié)晶器液面控制系統(tǒng)[N];世界金屬導報;2009年

9 韓寶芳;干式復合加工過程中的張力控制與產(chǎn)品質(zhì)量[N];中國包裝報;2009年

10 金榮江;唐鋼股份一鋼軋1季度薄板連鑄坯質(zhì)量大幅提高[N];世界金屬導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閆文剛;生物質(zhì)常溫開模致密成型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顧永春;下頜第一恒磨牙遠舌根變異的形態(tài)學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李冬林;模板電解加工群孔基礎研究及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4 薛晉杰;非綜合征型先天性缺牙一家系與外胚層發(fā)育不良八家系的遺傳學分析[D];中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焦珊;Ⅳ型上頜第一前磨牙錐度的測量及兩種機動鎳鈦器械根管成形能力的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李向杰;下頜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態(tài)顯微CT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3 官群立;山東地區(qū)漢族青、少年第一前磨牙解剖形態(tài)測量及觀察[D];青島大學;2010年

4 王玲香;山東地區(qū)漢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解剖形態(tài)測量及觀察[D];青島大學;2011年

5 章蕾;第一前磨牙髓室解剖形態(tài)及樁道預備后剩余根管壁厚度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6 潘莉;33顆中國人單根管下頜第二前磨牙根管錐度值測量[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邵海港;山東地區(qū)人下頜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統(tǒng)解剖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8 宋曉蕾;關于第一前磨牙近遠中徑及剩余牙本質(zhì)厚度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張強;板坯連鑄結(jié)晶器錐度優(yōu)化設計[D];燕山大學;2010年

10 王字滿;生物質(zhì)成型模具檢測技術及模具優(yōu)化設計[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219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8219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07b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