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內毒素對鈦板上人牙齦成纖維細胞生物學形態(tài)及OPG表達的影響
本文選題:細菌內毒素 + 人牙齦成纖維細胞 ; 參考:《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摘要】:目的:通過研究不同濃度的細菌內毒素對鈦板上人牙齦成纖維細胞及其產(chǎn)物骨保護蛋白(osteoprotegerin,OPG)的影響,了解內毒素對種植體軟組織以及骨組織愈合的作用。方法:人牙齦組織塊培養(yǎng)并用免疫熒光染色方法進行組織來源鑒定,用0、10、100μg/ml濃度的細菌內毒素分別刺激鈦板上的牙齦成纖維細胞,掃描電鏡觀察牙齦成纖維細胞的形態(tài),并用ELISA法檢測OPG的含量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10μg/ml細菌內毒素刺激的牙齦成纖維細胞較正常組細胞偽足增多,細胞基質分泌增加,而100μg/ml組的細胞數(shù)量及基質分泌明顯減少。ELISA法表明低濃度條件下,OPG的含量隨著細菌內毒素濃度增多而增加,但100μg/ml組OPG含量顯著降低。結論:低濃度細菌內毒素可以促進牙齦成纖維細胞生長及分泌細胞基質OPG,而高濃度細菌內毒素則抑制牙齦成纖維細胞增殖且OPG表達降低。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acterial endotoxin on the healing of 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 and osteoprotegerin OPG on titanium plate. Methods: human gingival tissue mass culture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tissue origin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Gingival fibroblasts on titanium plate were stimulated by bacterial endotoxin of 0 ~ 10100 渭 g/ml, and the morphology of gingival fibroblasts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content of OPG was detected by Elisa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gingival fibroblasts stimulated by 10 渭 g/ml bacterial endotoxin increased pseudopodia and increased cell matrix secretion. The cell number and matrix secretion of 100 渭 g/m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Elisa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OPG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acterial endotoxin concentration at low concentration, bu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100 渭 g/ml group. Conclusion: low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l endotoxin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gingival fibroblasts and secretion of OPG, while high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l endotoxin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gingival fibroblasts and de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OPG.
【作者單位】: 遼寧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口腔種植中心;
【分類號】:R781.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崔娟;孫克勤;李霞;張華屏;;人牙齦成纖維細胞的原代培養(yǎng)及鑒定[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年03期
2 郭萌;李冠民;黃清泉;;細菌內毒素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09年05期
3 馬世波;孫立婷;韓璐;韓博;;骨保護素[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東霞,楊勝利,何琳;惡性腫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mdr-1基因表達在原發(fā)耐藥與繼發(fā)耐藥中的作用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2002年04期
2 何琳,張巧,胡杰英;抗腫瘤藥物體外誘導新鮮癌組織及其外周血淋巴細胞mdr-1基因表達的相關性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2002年04期
3 何志穎,江千里,姚玉成,溫麗敏,李建秀,王新民,胡以平,王健民;RFP標記的YCD基因在HeLa細胞中的表達及其介導的細胞毒性[J];癌變.畸變.突變;2004年05期
4 單保恩,李俊新,張靜,梁文杰,李宏芬;中藥香加皮與其易混品體外抑瘤效果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2005年05期
5 朱京童;白玉;司文秀;劉洪喜;任曲輝;;中藥白頭翁提取物抗腫瘤活性的體外實驗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2007年01期
6 劉俊康;吳小蘭;章榮華;徐啟旺;;小鼠EP瘤細胞株建立的初步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2007年04期
7 趙文紅;莊穎;趙紅;張鼎;;膽固醇誘導內皮細胞凋亡及抑制細胞增殖的實驗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2007年06期
8 杜牡丹;宋旭紅;劉戈飛;梁斌;張巧霞;李蕊;謝健平;甘雪瓊;黃東陽;;抗兔輔酶Ⅱ依賴性視黃醇脫氫/還原酶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鑒定[J];癌變.畸變.突變;2008年03期
9 張銘清;;中華補血草黃酮抑制白血病細胞增殖的初探[J];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上半月刊);2011年01期
10 李有文;魏風;郭志儒;陳創(chuàng)夫;;山羊痘病毒培養(yǎng)及其細胞病變觀察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郝冬海;曹珂;劉檢;張予陽;;細胞損傷模型在化合物抗腦缺血活性篩選中的應用[A];2011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11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1年
