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第一前磨牙鄰牙合面缺損根管治療后不同修復方式的三維有限元力學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7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蔚一博;朱強;曹志中;;Micro-CT技術結(jié)合逆向工程軟件建立上頜第一前磨牙的三維有限元模型[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2 左恩俊;;中切牙先天缺失伴兩前磨牙間多生牙1例[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年08期
3 李迎;王芹;;種植義齒治療牙體、牙列損傷126例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年15期
4 王藝臻;曹志中;蔚一博;;牙齒重度磨損的相關臨床特征分析[J];廣東牙病防治;2011年07期
5 王瑤;黃定明;;下頜后牙牙體牙髓解剖學研究進展[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曹素敏;劉學麗;王金玲;;畸形中央尖致急性根尖周膿腫38例治療體會[J];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1年06期
7 聞妍;張英;王俠;康媛媛;;不同劑型EDTA對彎曲根管作用的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年05期
8 陳麗潔;宋文博;;玻璃滲透氧化鋁陶瓷全冠美學再修復的臨床觀察122例[J];口腔醫(yī)學;2011年08期
9 唐志娟;于金華;陳晨;吳大明;張光東;;常溫流動牙膠充填根管對牙根抗力的影響[J];江蘇醫(yī)藥;2011年15期
10 張鳳英;丁永霞;;斯康杜尼在活髓牙牙體預備中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米延玲;張藝權;艾繩前;張蓉;;用雙重冠固定修復縱折的前磨牙[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口腔修復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2 楊立;王光華;;下頜前磨牙大面積缺損的銀汞釘核修復臨床效果分析[A];全國第四次牙體牙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5年
3 張嵐;黃定明;;1851顆離體前磨牙楔狀缺損與鉭面磨損間的相關分析[A];2007年第七次全國牙體牙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呂玉麟;陳農(nóng)輝;;前牙舌面翼板無卡環(huán)式可摘局部義齒[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口腔修復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5 楊福禎;張榮壽;;光固化樹脂加樁修復前磨牙舌側(cè)尖折裂[A];海南省口腔醫(yī)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徐萍;;對前牙前磨牙開髓位置新途徑的臨床應用[A];全國第四次牙體牙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5年
7 彭蓓;楊楊;;樁核鑄造冠修復磨牙殘冠[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8 鄧禮輝;;第一磨牙缺失改良活動橋的設計與臨床應用[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9 談寶森;;根管螺紋樁+光固化復合樹脂用于后牙殘根的修復[A];全國第四次牙體牙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5年
10 嵇國平;;拔除上頜第一雙尖牙后唇向位尖牙自動漂移的臨床觀察及初步研究[A];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2004第七屆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熊吉影;器官移植的歷史[N];人民日報;2002年
2 ;防齲齒最好窩溝封閉[N];吉林農(nóng)村報;2008年
3 邢臺市獸醫(yī)院 邢蘭君;梅花鹿腹瀉莫大意[N];河北科技報;2006年
4 劉曉芹;牙齒畸形何時矯治[N];保健時報;2005年
5 北京地壇醫(yī)院口腔科 付茜;準媽媽小心妊娠期齦瘤[N];健康報;2008年
6 付茜;準媽媽小心妊娠期齦瘤[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8年
7 石家莊彤盛藥業(yè)有限公司 時貴平 泊頭市科技局 王九成;巧治毛皮動物大腸桿菌病[N];河北科技報;2006年
8 北京友誼醫(yī)院口腔科 主任醫(yī)師 呼云之;牙齒保健必須從娃娃抓起[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9 洪 嶺;智齒是拔還是留[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10 吳一福;矯治成人安氏Ⅱ類錯牙合不需拔牙[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金作林;正畸移動狗乳磨牙對其恒前磨牙牙胚的影響及機制的探討[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2 李德利;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夾板的三維有限元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3 任常群;頜面部創(chuàng)傷致牙齒及下牙槽神經(jīng)血管束間接損傷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4 班宇;漸進性垂直加載對即刻植入種植體骨性結(jié)合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6年
5 張磊;全瓷橋參數(shù)優(yōu)化設計與疲勞壽命的概率可靠度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6 孟勇;陜西出土6000年和1000年前古人牙齒結(jié)構(gòu)、組成及病理特征的對比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7 韓光麗;牙移動性根吸收的基礎與臨床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8 沈雅;根管內(nèi)鎳鈦器械折斷和取出的臨床及相關基礎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文靜;下頜第一前磨牙鄰牙合面缺損根管治療后不同修復方式的三維有限元力學分析[D];中南大學;2008年
2 賈靜;磨牙及前磨牙不同磨耗程度的三維有限元應力分析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2年
3 徐娟;下頜前磨牙的三維有限元應力分析[D];軍醫(yī)進修學院;2001年
4 陳偉;上頜前磨牙根管峽部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5 張嵐;1839顆前磨牙楔狀缺損情況的離體調(diào)查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6 李娟娟;山東地區(qū)漢族人上頜第二前磨牙髓腔形態(tài)及根管情況的錐束CT觀察[D];青島大學;2012年
7 胡湘權;CBCT評價上頜前牙與前磨牙形態(tài)對轉(zhuǎn)矩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8年
8 周冰;下頜前磨牙樁核冠的有限元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9 肖潔;下頜前磨牙不同角度樁核冠的三維有限元應力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10 曹軍;下頜第二前磨牙三種修復方式的應力分析[D];四川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523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65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