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內灌注型種植體的制備及其性能分析
【圖文】:
靜載作用下的應力-應變曲線
圖 3-6 纖維體積含量為 10%的種植體應力-應變圖6 Stress-Strain curve under the compression of the material with 1- 34 -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R78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玨;焦艷軍;閆亮;;種植牙齦下牙齦卟啉單胞菌的一年變化觀察[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1年03期
2 丁熙;朱形好;林崇翔;林甌峰;林芝;張淼;;Straumann種植系統(tǒng)在上頜前牙缺失修復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1年02期
3 李宏;;骨內牙種植體在牙缺失修復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1年22期
4 賈保軍;黃征難;雷鳴;王娟;宋慎琳;劉素陽;楊海青;屈丹陽;趙文顯;袁柳;;創(chuàng)傷性牙缺失伴骨缺損的種植修復臨床探討[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年04期
5 李春艷;梁春永;王洪水;李宏捷;李長義;;純鈦種植體表面的飛秒激光制備及其短期植入研究[J];天津醫(yī)藥;2011年09期
6 宣永華;;不同口腔種植材料的應用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29期
7 武晶;張忠良;趙麗榮;;種植義齒的護理[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1年08期
8 黃勝;唐康;;義眼臺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1年15期
9 倪鋒;皇甫小橋;趙金忠;沙霖;謝國明;;人工骨材料磷酸鈣及硫酸鈣在腱-骨愈合中的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21期
10 趙存舉;張長青;;硼酸鹽玻璃生物學特性研究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盧金紅;;手術室牙種植體存放管理方法的改進與效果[A];全國口腔護理新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吳釗英;李享德;魯敬雄;魏杰;劉昌勝;;有序介孔硅酸鎂生物活性材料的制備[A];2011年第十一屆上海地區(qū)醫(yī)用生物材料研討會——生物材料與再生醫(yī)學進展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3 尹世杰;黃偉;梁熙;;網(wǎng)孔型納米羥基磷灰石/聚酰胺66復合生物活性材料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實驗研究[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4 高陽;王忠義;高勃;;激光快速成形技術制備梯度生物活性材料的細胞相容性研究[A];第六次全國口腔修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5 仲維劍;陳斌科;馬國武;;種植體穿通上頜竇的實驗研究[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6 馬威;李德華;宋應亮;;術后早期種植體感染的特點及對策[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7 趙保東;王艷輝;許家森;徐昊;郭力強;謝苗苗;;用盤鉆法行上頜竇底提升植骨同期牙種植的臨床研究[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余海;令狐昌智;;人工種植牙265顆近期臨床療效觀察[A];海南省口腔醫(yī)學會第二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0年
9 段妍;李德華;;1725例種植治療的臨床回顧性研究:手術部位、術式及種植早期失敗相關因素[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10 朱一博;林野;;牙種植體骨感知現(xiàn)象外周神經(jīng)機制的電生理實驗研究[A];第六屆全國口腔種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孟西安 康文遠 王志宏;牙種植體實現(xiàn)國產(chǎn)化[N];人民日報;2002年
2 康文遠 王志宏;牙種植體有了國貨[N];健康報;2002年
3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常江 早報記者 羅燕倩 整理;為人體打造“配件工廠”[N];東方早報;2011年
4 張建強 吳汪俊 秋冰 趙鶴茂;具國際先進水平——一高新生物項目在金壇研發(fā)成功[N];常州日報;2008年
5 韓富明;口腔種植體研究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6 宋德松 仲曄;“魔術蛋白” 如何盡早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N];天津日報;2006年
7 潘鋒;心肌組織工程研究日新月異[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徐曉寧;納米眼球還不能讓盲人復明[N];健康報;2000年
9 吳一福;納米技術在口腔科的應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10 蘇玉軍 記者 范炬煒;世界首例“坑面女”成功“變臉”[N];解放軍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昆;牙種植體共振頻率影響因素的三維有限元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2 謝志剛;牙種植體周圍組織不同狀態(tài)下的微生態(tài)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3 肖劍銳;膨脹式牙種植體在骨質疏松條件下優(yōu)化設計及固位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4 許宋鋒;多孔硅酸鈣生物活性陶瓷的生物性能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5 劉小波;鈦基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楊曉峰;鈦表面改性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7 路正剛;放療后純鈦種植體骨整合作用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的實驗研究[D];軍醫(yī)進修學院;2001年
8 孔亮;B/2類骨質下種植體宏觀結構的生物力學優(yōu)化設計和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9 趙云轉;新型牽張種植體的初步實驗研究與生物力學優(yōu)化設計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10 孫瀅瀅;上頜竇區(qū)種植修復的生物力學優(yōu)化設計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元;骨內灌注型種植體的制備及其性能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2 廖保強;力生長因子E肽促進骨愈合及含E肽生物活性材料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3 王丹;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制備及性能表征[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4 翟敏;牙種植體扭轉振動模態(tài)及其影響因素的三維有限元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5 吳堪葵;下頜后牙種植單端橋基牙支持骨組織的動力學分析[D];暨南大學;2010年
6 付松軍;負載骨融合式牙種植體的組織工程骨構建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2年
7 李樂樂;非負荷期牙種植體結合上皮形成的動物實驗[D];浙江大學;2004年
8 楊全全;富血小板纖維蛋白修復牙種植體周圍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趙軍;新型骨生物活性材料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王斌;牙種植體植入床的評價[D];四川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350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63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