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HIV感染相關性腮腺良性淋巴上皮囊腫的超聲表現(xiàn)
本文選題:HIV感染 切入點:腮腺疾病 出處:《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腮腺良性淋巴上皮囊腫(benign lymphoepithelial cysts,BLEC)少見,僅占腮腺病變的3.2%左右~([1])。BLEC首次于1895年報道,其在成年HIV感染患者中的發(fā)病率高達6%~([2])。HIV相關性與非HIV相關性BLEC的病理表現(xiàn)相似,但HIV相關性BLEC與非HIV相關性BLEC的流行情況不同,超聲表現(xiàn)也不同。目前關于非HIV相關性BLEC的文獻報道較少,
[Abstract]:Benign lymphoepithelial cysts of positive parotid gland were rare, accounting for only about 3.2% of parotid gland lesions ([1]. BLEC was first reported on 1895. The incidence of benign lymphoepithelial cystosi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HIV infection was as high as 6%),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 of non-#en2# related BLEC. However, the prevalence of HIV related BLEC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n HIV related BLEC, and the ultrasonic findings are also different. There are few reports on non HIV related BLEC at present.
【作者單位】: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超聲影像科;
【分類號】:R445.1;R7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善玨;桑慶南;;腮腺區(qū)腫瘤69例的臨床分析[J];工企醫(yī)刊;2000年04期
2 王可顏;腮腺滯留性囊腫1例報告[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1年S1期
3 陳衛(wèi)民,陶學金,邵樂南,朱聲榮;腮腺深部腫瘤手術治療[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2年S1期
4 李玉慶,孟憲哲;腮腺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1例[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5 李陽;鄭延清;劉櫻;王吉;杜啟濤;;腮腺區(qū)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1例[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7年06期
6 邱攀;張忠翔;張媛;張曉燕;秦維香;;腮腺區(qū)腫物112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年15期
7 朱明仁 ,劉方柏;人類付腮腺的發(fā)生率,特性和意義[J];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口腔醫(yī)學分冊;1978年02期
8 焦靜,張瑞,張憲;腮腺區(qū)腫瘤的超聲診斷[J];河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7年01期
9 吳列紅,朱慧勇;腮腺Warthin瘤62例臨床分析[J];廣東牙病防治;2000年04期
10 徐明,董飛君,吳偉;保留腮腺主導管腮腺淺葉切除術的臨床應用[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磊;王彥峰;;中藥治療小兒雙腮腺區(qū)淋巴結(jié)炎1例[A];第25屆全國中醫(yī)兒科學術研討會暨中醫(yī)藥高等教育兒科教學研究會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8年
2 陳丹;王安訓;丁學強;陳宇;;腮腺區(qū)疾病譜的臨床分析[A];第五次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楊二虎;王亞琛;梁福英;;嬰幼兒腮腺區(qū)腫瘤53例臨床分析[A];第三次全國涎腺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袁曉春;;多排螺旋CT對腮腺常見良性腫瘤的診斷[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5 傅成揚;王昭勇;夏光明;劉漢前;張雙越;俞輝明;;腮腺區(qū)域性切除術的臨床應用[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全國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6 徐曉剛;周中華;王悅;;插補鄰近組織瓣預防腮腺切除后Frey's syndrome[A];第一屆全國口腔頜面部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7 李恒國;劉連生;;腮腺病變的臨床與影像[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放射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8 江朝根;邱菊生;朱希松;;腮腺Warthin瘤的螺旋CT增強雙期掃描表現(xiàn)[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張望群;張麗萍;;腮腺惡性腫瘤擴大切除術同期面神經(jīng)移植修復一例[A];第八次全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10 郭軍;楊耀武;侯銳;鄭文;趙莉莉;孫琰;胡開進;;超聲定位引導穿刺治療嬰幼兒腮腺區(qū)血管瘤[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三屆全國肌肉骨骼超聲醫(yī)學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南京總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壽柏泉;冬春須防腮腺炎[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羅寧斌;磁共振成像對小型豬腮腺放射性損傷的評估[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靳曉媛;能譜CT鑒別診斷腮腺良惡性腫瘤的價值探討[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粟荔;超聲造影輔助診斷下腮腺部分切除術治療腮腺淺葉良性腫瘤的臨床研究[D];瀘州醫(yī)學院;2015年
3 田茂磊;V形切口在腮腺區(qū)良性病變手術中的應用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16年
4 許欣;腮腺對于下面部形態(tài)的增齡性改變[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6年
5 吳隆秋;鼻咽癌腮腺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臨床分析[D];南昌大學;2010年
6 陳鳳志;超聲對腮腺常見良性腫瘤的診斷價值[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陳悅;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zhì)預防腮腺術后味覺出汗綜合征的臨床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8 謝洪輝;早期鼻咽癌后程三維適形放療腮腺保護的臨床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9 黃謝山;耳后肌骨膜瓣在腮腺腫瘤切除手術應用的臨床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10 張丹;涎腺疾病的臨床與影像學表現(xiàn)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373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1637307.html