2 洪勝輝;張軍;張蕊;王來娣;邵丹;張宜輝;董飚;段修軍;龔道清;;鵝原代肝細胞的簡易、高純分離及培養(yǎng)[A];安全優(yōu)質的家禽生產(chǎn)——第十五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德文;王煒;左紅艷;姚華;常公民;王瑞娟;高亞兵;王水明;董波;張志毅;彭瑞云;;不同波段電磁輻射對淋巴細胞的損傷效應[A];第十二屆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路廣林;郝鈺;董建勛;鄭宏;陳淑長;黃啟福;;溫脈通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遷移作用的實驗研究[A];第三屆全國中醫(yī)藥免疫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陳磊;凌沛學;張?zhí)烀?;硫酸軟骨素對兔軟骨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影響[A];2009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九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9年
6 陳磊;凌沛學;張?zhí)烀?;硫酸軟骨素對兔軟骨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影響[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7 李英;馬勇江;許麗娜;張媛;李玉谷;;不同培養(yǎng)體系對小鼠胸腺上皮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分會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司紅麗;王建娜;胡延春;王建華;;狗舌草總黃酮對L_(1210)細胞的體外作用研究[A];紀念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中獸醫(yī)學分會成立30周年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中獸醫(yī)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華東區(qū)第十九次中獸醫(yī)科研協(xié)作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王金果;涂健;趙德明;;酸化條件對偽狂犬病毒清除效果的檢測[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第二屆中國獸醫(yī)臨床大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10 華海嬰;樊予惠;朱琳;;川芎嗪對肝星狀細胞α-平滑肌肌動蛋白及核因子-κB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中藥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坤寅;橘荔散結丸有效部位對子宮肌瘤細胞增殖、凋亡及相關因子表達的影響[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鐘興;hNIS轉染鼻咽癌介導放射性核素顯像和治療的實驗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3 袁慧星;構建saRNA激活大鼠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細胞iNOS基因表達治療ED的體外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譚琦;加味丹參飲誘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化為心肌樣細胞的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張銘杰;成人MSCs體外定向成骨分化及激素性股骨頭壞死MSCs活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關永格;子宮腺肌病中醫(yī)證型分布與化瘀止痛方及其拆方的干預機制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袁爍;化瘀消ve殺胚法對輸卵管妊娠影響的臨床與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周仕軼;腫節(jié)風對人前列腺癌DU-145細胞PI3K/Akt/mTOR信號傳導通路的影響[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9 張東;轉fat-1基因體細胞克隆綿羊的研究[D];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10 趙麗;三種重金屬單抗的制備與抗體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免疫檢測方法的建立[D];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六霞;富血小板血漿對不同條件下人牙周膜成纖維細胞功能的影響[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謝鵬;脂多糖、多巴胺對凡納濱對蝦血細胞作用機制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張賀佳;三種正畸用鎳鈦記憶合金絲細胞毒性的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徐佳麗;白首烏總苷A(CGA)酸水解產(chǎn)物的抗腫瘤作用研究[D];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5 王代憲;負載BMP與VEGF的PDLLA組織工程材料修復兔橈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泰山醫(yī)學院;2007年
6 王麗潔;凝血因子Ⅶ檢測試劑的研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0年
7 高越穎;王不留行抑制血管新生有效部位的提取分離及其活性評價[D];江南大學;2010年
8 劉莉娜;遠志與厚樸配伍對小鼠Cajal間質細胞的影響[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9 張立靜;TEM1型β-內酰胺酶免疫膠體金層析檢測方法的建立[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10 楊倩;槲皮素抗LPS致小鼠胚泡著床障礙作用的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單亞;;細菌內毒素定量檢查法的發(fā)展概況及方法簡介[J];安徽醫(yī)藥;2008年04期
2 陳永華,蔣建新,謝國旗,劉大維,周繼紅,朱佩芳;內毒素血癥時小鼠肺泡巨噬細胞CD14和清道夫受體的表達[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7期
3 王東寧,張惟杰,吳祥甫;抗內毒素治療的新策略[J];生物工程學報;2001年03期
4 姜勇;LPS介導細胞激活的信號轉導:從CD14到p38MAPK通路的研究[J];生理科學進展;1999年01期
5 王炯,龔春梅,趙樹棟,宋霞;雞卵抗體(IgY)理化特性的研究[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1997年03期
6 王琨;許彥枝;朱f趂,
本文編號:20974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09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