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口腔扁平苔蘚(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口腔粘膜病,且長期反復發(fā)作。OLP易發(fā)生癌變,,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定義為癌前狀態(tài)。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我們應用基因芯片技術(shù)篩選出關于OLP的142個差異表達基因和8條相關通路,通路中最為重要的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上皮細胞信號傳導通路ECS-HP(Epithelial cell signaling in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另外感染相關因素、免疫因素及OLP患者的生活相關危險因素也與OLP的發(fā)病機制密切相關。 大量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與口腔粘膜感染密切相關。目前已知HP的毒素是細胞毒素相關蛋白(cytotoxinassoeiated protein,CagA)和空泡細胞毒素(vaculatingcytotoxinA,VacA)兩種,編碼它們的基因分別為CagA和VacA。HP、CagA和VacA是否在OLP的發(fā)病機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國內(nèi)外尚無明確報道。梅毒和艾滋病在口腔粘膜中均存在特異性表征,梅毒和艾滋病是否與OLP存在一定的相關性?研究表明OLP可能是一種由T細胞介導的免疫性疾病,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作為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因其重要的意義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免疫球蛋白和CRP能否作為常規(guī)檢測指標應用于OLP患者的臨床診療?在OLP的多方面致病因素中,生活相關危險因素及血型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關注,生活相關危險因素和血型是否與OLP的發(fā)病存在一定關系?目前尚無定論。本研究擬檢測大樣本OLP患者血清中TP、HIV、HCV、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補體C3、補體C4、C反應蛋白、ABO血型、HP、CagA、VacA的表達,并通過問卷調(diào)查OLP患者生活相關危險因素,分析和探討OLP患者潛在的致病因素;通過觀察OLP患者用藥前后的臨床病損變化及化濕行瘀清熱方劑對OLP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CRP、HP、CagA、VacA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探討化濕行瘀清熱方劑對OLP患者的作用機制,為今后OLP的早期預防、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 1.應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分析法檢測100例OLP患者血清中人抗TP-IgG抗體,人抗HIV-IgG抗體的表達。 2.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方法檢測100例OLP患者血清中人抗HCV-IgG抗體的表達。 3.應用雙光度免疫濁度分析法檢測100例OLP患者治療前、60例OLP患者治療前后及正常對照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補體C3、補體C4、CRP的表達水平。 4.通過對100例OLP患者和正常對照組的血型分析,分析OLP的發(fā)病幾率與血型的關系。 5.應用快速尿素酶試驗方法(rapid urease test,RUT)檢測60例OLP患者治療前后齦溝液標本中HP的表達,探討OLP和HP感染的相關性。 6.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E)檢測60例OLP患者治療前后及正常對照組血清中HP、CagA、VacA的表達,探討OLP與HP、CagA、VacA的相關性。 7.對60例OLP患者進行統(tǒng)一問卷調(diào)查,分析影響OLP發(fā)病的相關危險因素。 8.觀察OLP患者行“化濕行瘀清熱方劑”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評定其臨床療效。 結(jié)果: 1.試驗結(jié)果顯示所檢測的100例OLP患者血清中,人抗TP-IgG抗體陽性2例,均為女性;人抗HIV-IgG抗體陽性0例;人抗HCV-IgG抗體陽性2例,男性1例,女性1例。人抗TP-IgG抗體、人抗HIV-IgG抗體、人抗HCV-IgG抗體在OLP患者組中的表達與正?谇徽衬そM無明顯差異。 2. OLP患者治療前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補體C3、補體C4、CRP的含量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P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OLP患者經(jīng)化濕行瘀清熱方劑治療后,免疫球蛋白IgG、IgM、補體C3、補體C4、CRP的含量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血型分析結(jié)果顯示,OLP發(fā)病幾率與ABO血型有一定關系,O型血人比A型、B型、AB型血人更易患OLP。 4.HP快速尿素酶檢測結(jié)果顯示60例OLP患者中,治療前HP強陽性、弱陽性、陰性分別為35例、18例、7例;經(jīng)化濕行瘀清熱方劑治療后HP強陽性、弱陽性、陰性分別為24例、7例、29例(P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ELISE結(jié)果顯示60例OLP患者血清中抗HP-IgG抗體、抗CagA-IgG抗體、抗VacA-IgG抗體陽性例數(shù)分別為39例、33例、31例?笻P-IgG抗體、抗CagA-IgG抗體、抗VacA-IgG抗體在OLP患者組中的表達明顯高于正?谇徽衬そM。經(jīng)“化濕行瘀清熱方劑”治療后OLP患者血清中抗HP-IgG抗體、抗CagA-IgG抗體、抗VacA-IgG抗體陽性例數(shù)分別21例、22例、20例(P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調(diào)查表結(jié)果顯示:局部刺激因素和精神因素對OLP的發(fā)生影響較明顯,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化濕行瘀清熱方劑”治療OLP患者的臨床效果:60例OLP患者經(jīng)化濕行瘀清熱方劑治療8周后,除5例外,其余患者自覺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肉眼觀察白色病損消失變淺、糜爛愈合,充血情況明顯改善。其中顯效37例(62%),有效18例(30%),總有效率約92%,結(jié)果說明化濕行瘀清熱方劑臨床效果顯著。 結(jié)論: 1. TP、HIV、HCV病毒與OLP的發(fā)病無明顯相關性。 2.免疫球蛋白IgG、IgM、補體C3、補體C4、CRP與OLP的發(fā)病存在一定相關性;瘽裥叙銮鍩岱絼⿲LP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M、補體C3、補體C4、CRP的水平有調(diào)節(jié)作用。 3. OLP發(fā)病與ABO血型有一定關系,O型血人較A、B、AB型血人更易患OLP。 4. OLP發(fā)病與HP感染密切相關,可能與CagA、VacA的異常激活有關!盎瘽裥叙銮鍩岱絼睂P、CagA、VacA有抑制作用。 5. OLP的發(fā)病存在相關危險因素,局部刺激和精神因素是OLP發(fā)病的潛在誘因。 6.“化濕行瘀清熱方劑”對OLP患者有明顯治療效果。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8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婧,王云,袁昌青,趙卓然,宋文斌;口腔扁平苔癬病人幽門螺桿菌檢測[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2 肖燕,李秉琦;扁平苔蘚的細胞免疫學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87年02期
3 簡序,王金和,程佩蘭;C反應蛋白的臨床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4年05期
4 韓然;周力;李麗濱;;幽門螺桿菌CagA抗體與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關系研究[J];貴州醫(yī)藥;2009年04期
5 覃雙全;肖桂林;王章勇;唐志新;張春陽;張玲;;大黃對急性經(jīng)口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患者C反應蛋白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6 于敏,郭志敏,齊艷云,劉會敏,孫玉茹,張旭,田曉濱,劉亞麗;口腔扁平苔蘚與幽門螺桿菌及丙肝病毒感染關系的探討[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2年01期
7 黃輝,孫光,易冬英,蔣澤先,張曉f^;口腔扁平苔蘚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關系研究[J];口腔醫(yī)學縱橫;2000年01期
8 祝磊;毛蘭萍;王靜;石愛梅;;口腔與胃幽門螺桿菌檢測結(jié)果分析[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8年05期
9 管志江,戚久珍,楊秋娟,王致芳,徐東晨,陳素剛;ABO血型與復發(fā)性阿弗他[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1989年03期
10 楊慧,劉寧,傅穎媛,曾小平,曹軍,宗娟娟;口腔扁平苔蘚患者免疫功能的實驗研究[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1年03期
本文編號:
26050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60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