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樹脂間接法修復牙體缺損的臨床體會
【學位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783.3
【部分圖文】:
圖 1-1 知情同意書材料與設備:根管治療機擴馬達 SILVER(VDW,Germany)、根尖定位儀 RAYPEX6(VDW,Germany)、超聲治療儀(ACTEON,France)、根管封閉劑iRootSP(Innovative BioCreamix Inc,Vancouver, Canada)、0.06 錐度的牙膠尖和紙尖(Dentsply,Switzerland)、BL 熱牙膠機(Korea)、口腔攝影裝置(ShoFuEyeSpecialC-II,Japan)、光固化機(Dentsply,Germany)、35%格魯瑪酸蝕劑( Heraeus, Germany)、粘結劑(Dentsply,Germany)、橡皮障(Hygenic,Switzerland)、充填器(LM,Finland)、藻酸鹽印模材( Heraeus,Germany)、超硬石膏(Heraeus,Germany)、硅橡膠印模材料(Zhermack,Italy)等。
臨床操作過程:1.14 橡皮障下開髓去齲,以洞緣為界,在根尖定位儀及 X 線示蹤片共同確定工作長度頰根 WL=21.5 mm;腭根 WL=21 mm,Protaper+EDTA 對根管進行預備,使用 1%次氯酸鈉沖洗液并配合超聲震蕩,擦干根管,一次性進行根充,玻璃充填。囑口服消炎藥,觀察 2 周無癥狀復診行嵌體修復。
術后即刻照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園園;魏永杰;江青松;;吸水對復合樹脂部分物理性能的影響[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8年05期
2 李響;蔡興偉;何鑫;;流動復合樹脂在口腔臨床工作中的應用現(xiàn)狀[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年06期
3 張?zhí)熹?李湘霞;簡裕濤;張新平;趙克;;牙本質與復合樹脂壓縮蠕變行為匹配性的實驗研究[J];中華口腔醫(y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2017年01期
4 金杰;宮海環(huán);嚴敏;高平;魏茜茜;張陽;朱松;;6種復合樹脂耐磨性能和影響因素的體外評價[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7年02期
5 葉瀟;許斌;闕黨良;;納米復合樹脂和光固化復合樹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容修復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7年05期
6 聞健瓊;;漱口水對復合樹脂性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5年03期
7 尉信欣;;復合樹脂與玻璃離子水門汀填充法治療后牙牙體缺損的遠期效果對比分析[J];人人健康;2017年02期
8 ;Mesh詞表詞匯實用例句:復合樹脂類-Composite Resins[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年12期
9 劉崇武;吳春芳;陳超;丁林燦;盧友光;;冷熱循環(huán)對兩種復合樹脂黏結后抗剪切強度影響的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年10期
10 趙信義;;復合樹脂的種類、選擇及應用[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宋琨;;復合樹脂的填料成分對拋光效果的影響[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九次全科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8年
2 魏永杰;張振庭;Nick Silikas;David C.Watts;;吸水對充填復合樹脂抗彎性能的影響[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口腔修復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十次全國口腔修復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6年
3 宋琨;于嵐;馬丹丹;;復合樹脂的填料成分對拋光效果的影響[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全科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學術會議暨廣東省口腔醫(yī)學會全科口腔醫(yī)學專委會2015年年會論文集[C];2015年
4 沈麗娟;牛麗娜;陳吉華;方明;;四針狀氧化鋅晶須對復合樹脂顏色的影響[A];第六次全國口腔修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5 劉紅;趙素倩;朱松;;預熱對不同復合樹脂性能影響的研究[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口腔材料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次全國口腔材料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邢文忠;蔣滔;王貽寧;;診室漂白劑去除間接修復復合樹脂著色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口腔材料學術交流會暨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口腔材料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會論文集[C];2013年
7 韓建民;崔孝順;林紅;鄭剛;;當代牙科復合樹脂的耐磨耗性能和表面粗糙度[A];第八屆全國口腔材料學術交流會暨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口腔材料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會論文集[C];2013年
8 徐恒昌;王同;奚廷斐;;牙科復合樹脂的磨損及測試方法的研究[A];摩擦學第三屆全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摩擦磨損部分(Ⅱ)[C];1982年
9 周耀皓;;復合樹脂的表面侵蝕[A];全國第四次牙體牙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5年
10 張曉敏;鄭剛;林紅;韓建民;;復合樹脂聚合收縮應力影響因素的相關性分析[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口腔材料專業(yè)委員會第九次全國口腔材料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耍旭祥 王建軍;高抗沖PVC復合樹脂國產化[N];中國化工報;2013年
2 記者 華凌;新型納米復合樹脂補牙效果好[N];科技日報;2015年
3 通訊員 李莉、張磊;“天業(yè)中發(fā)”研制出納米PVC復合樹脂產品[N];新疆日報(漢);2002年
4 記者 常世榮 王成應 通訊員 楊宏聲;盛華化工高抗沖PVC填補國內空白[N];河北經濟日報;2012年
5 馮琦;美國雷可德集團推出新型聚氨酯復合樹脂[N];中國建材報;2009年
6 北京口腔醫(yī)院牙周科主任醫(yī)師 劉萍;固定松牙有新技術[N];光明日報;2005年
7 記者 劉志強 通訊員 申俊輝;“老干媽”可再次進入歐盟市場了[N];科技日報;2011年
8 張玉梅;教您挑選假牙材料[N];健康報;2006年
9 深圳商報記者 季杰;新能源新材料節(jié)能環(huán)保唱主角[N];深圳商報;2010年
10 本報實習生 孫飛 通訊員 王學村;“青島樹脂”橫空出世[N];青島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保泉;晶須—納米顆粒牙科復合樹脂的研制與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韓紀梅;納米羥基磷灰石晶體/復合樹脂口腔修復材料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3 郭航;牙冠、復合樹脂和陶瓷材料顏色的相關性能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1年
4 王軍;牙用復合樹脂聚合的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5年
5 李冬梅;鈦與硬質復合樹脂粘結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6 吳曉蓉;POSS雜化納米復合樹脂的合成與性能分析表征[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洪麗華;高性能低粘度復合樹脂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8 夏春明;光固化復合樹脂顏色相關性能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9 張英超;口腔齲齒修復光固化復合樹脂及牙本質粘結劑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10 謝超;齒科復合樹脂暫時冠橋材料的研制及相關性能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璐;含三氟甲基復合樹脂抗菌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9年
2 施志宏;復合樹脂間接法修復牙體缺損的臨床體會[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8年
3 劉雪;低吸水含氟復合樹脂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4 王欣欣;溫度對復合樹脂微滲漏影響的體外實驗研究[D];濱州醫(yī)學院;2017年
5 甄風磊;填料及其表面改性對復合樹脂性能的影響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6年
6 金杰;6種復合樹脂耐磨性能及影響因素的體外評價[D];吉林大學;2017年
7 宋艾陽;長期水浸泡對低收縮復合樹脂熱膨脹系數(shù)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6年
8 宋曉兵;水浸泡老化對不同能量水平和光強度固化的復合樹脂硬度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5年
9 李先紅;熱塑性魔芋葡甘聚糖復合樹脂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2年
10 苗曉莉;單體組成及填料微結構對齒科修復復合樹脂的性能影響[D];東華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187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81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